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关系的综合评价
2020-08-27陈树良高思琦程春梅
陈树良,高思琦,程春梅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关系的综合评价
陈树良,高思琦,程春梅
(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使用辽宁统计数据,依据协同关系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关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确定协同度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两系统间协同关系不够稳定,从业人数对耦合协调度影响显著。对此,建议重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基础上促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注重人才引入。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关系;辽宁省
在辽宁省全面推进“五大区域发展战略”[1],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作为第三产业极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性服务业,在辽宁省经济振兴与产业升级中理应发挥重要。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关系现状,研究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关系特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辽宁省产业结构近几年波动较大,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作用有限。相关数据显示,辽宁省对新兴服务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劳动力的吸纳效果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优化。与发达地区相比,辽宁省制造业对劳动、资本等因素依赖较大,高新产业以及新兴行业发展较缓,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不高,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升级加速的需要迫切。鉴于上述背景,促进辽宁省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转换,实现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尤为迫切。
1 协同关系的基本内涵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保障服务,支持社会经济高效发展。制造业是通过制造过程,产生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在上述基本含义基础上,协同关系指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各类资源,以协同方式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2.1 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表1 2008年和2017年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据上表,多数产业2017年相比2008年的投资不增反减,导致总体投资缩减0.07倍。房地产业一枝独秀,规模最大,占比达到70%左右;增速最快,在2008到2017 年间增加0.05倍。这是由房地产业的资本密集行业特点及市场对房地产较高需求共同造成的。其他产业投资占比显著较低,还呈现减少态势。
表2 2008年和2017年生产性服务业具体行业从业人数 (万人)
2.2 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分析
辽宁省就业人数规模还是较大的,2008年从业人数为485.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30.9万、第二产业为217.6万人、第三产业为236.9。到了2017 年时,第一产业从业人数21万人、第二产业为196万人、第三产业为271.7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构成如表2所示。
表2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规模最大为35万人、占比最高达到35.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增速最快,从2008年的5.9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12.5万人,增长了1.12倍。其它产业比较均衡。
3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关系评价
3.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评价模型
(1)两大产业的评价模型。假定拟定个指标评价生产性服务业、个指标评价制造业,分别给出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函数:
制造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函数:
式中:a,b分别是两大产业的指标权重,x,y为标准化值,1,2为评价函数,也就是两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2)协调度模型。假设1,2是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的耦合度评价模型如下:
式中:代表协调度。取值范围是在0至1之间的。实践中,值越低而接近于0,表示两大产业协调度就会低;值越高而接近于1,表示两大产业协调度就会高。
(3)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评价标准。
式中:C,1,2与上面的含义都相同;为综合评价指数;0.05;值为耦合协调度:分为十级,与协调度成正方向变化。值越大代表协调度越高,反之就是越低。具体为:0.0-0.1为极度失调,0.10-0.2为严重失调,依次类推,0.9-1.0为非常协调[2]。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根据辽宁省客观实际,按照相关理论,遵循科学性、可获得性等项原则,给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和制造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表3 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和制造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数据来源为辽宁统计年鉴。为了保证数据的可对比性,对数据使用z分数的方法进行了转换处理。
(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权重,使用熵权法计算。计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3.3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1)综合评价指数计算与分析。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值在1和2之间,处于理论允许范围。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近年表现较好,上升明显;但制造业表现稍差。2005—2015年的2大于1,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制造业,主要由于辽宁省为制造业基础较为雄厚,而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发展上升阶段;2015年后,1大于2,且有扩大趋势,是辽宁省更加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开始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作用,再加上辽宁制造业发展滑坡共同作用的结果。
(2)耦合协调度计算及分析。按照耦合度基本理论,使用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耦合协调度。具体见下表。
表5 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
依据计算结果,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距离良好协调、优质协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4 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改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耦合关系,探讨辽宁省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3],进行因素分析。特选取以下变量(重新进行了变量编码),具体见下表6。
表6 变量编码
使用表6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经过相关计算,、2、调整后的2各个数值分别为0.995、0.989、0.968,属于高度相关,反映控制变量与观测变量的拟合性较好;在整体有效性的检验中,计算得到的统计量(46.469)明显较大,同时它的相伴概率(0.01)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反映整体显著有效;但在模型参数有效性的检验中,2、4、6、7未通过,这与模型整体有效性检验相互矛盾,各个自变量间具有多重共线性特征。
由于共线性问题严重,难以直接进行多元回归研究,需要进行模型修复。修复的方法与过程为:一是按照多元统计的主成分理论,依据特征值的基本标准,提取出1、2、3、4等4个主成分;二是以耦合协调度作为观测变量、提取出的4个主成分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建模,得到耦合协调度依主成分的回归模型;三是分别以4个主成分为观测变量、以上面1、2、3、4、5、6、7、8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建模,得到4个多元回归模型;四是将上述两类模型进行回代变换,得到如下基于主成分的回归模型:
结合回归方程系数大小,对影响耦合协调度的因素按照模型系数,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各个因素绘制成表7。
表7 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依据协同关系理论,在两大产业协同关系评价基础上,使用主成分理论进行研究,形成以下结论:
(1)在就业、投资等方面,生产性服务业表现反差较大。无论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倍数,房地产业远远高于金融业,新兴服务业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制造业投资方面,先升后降。从产值贡献率来看,从2008年到2017年,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由6.80%迅速上升到37.60%,整体上产业结构偏低级,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2)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综合效益下降,两者协同关系不够稳定。以2015年为界限,之前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整体综合效益不够稳定;2015年之后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受地区经济不稳和国家大环境的影响,导致近两年综合效益下滑。辽宁省的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逐步改善为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最高达到0.59285,接近初级协调。协调关系未达到最佳协调状态,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3)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在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研究中,根据主成分回归,从业人数对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影响最为重要。就业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增加就业,对社会发展和产业协同具有双重作用。
4.2 建议
(1)继续重视传统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在辽宁生社会经济发展中,除了对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同时也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应该继续加以巩固和提高,但要注意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加以技术改造和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及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大力发展科研与技术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在重视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力加强科研与技术服务行业资产投资;在法治、政策、环境、文化、政府办公效率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人数,注重人才引入[4]。近些年来,辽宁省已经基本形成制造业产业集群,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制造业更好转型升级,实现二者持续协同发展。应大力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追求“优中选优”。因此,产业内部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外部重视优秀人才引进,以人才为支撑,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
[1] 杨栎楠. 辽阳市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9(11): 181-182.
[2] 丁洪福, 赵丽洲.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测度研究——兼析辽宁省地区经济影响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6): 151-154.
[3] 高月媚. 东北老工业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8, 34(24): 120-123.
[4] 韩峰, 阳立高.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一个集聚经济与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综合框架[J]. 管理世界, 2020(2): 72-9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ynergies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CHEN Shu-liang, GAO Si-qi, CHENG Chun-mei
(School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1, China)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Liaoning province us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ynergetic relationship. Firstly,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 and the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is not stable enough, and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 this regard, we should promo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ay attention to talent int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producer services.
producer services; manufacturing; synergies; Liaoning province
F121.3
A
1674-3261(2020)04-0250-04
10.15916/j.issn1674-3261.2020.04.009
2020-03-06
2018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8BJY035)
陈树良(1965-),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责任编校:刘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