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格闯关”思想的提出及其概念嬗变

2020-08-26周锟

邓小平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邓小平思想

〔摘要〕“价格闯关”思想是邓小平根据1985年价格改革实践提出的指导思想,主要强调价格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对改革风险有清醒认识,适用于狭义价格改革的整个阶段。在其指导下,1985年的价格改革取得良好成效。“价格闯关”在1988年特殊环境下不适当地通过宣传渠道进入公众领域,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概念内涵也发生较大改变。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正确把握指导思想、公共宣传和社会引导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价格闯关”思想;价格改革;改革风险;公共宣传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3-0029-12

〔作者〕周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北京100080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价格改革和所有制改革并称为两大主线,成为改革的关键领域。狭义的“价格改革”,是指将我国商品价格由行政制定转变为市场形成的改革,历史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1979年大幅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绝大部分商品价格转由市场决定结束。细分起来,这个历史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978~1984年启动,1985~1988年展开,1989~1991年推进,1992年之后完成。其中1985~1988年的改革历程波澜起伏,是非常重要、也是最富争议的一个阶段,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1988年“价格闯关”受挫。关于“价格闯关”至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研究清楚。例如:什么是“价格闯关”?这个概念如今被用来特指1988年的价格改革,但它真的是针对1988年的情况提出来的吗?事实上,“价格闯关”思想是邓小平根据1985年价格改革的实践提出的,针对的正是包括抢购风潮在内的改革风险。

一、1985年的价格改革

1984年10月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①其时,经过第一阶段以完善计划价格体系为目标,以六次有计划大规模调整价格结构为主要手段,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为重点的初步价格改革成效显著,但问题也很突出。

好的一面,农业發展成果显著,连年丰收,公私粮仓全部爆满。1984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甚至出现“仓容危机”,城乡人均收入增幅都在10%以上。②全国上下洋溢着对改革的乐观情绪。

不利的一面,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出现购销价格倒挂,造成农业越增产,国家财政负担越重,也使承包经营等改革措施的效果打了折扣。1983年粮、棉、油三项财政补贴达200多亿元,比1978年增加4倍多,③难以为继。概括起来,形势非常迫切地要求更深入的价格改革,“没有价格体系的合理化,其他改革都很难进行”④。正如1984年8月匈牙利政府经济委员会主席马尔亚伊访华时建议:“中国不要错过经济发展顺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改革价格的黄金时代。”陈云也认为:“关于价格改革,现在确实是有利时机,应该稳步进行。”⑤因此,《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本轮价格改革的基本内容:“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必须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适当扩大有一定幅度的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范围,使价格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比较好地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⑥由此,我国价格改革进人改变价格形成机制的深水区,而1985年就是该项改革的启动之年。但尚未启动,就遭遇了抢购风潮这只拦路虎。

猪肉是城市副食品的领头商品,时至今日其价格仍然对民生有很大影响。当时的价格状况导致卖猪不如卖高价粮,以往的粮少猪少变成了粮多猪少,供需矛盾突出,国务院将放开生猪价格视为城市改革的重大难关。经过1984年下半年的多次讨论,国务院确定1985年价格改革主要就是放开生猪等副食品价格。

由于涉及切身利益,群众对价格改革极其敏感。1984年10月中旬,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还未召开,价格改革的风声已透露出去,紧接着就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抢购风潮。北京市场上抢购持续半个多月。10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在日记中写道:“北京盛传要调整物价之说,鸡蛋都脱销。”⑦不过,由于物资充沛,这种恐慌性抢购逐渐平息下去,并未造成严重影响。11月1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谈道:“为什么这次能够摸‘老虎屁股’,进行城市改革?应该说改革是有点风险的,这次北京就出现抢购物资的现象。不仅北京,好多城市都有。我们预料到这点。我们为什么不怕?因为物资比较多,群众一看,又稳定下来了。”①

但是1984年底突发严重的宏观失控,又使物价形势骤然紧张起来。10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银行行长会议提出,1985年各专业银行可以自主支配的信贷资金数额,要以1984年实际数为基数。同时劳动部门也在酝酿,1985年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企业工资总额,以1984年为基数核定。结果,为增加信贷基数和工资基数,各银行竞相放贷,企事业单位乱提工资、滥发奖金和补贴。1984年末货币流通量达到792亿元,比1983年增发262亿元,大大突破原定增发80亿元的指标。国家结存外汇从8月底的124亿美元骤降至12月底的82亿美元。②1985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1984年)十二月份像飞机撒票子一样,三十一日一天就增发了十亿元,完全失去控制”,“现在人心相当浮动。这么多粮食还发生抢购风潮。北京二万台彩电预售,几天就光了”。③出现排队抢购,呢绒、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当时的高档消费品供不应求,一些城市的紧俏商品由年初10种左右,年末扩大到近100种。薛暮桥回顾:“1984年第4季度开始的通货膨胀,使理顺价格的良好机会得而复失。”④

由于形势严峻,1985年是否还按计划开展价格改革都成了问题。1984年12月20日,包玉刚在受到邓小平接见时直陈己见,说外面很关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最担心的是通货膨胀和物价不稳定。邓小平表示:“我们对改革物价管理体系,可能会引起某些波动,已经估计到了。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已经讲到了这一点,规定了改革的办法和原则”,“决定是原则,执行起来方法要稳妥。总的方针不变,具体措施要稳,走一步看一步,不对头的就改过来”。⑤1985年1月23日上午,邓小平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领导请来,打算亲自摸一摸情况,再行决策。

姚依林首先汇报消费基金增长情况:去年的经济形势很好,但是票子多发了一点。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农产品买多了一些;二是农村信贷放宽了一点;三是多发了奖金。有的工厂挪用一部分生产基金,变成了消费基金发了奖,然后下一年生产的时候再去贷款。邓小平提出批评:“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不严肃对待,会冲击经济体制改革。”⑥他同意紧通货、压速度的办法:“生产增长速度降低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不要紧。”⑦听取汇报后,邓小平认为有些问题有风险,“票子发那么多,外汇降下来那么多,这是风险”①,“感到不踏实”②。但他判断“经济情况总的讲仍然是平稳的,经受住了考验。这就很好”③,因此作出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定:“改革走一步看一步好,但是也不要丧失时机。时机丧失了很可惜。”④

在已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邓小平决定继续进行价格改革,这并非蛮勇,而是有深刻考虑。他于五个月后作出解释:“去年十二月,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刚刚公布不久,就出现了多发行一百亿元票子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这种事应当避免,但也难以完全避免。”“我们自己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心,一定要有足够的勇气正视现实,及时地发现和纠正错误。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纠正错误中前进。现在正是改革的最好时机,搞好改革,不但会为九十年代,而且会为下个世纪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⑤

邓小平还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一起研究了1985年价格改革的安排。当时的判断是:猪肉价格一放开,开始肉价可能会涨一段时间,然后猪的生产就会上升,价格又会逐渐回落。对城市居民采取按人定量补贴的办法,不会有大的波动。工业方面,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五大件全部进人市场调节,这样,产品质量好的就可以得到发展。邓小平从促进生产方面着眼,对这个方案予以支持,认为“得益的首先是农民”⑥。他还鼓励道:“在经济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没有料到,没有经验,也不要紧,我们的经济状态还是扎实的。”⑦进行价格改革需要配套工资改革、调整货币和税收政策以及加强宏观调控,邓小平对此也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当时的情况是:在工资改革问题上,各方面的期望很大,觉得提资的幅度不够,要求比较高,比较急。邓小平则表示:“改革三年见效嘛。这才是第一年嘛!明年可能放得更宽一点。”⑧

1985年2月9~14日,中央召开省长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在改革上迈出重要一步,同时又不至于帶来物价的较大波动。2月1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同意宏观上加强控制、改革上迈出重要步伐的部署。在邓小平的有力支持下,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放调结合,小步前进”,继续实行“调放结合,稳步前进”的方针⑨,1985年我国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前文已述,调整生猪购销和价格政策,是1985年价格改革的重点。1985年元旦,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①“生猪、水产品和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也要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②3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下达调整生猪和农村粮油价格方案的通知》,取消生猪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使农民有更多的自主权;把国家统一定价改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议价,扩大市场调节,使价格比较符合价值,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改变长期存在的购销价格倒挂、国家亏本经营的状况,把暗补改为明补,使许多城市由凭票定量供应改为敞开销售。一年之间,生猪购销价格上升30%左右,生猪出栏头数增长8.4%,存栏头数增长8%,③生猪生产发展缓慢的局面有了明显改善。

工业与运输业方面,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对煤炭价格适当扩大地区差价,调整煤种、品种比价。4月2日,国家物价局、商业部、轻工业部、电子工业部联合发出《关于缝纫机等五种轻工产品实行企业定价的联合通知》。4月30日,国务院批转铁道部、国家物价局《关于铁路短途客货运价调整方案》,提高了铁路短途运价,使一部分可以用汽车运输的货物和旅客分流,对发挥公路、水路的运输潜力,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起了一定作用。作为配套的工资改革,1985年1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6月,行政事业单位改级别工资制为职务工资制,将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津贴的“结构工资”制度,从1985年开始实施,一直到现在。

1985年价格改革的初步效果如何呢?5月24日,国家物价局向国务院报告:“一九八五年价格改革方案已经陆续出台,各地初步反映,执行顺利,市场平稳,情况比预计要好”,“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乱涨价,一些工业品涨价的趋势仍在发展,部分城市蔬菜价格高,若干大中城市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幅度大”。④正是在对这一段实践进行总结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价格闯关”的指导思想。

二、“价格闯关”思想的提出

1985年7月11日上午,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向邓小平汇报当时的经济情况。田纪云时任中央物价领导小组组长,他汇报了价格改革的思路和初步方案。田纪云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两种设想:第一种是在今年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规模上,再砍100亿下来;第二种是认真落实今年计划的规模,明后年维持在这个规模上,用两、三年时间逐步把过大的建设规模压下来。邓小平认为第二个方案比较稳妥,没有危险,放到三年来调整好基建规模。充其量明年通货膨胀率6~7%,物价再上涨6~7%。随着生产发展,工资增长,人民生活还是改善的。邓小平对于价格改革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他问物价改革是不是全面展开了,得到的回答是农副产品基本上放开了,工业消费品在供需紧张情况下还不敢放开。邓小平指出:“农副产品大体理顺,已经了不起。”①

听完汇报,邓小平作了一个总结:“我对外国人说,改革的势头不错,这话正是在北京出现一阵抢购,有半个月人心惶惶的时候说的。那时候,我心里是踏实的。现在看势头还是好的,我总是讲这么个观点。经济体制改革成不成功,成功大小,要看三年到五年。见效了才能说服人,证明第二个三中全会决议是正确的。”②之后,邓小平提出:“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不过这个关,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基础”③,“这个路子必须走。今后即使出现风波,甚至出现大的风波,改革也必须坚持。否则,下一个十年没有希望。我们要抓住时机,现在是改革的最好时机”④。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价格闯关”思想,直到1988年其表述并没有明显变化。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辨析:

首先,这一思想是在1985年價格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谈道:“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九个月的实践证明,物价改革是对的。”⑤前文已述,1985年的价格改革是在比较不利的环境中启动的,“刚开始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去年年底发现多发了一百亿的钞票,今年物价涨得不符合我们的要求”⑥,决策者最为担心的通货膨胀和抢购风潮现象都已出现。但是经过综合判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是决定继续推进价格改革,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放开猪价等方案出台比较顺利,主要原因有五个: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价格改革方案,经过反复研究和测算,切实可行;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从上到下作了充分准备,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和宣传解释作得深入细致;三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给消费者以合理补贴,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四是商业部门准备了充足的货源,稳定了市场;五是价格改革具体部署因地制宜,出台时机选择得当。这些成功经验,对指导此后的价格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邓小平对实践进行总结,认为价格改革虽然难度极大,风险很高,但是通过艰苦努力和细致工作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其次,主要强调的是价格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关于价格改革的必要性,不仅邓小平有清醒认识,整个中央领导层都有共识。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①关于这一思想已有很多论述,本文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价格闯关”思想从提出时起,主要强调的就是该项改革的巨大困难和风险,从未包含不顾风险强行推动的内容。邓小平多次强调:“这项工作很艰巨。”②“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我们经验不足。中国社会过去闭塞,造成信息不通,是一个很大的弱点。城市改革每走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③“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④因此,邓小平是站在谨慎决策的基础上提出这一指导思想的。要理解这一点,还可以将1985年经济领域提出的三个重要指导思想放在一起综合考察。

1985年提出“谨慎初战,务求必胜”指导当年的经济改革,“价格闯关”用于指导价格改革。此外,还提出了指导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这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当年3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⑤“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⑥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指导方针。此后他不断强调,使之成为全面改革顺利开展的护身符。将“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谨慎初战,务求必胜”与“价格闯关”三个指导思想放在一起考察,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在逻辑一致,并且相互联系。“价格闯关”思想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坚定性和决策慎重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这一指导思想适用于狭义价格改革的整个阶段,并没有短期内集中解决问题的导向。邓小平提出“价格闯关”思想,目的并不是指导眼前短时间内的实践,而是适用于将价格转变为主要由市场定价的整个改革阶段。从改革的困难程度出发,邓小平充分地估计了价格改革所需要的时间,他指出:“理顺生活资料价格恐怕要用三年,加上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需要的时间更长。如果用五年时间理顺物价关系,就是了不起的事。”①因此,1992年我国在价格改革领域再次迈出较大步伐,仍然是“价格闯关”的一部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闯关”完成。由于这是“价格闯关”的原意,2015年中央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被形容为“勇闯价格改革的关键一关”②。

“价格闯关”思想中并没有在某个特殊节点上进行突击的内容,邓小平设想的“闯关”不是快速的、激烈的,而是稳步前进、按部就班的。从后来改革价格的全过程来看,冒进现象其实比较少见。由于希望的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始终没有出现,1986、1987年改革措施出台得不多,步幅比较小,这也是1988年在巨大压力下被迫考虑迈出较大步伐的原因。实际上1988年引起大规模抢购风潮的文件《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规定的也是“经过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长远目标’,③。

三、“价格闯关”思想的指导成效

1985年7月18日,中央办公厅将邓小平7月11日谈话的内容以《小平同志关于经济形势和体制改革问题的谈话》为题,作为《中央参阅文件》印发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从而成为正式的指导思想。在“价格闯关”思想指导下,1985年价格改革由前几年的以有计划地调整价格为主,转到以下放和放开部分价格管理权为主,根据不同情况,对有些商品的价格有指导地放开,有些商品的价格则完全由市场调节。日后来看,放、调结合是实现价格体系合理化、完成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事实证明,邓小平对当时经济形势和改革前景的判断是准确的。1985年由于推动包括价格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在继续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宏观的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3269亿元,比1984年增长16.4%。国民收入6765亿元,比1984年增长12.3%。国家财政收支状况改善,“六五”期间首次发生余额,财政收入大于支出21.6亿元。物价方面,1985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4年上升8.8%,其中城市上升12.2%,农村上升7%。④1985年的价格改革进展顺利,效果显著,而且没有引起波动。但事后来看,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放开猪价等改革重点,而是“双轨制”的建立。为什么前文对此没有提及呢?因为在1985年价格改革的决策过程中,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双轨制”始终不是重要内容。

提起价格“双轨制”的建立,通常都会谈及1984年9月“莫干山會议”提供的相关思路被中央领导采纳。其实在此之前,中央内部已有这种想法,源自农村改革的经验。1984年5月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讨论扩大企业自主权时就谈到:“浮动,是指计划完成后超产那一部分,而且是指生产资料。实质上就是搞两种价格,就像对农民那样,完成国家计划后,可以议价自销。”①但粮、肉、油等生活资料价格的改革始终是矛盾的集中点,是领导层投人最多精力的部分,在制定价格改革方案时,生产资料“双轨制”的问题并不是考虑的重点。一个历史细节可以佐证:1985年2月召开的全国省长会议,是当年推动改革的重要步骤,而国务院领导在大会讲话中完全没有涉及“双轨制”的内容,只在插话中提到:“关于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要搞双轨制。一个是国家的计划价格,即调拨价;另一个是交易中心的价格,即议价。”②

实际上,在1985年建立价格“双轨制”,主观设计的色彩不强,更像是逐步演进的自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石油产品率先实行计划价和出口价并行,这一过渡形式逐步渗透整个生产资料领域,并扩散到其它领域。1984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明确了工业生产资料属于企业自销的和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企业有权围绕国家定价基础上下浮动20%。这对搞活经济、增加生产、加快流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不少品种加价20%后与市场价格仍相差悬殊,不少中间环节转手倒卖,牟取暴利。为解决这个问题,1985年1月20日,国家物价局、国家物资局联合发出《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规定工业生产资料属于企业自销和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的出厂价格,取消上述20%的限制,允许按稍低于当地的市场价格出售。12月,我国建成初步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正式对重要生产资料施行价格“双轨制”。这与“价格闯关”思想一道成为1985年价格改革的重要成果。

关于“双轨制”利弊得失的研究很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价格闯关”这个概念如何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含义呢?

四、“价格闯关”概念的擅变

1985~1987年的价格改革使国家管理价格有所减少,企业无权定价局面有所改变。一方面,我国价格形式从单一的国家定价改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农产品出售三种价格形式各约1/3;社会商品零售国家定价约1/2,国家指导价约20%,市场调节价约30%。价格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货币供给过多加剧了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三年全国物价总指数分别上涨8.8%、6%和7.2%,出现了物价上涨过大,通货膨胀加剧的状况。1988年,体制严重摩擦、社会不满情绪和不堪重荷的财政补贴①迫切要求进一步价格改革,而推进改革所需要的宽松经济环境却一直没有出现。②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领导层酝酿着迅速理顺价格体系的决策。说到这里,很多研究成果引用了1988年5月19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中国不是有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公的故事吗?我们可能比关公还要过更多的‘关’,斩更多的‘将’。过一关很不容易,要担很大风险”③,“这就要求我们每走一步,都兢兢业业,大胆细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就做些调整,使之符合实际情况。但是物价改革非搞不可,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④。这些论述被认为是“价格闯关”思想提出的标志。对此,笔者持不同看法。

首先,如前所述,“价格闯关”作为指导思想,邓小平1988年的表述与1985年并没有明显区别,上述1988年5月19日的谈话就基本思路和精神实质来说与三年前完全一致。第二,当时关于价格改革的决策已经形成。就在1988年5月19日当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工资物价问题,提出“现在形势不进则退。没有别的路子,只能迎着困难前进”,“准备出点事情”⑤,为制定五年物价工资改革方案,国务院组成了物价委员会,以姚依林为主任,放开物价、加速改革的决策就此基本确定下来。第三,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与邓小平“过关斩将”的比喻,当时都没有对外公布。在同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大家看到的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决定。⑥而就在这份报纸上,登载了题为《邓小平会见朝鲜军事代表团时强调中央有信心和把握搞好物价改革改革要冒一定风险要迎着风险前进》的文章,其中并不包括“过关斩将”的内容,但记述了“邓小平主席今天指出,中国的物价改革是一个大胆行动,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中央有信心把这件事办好”⑦。

五天后,《人民日报》报道杨尚昆5月24日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洛什·雅克什一行的消息,其中记述:杨尚昆主席说,“改革是会遇到一定风险的,我们要迎着风险前进,不能后退。后退的结果可能使改革全部失败”,“我们一定要闯关。我们的困难一定会克服的”①。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这是“闯关”一词最早在权威媒体上刊登。由于之前已有一些风声,此时大家比较明确地意识到,中央将有价格改革的政策出台。根据前几年的经验,社会普遍加重了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价格闯关”由此通过宣传渠道进入了公众领域,这是概念发生改变的关键环节,而集体意识中也将“价格闯关”与1988年的价格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

前文已有分析,“价格闯关”作为狭义价格改革整体阶段的指导思想,本身并不包含短时间内集中突进的含义,但是其字面意思容易让人产生这种误解,并不适合用于公开宣传。因此,虽然其作为指导思想自1985年提出起一直发挥正面作用,但在1988年的特殊条件下突然进人公共舆论,助长了群众的恐慌心理,是不适当的。客观地说,我们高估了当时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宣传方式的问题也很明显。当时关于价格改革的宣传报道,很注意“提高透明度”。《人民日报》刊文提出,一说到改革困难人们自然想到心理承受能力。对群众来说,他们需要知道改革的全局,既知道改革的成就,也知道改革的难点;既知道领导的决策,也知道自己的责任。把改革的情况、危难的问题讲清楚,既可使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能激励斗志,使人们发奋改革。实事求是地讲清楚改革进程中暂时的困难、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冒一定的风险,不断提高改革的透明度,使人们对改革有全面的认识,认清改革的重要意义,就能加强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忍受改革的阵痛,上下一心,艰苦奋斗,群策群力去加速改革、深化改革。②这当然是正确的,邓小平也早就说过:“我们把困难的情况如实告诉了人民。”③不过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对困难过度渲染的问题,如具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改革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应该说比较实事求是地说明了推进价格改革的迫切性、重要意义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但其中也告诫群众,物价改革“是整个改革进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陡坡”,,“即使物价改革的措施正确,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风浪,但只要咬咬牙,坚持下去,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④大量报道中,有不少诸如“长痛不如短痛”“准备连续过几年紧日子”的字眼。六、七月间,关于邓小平会见外宾的报道再次呈现关于“闯关”的内容。比如7月15日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其实邓小平主要谈的是国际问题,并没有涉及价格改革,但7月16日《人民日报》记述“中国正在闯关,正在深化改革,更加开放。我们不怕风浪,要迎着风浪前进,闯过难关”①后,社会意识马上将这段表述与价格改革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了“价格闯关”的普遍印象。②“价格闯关”这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在不适当的时机以不恰当的方式进入公众领域,反而对社会形势产生了消极影响,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1988年的价格改革因遭遇大规模抢购风潮而搁浅。次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香港《文汇报》记者就“去年提出物价闯关的事情”提问,国务院总理李鹏答复:“去年年初物价上涨,群众忧虑,承受不了,但是我们作出错误决策,放开了一些物价,还要在物价改革上迈出更大的步伐,这是失误。”③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在正式场合使用“价格闯关”的概念指代1988年价格改革,由此“价格闯关”转化为概括一个历史事件的专有名词,并延续至今。

综上所述,“价格闯关”思想是邓小平在领导1985年价格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指导思想,重点强调的是价格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尤其对改革风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其本意并不包含轻敌冒进的内容。这一思想适用于狭义价格改革的整个阶段,在其指导下,1985年的价格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在1988年的特殊环境下,“价格闯关”通过宣传渠道不适当地进入公众领域,助长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其概念内涵也发生较大改变,转化为如今的形态。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清醒认识风险与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全面推进全新的改革实践,正确把握指导思想、公共宣传和社会引导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猜你喜欢

邓小平思想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