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的逻辑演变
2020-08-26左乐平
〔摘要〕从国家观视角来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国家观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随时代变迁从以革命为主题的国家观逻辑地演变为以建设为主题的国家观。毛泽东国家观集中体现为革命主题;邓小平国家观集中体现为建设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是以强国建设为逻辑核心的,是一整套逻辑严整的理论体系。它既是对侧重于以革命为主题的毛泽东国家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以建设为主题的邓小平国家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人民民主专政;建设主题;强国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3-0060-09
〔基金项目〕2018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范畴研究”(KS201804)
〔作者〕左乐平,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南昌330013
国家观是指对国家问题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认识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国家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普遍性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呈现出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必然会表现出中国特色。我们从国家观视角來透视和洞察新中国七十年历史的深层历史逻辑,能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是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国家理论的积极探索,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而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
一、以革命为主题的毛泽东国家观
近代中国一直遭受着“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孜孜以求一条“站起来”之路,而这种“站起来”之路,只能通过革命和战争来获得。在“站起来”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国家观。毛泽东国家观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即革命特色。革命主题是毛泽东国家观的鲜明特点,这一特点与近代中国人民寻求“站起来”的历史使命紧密相关。1926年毛泽东在分析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时指出,中国革命胜利之后政府“必定改革一切的,重新建设的”,我们的人民必须采取革命手段来对反革命者进行“专制”和“不客气的压迫”,使其“革命化”,这是“巩固革命政府也”,“国家是一个阶级拿了压迫别一个阶级的工具”。①这表明,毛泽东认为既要依靠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又要依靠革命来巩固国家政权。革命与国家政权是其思想中的核心。毛泽东国家观的内涵丰富和深刻,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本质问题
在毛泽东看来,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性质。国家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而政权只有靠革命来取得,也就是所谓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理论。毛泽东这一思想深受列宁影响。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就深刻阐释了国家政权是革命中心的思想,这本书在中国的传播对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人“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②。因此,列宁关于国家的革命认知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到毛泽东对国家本质的认识。毛泽东曾经谈到他读《共产党宣言》时,只取了“阶级斗争”四个字。阶级斗争构成了毛泽东国家观的浓厚底色。因此,我们说毛泽东关于国家本质是从革命意义来论述的。
(二)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与革命
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其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是以革命夺取政权为中心的,实质上就是要通过革命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以建设一个新的国家。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直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③。毛泽东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时指出,分清敌我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④。因此,阶级斗争和革命必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的核心要素。
(三)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与革命
新民主主义国家必然要发展至社会主义国家阶段,那么,它的性质是什么呢?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释。他认为,人民民主专政包含着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面,即对敌人的专政和对人民的民主。⑤就专政而言,实质上就是要实行独裁和压迫,“不许他们乱说乱动”⑥;就民主而言,实质上就是要保护人民的利益,做到人民国家为人民,并且使得国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①和“实行民主制度”②。因此,革命实质上需要担负维护政权安全、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等任务。这表明,把革命由战争形式转化为人民民主专政即阶级斗争形式,本质上是革命主题的继续。《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进一步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思想。毛泽东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具有现代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③,最典型的口号就“抓革命、促生产”④。毛泽东还重新界定了人民和敌人的含义,指出专政具有镇压敌人和防御外敌的职能。
总体而言,毛泽东国家观是以革命和国家政权建设为核心展开的。这种革命主题的国家观出现与20世纪上半叶“革命与战争”时代特点紧密相关。毛泽东国家观深受此历史大背景的影响,极具创新意义。然而,这种革命主题的国家观必然会随时代的变迁实现主题的迁移。
二、以建设为主题的邓小平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革命和建设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时代主题的差异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重心的差异。20世纪下半叶开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点也相应地从革命主题转变为建设主题。中国发展深受时代主题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彰显了建设主题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邓小平国家观是如何体现这种建设主题的呢?
(一)邓小平国家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因全球化而紧密相连。全球化生产方式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变化,如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达、政治民主化、社会结构多元化和国家治理民主化等等。阶级矛盾在根本性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但并不能因此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因为我们还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所要追求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实行了改革开放,推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要求。1991年苏联解体,正是因为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制和经济上的高度计划体制,国家权力占据了一切社会领域,而民生利益没有获得相应提升。其根源则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观侧重于阶级性和革命性,而忽略了社会性和建设性。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也是侧重于革命性地认识国家理论,其结果就是“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出现的各种教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没有及时实现从革命主题向建设主题转变。
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使得我们党对国家观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这是邓小平国家观形成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二)邓小平国家观的具体內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建设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建设是邓小平思考国家问题的逻辑起点。邓小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寻找了一条新路,就是要一心一意搞建设。②他还认为,党的七大是把革命引向胜利,而党的十二大是把建设引向胜利。③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明确强调了建设主题。
1.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和职能问题
邓小平强调从生产力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建设观念。因此,从发展生产力而言,就要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发展生产力所需的教育、文化、科技以及政治建设等。但是,邓小平并未就此否认国家的政治统治功能,他承认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还会激发。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性就是要保护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现。这种政治统治性对内要求维护建设所需的良好社会秩序以及建设主体的各种权利,为此就要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邓小平特别强调稳定对于中国的重大意义。这种政治统治性的对外要求就是要营造一个使建设不受干扰的和平环境。主张第一位的是国家主权和安全。④简而言之,建设主题是理解邓小平关于国家的本质和职能的关键。
2.社会主义国家与改革
毛泽东强调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性变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与当时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时期和社会现实是相符合的。邓小平则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是第二次革命,他强调改革作为发展动力的重要意义。因此,邓小平高度评价改革对解放生产力的历史性意义。这种改革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3.社会与国家
邓小平认为,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发展生产力是必然之举,要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各种手段,如市场经济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需要权利、民主和法治,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此,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⑤。他明确指出,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方针绝不可以动摇。如果没有民主法治,将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如陷人无政府状态、民主化困难、经济得不到发展、民生问题难以改善等等。⑥很显然,邓小平并没有消灭社会,而是主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与国家的适度分离,这显然是对国家的正确认识。
4.国家政体形式
邓小平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邓小平反对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相互扯皮且效率低下,而“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①,没有时间浪费在无谓争论上。邓小平从建设意义来论述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及作用。他认为,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②。邓小平对国家权力的结构分析实际上也贯彻了建设观念,他反对过分集权,要求实行适度民主,这样才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作为执政党的中心任务是建设,而以往的过于集中的权力难以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③
(三)邓小平国家观是切合中华民族现实需要的
中华民族的现实需要就是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他认为我们的大局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④并强调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⑤因此,邓小平国家观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需求,也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而展开国家问题思考的。这并非表明邓小平国家观否认革命主题,只是因时代变迁而侧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不同方面。
三、以强国逻辑为核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
以建设为主题的国家观,实质上蕴涵着两层意义:一是对处于欠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二是对处于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前者注重社会主义国家富起来的逻辑问题,邓小平国家观是其代表,以富国逻辑为核心;后者注重社会主义国家强起来的逻辑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是其代表,以强国逻辑为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实质上是对以建设为主题的国家观在理论上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极为丰富,且构成了逻辑严整的理论体系。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以及形成基础等进行了明确论述。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①这是针对外界歪曲中国国家性质的有力回应,澄清了我国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他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逻辑要求和必然需要,这实质上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习近平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深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根源。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②,是植根于中华文明之中的。习近平的上述论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质认识。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强国怎么样发展的问题,这就具体涉及到强国建设的理念、动力、制度、方式、战略和领导等方面。
1.强国建设的理念
理念是发展的先导,是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实质上也是发展的着力点、出发点与归宿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发展的问题探讨,也涉及到强国建设的理念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构成了习近平强国建设的理念,它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
第一,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来看,习近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西方学界所歪曲的什么“国家资本主义”之类的其他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决定了强国建设的理念,这种理念必然也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性质的。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方向。所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而且强调要日益“走进世界舞臺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④。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来看,我们强国建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规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
第二,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贯穿于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之中的。习近平从理论上对新发展理念进行过重要论述,强调“共享理念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⑤,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等理念实质上也是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①,实质上也是贯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提升人民的美好生活;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以人民为改革力量的主体,也是以人民利益为改革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实质上是从法治层面来保障人民主体的各项权利;全面从严治党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理念,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根本宗旨。
2.强国建设的动力
发展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也就是由事物内蕴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同样也是有其内在动力的,习近平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第一,人民是推进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和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质上就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这些论断,充分表明了强国建设的动力主体是人民,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的。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够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所以,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国建设的动力方式,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方式。
第三,就强国建设的动力性质而言,它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所谓动力性质,是指事物发展动力所体现的社会性质。虽然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动力的,但是,事物发展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不是自然界的盲目发展,因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现象的国家发展是具有具体社会性质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④这一论断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关于强国建设的动力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和观点。
3.强国建设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体系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积极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和定型提供了“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同时,也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对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强国建设的战略
所谓强国建设的战略,实际上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安排和战略举措。
第一,就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来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四个伟大”战略思想,等等。就“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来看,注重从总体性逻辑角度来把握我们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且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强国建设的总指南和总方针,其核心就是围绕我们国家如何强起来的逻辑而展开。
第二,就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来看,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强国建设的战略步骤,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这“新三步”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深化和发展,这也是我们新时代实现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
5.强国建设的方式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和民主是相辅相成的,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然需要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加以保障。“过渡性体制”③的国家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必然会出现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脱离群众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等现象。因此,除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外,还需要完善法治水平,以法律来抑制国家机器的变质、保障人民的利益。
6.强国建设的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是关键和核心。没有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強国建设是难以成功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最根本要求和最大优势。这是从历史和现实,也是从理论和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不仅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国家道路发展探索的理论成果,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之路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1.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而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没有提供现成的方案和道路供人照搬套用,只是提供了具有“指南”作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深刻揭示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强国,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路。这是一条和平的国家发展之路,并非西方的殖民的、暴力的、血腥的国家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之路虽具有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中也带有普遍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2.就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仅有一些理论性和原则性的分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和实践探索出现了诸多弊端和问题,导致了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3.就共产党执政规律而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
共产党如何进行有效执政,不仅要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还要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相适应。因此,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卓有成效,中国正一步一步成为现代化强国,逐步向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是对处于特定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的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积极理论探索,具有世界意义。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以强国建设为逻辑核心,既是对侧重于以革命为主题的毛泽东国家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以建设为主题的邓小平国家观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 梁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