APP下载

读书,是去串门

2020-08-27郭小郭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序言串门老朋友

郭小郭

在女儿的语文教科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可不是嘛。读一本书,就是去串门。是来到一个或陌生或曾经熟悉的空间,一个不同于自己的世界。是了解另一个人,另一群人。是和他或他们聊一聊——聊生活,聊学术,聊人生。

读一本新书,是串门。就像对门搬来了新邻居,常常怀着好奇的心听着,张望着,假装在楼道里邂逅,期望能聊上几句。

终于,有一天,相视而笑,打了招呼,相互认识。又终于,邻居邀请你进门小坐。

读一本新书,我往往首先要打量一番——封面,内页,粗略地看看目录,序言,以及后记。为什么书的名字这么简单?为何纸张的手感如此舒服?作者省略了序言,是不是不愿意多说什么,一切都让读者自己去看去想去品?……等到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翻看,就像是听邻居一一介绍她的家,她布置家具的想法,她的喜好,她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新读一本书,总是给人一种新奇的体验,未知的,默契的,碰撞的,舒服的,别扭的,揉合在一起的体验。

经典再读,是串门。是到老朋友的家中,哪怕是不请自来,主人不在,也没关系。只管推开柴门,坐在院子里的石阶上,一个人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等。倘若主人回来,大家叙叙旧,聊聊近况,彼此感怀一阵。倘若主人不回来,天黑了,独自折返,便好似寻隐者不遇,便好似游园不值。读经典,我是喜欢反复读的,也许一年后,也许五年后,既有不变也有改变,不变的是相同的价值观,改变的是各自的容颜。和老朋友重逢就是这么叫人纠结,既想知道对方过得好不好,又怕时间的划痕在各自的脸上过于明显。

最终要感谢时间,在时间长河里扑腾,我有了新认知,和老朋友一谈,他亦有了新内涵。读经典,串个门,正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老朋友才懂的召唤,是期待和欣欣然。

不要做什么“宅女”“宅男”,不要躲在温室里当好看的花朵,去新朋或故交家串个门,视野才开阔,目光里才有爱、温暖、牵挂和心领神会。要不然,人是要麻木掉的。

串门,既是看人也是看世界,是把生活的真相看得透彻。把读书看作是串门,和书的主人在洒满阳光的地板上,赤着脚,席地而坐,说着,喝着,听着,想着……那感觉,妙极!

说“读书好比串门儿”这句话的是杨绛先生。她还说,“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读来真是有趣,又叫人沉思啊。

猜你喜欢

序言串门老朋友
序言
序言
序言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名人传》序言
数字宝宝在串门
人大代表“串门”解民忧
别让串门成了“奢侈品”
再见了,老朋友
中国人民都有哪些“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