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区域游戏,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2020-08-26徐佳欣
徐佳欣
摘要: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区域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游戏组织形式,利用区域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我们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探索性材料的投放、科学小实验和教师的指导三个方面总结了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宝贵经验,做以交流与分享。
关键词:区域游戏 幼儿探究能力
幼儿天生好奇、好问,乐于动手,思维活跃,为他们创设丰富的区域游戏,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区域操作材料和有效的指导方法,才能保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经验。
一、注重探索性操作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也是促进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载体,幼儿在不断主动的与操作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教师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为幼儿创设自主开放的区域环境,提供多元化、有层次性的区域活动材料,搭建探索操作的平台,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促进新经验的形成。
(1)低结构性材料的投放。“低结构”材料是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具有可操作性、可探究性的特点,为幼儿的探究过程增添乐趣。
与低结构材料相对应的是高结构材料。高结构材料规范、精致、目标明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达到和检验自己的活动结果,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时注意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相结合,既有买来的现成材料,还要有自己制作的活动材料;既要有成品,更要有半成品的材料。
(2)可变性材料的投放。可变性操作材料具有多功能性,相对于单一功能操作材料来说,更体现了一物多玩,可以在操作探索区,投放扭扭棒、小布袋、旧报纸、塑料袋等可变性的材料,幼儿在与操作材料的互动中探索材料的多变,感受材料的变化,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或想象创造性的进行游戏活动。
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作用,我们不规定具体的玩法,允许幼儿跨区使用材料,增加选择的余地。如在瓶瓶罐罐、纸芯的使用上,美工区的幼儿对它进行装饰,制作组合成汽车、彩瓶;建构区的幼儿用它来垒高、搭建房子;角色区的幼儿则用它来替代围墙、杯子等;孩子们在游戏创作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同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开展趣味性小实验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新经验的获得,所以,我们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多种多样的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直接感知材料的变化,不仅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获得相关知识经验,而且在实验结束后获得成功感、满足感。
科学小实验包含动植物、自然现象、磁力、光电、浮沉、惯性、平衡(天平)、鸡蛋站起来等。
如在探索不同纸张吸水性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同等大小的手帕纸、皱纹纸、打印纸、亮光纸等各种纸类,丰富的操作材料吸引幼儿的探究兴趣,调动幼儿动手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操作,幼儿得出结论到手帕纸和皱纹纸的吸水性最强,打印纸次之,亮光纸吸水性最弱,实验结束后,孩子们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促进了言语、交往能力的发展。
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意识,获得新经验,不同的科学小实验,满足幼儿不同的探索、体验需求,同时为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提供机会与条件。
三、教師的灵活指导
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密切观察、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引导幼儿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材料的不同作用,感受材料间的相互关系,并及时调整、更换区域游戏材料,注重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层次性,为不同个体差异的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时间。
(1)重视提问,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兴趣,幼儿期又是人的一生中智能发展最显著的阶段,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阶段,因此,我们不仅重视幼儿的提问,耐心解答,而且要举一反三,适当追问,培养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好奇心,当幼儿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耐心倾听,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解答问题,而且有意表扬爱提问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积极去观察,发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探索愿望,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深层次探究。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是给予幼儿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地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幼儿在操作、记录、讲述的一系列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的适时介入促使孩子从发展的“功能水平”进入到“最适宜水平”,即已经达到的实际发展水平为功能水平,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的发展水平为最适宜水平。
(3)记录过程,关注幼儿探究结果。在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体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方式,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记录下来,形成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记录,这对幼儿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幼儿带着目的体验、观察和探究,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记录。记录激发着幼儿更认真地探究,更仔细地观察,更主动地建构经验。同时新经验的获得又激发幼儿产生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幼儿不断探究,不断建构新经验,形成良性学习循环。
记录是建立在观察、体验基础上的,幼儿只有在认真的观察、亲身的体验后,才能正确地记录物体特征及现象,记录过程要求幼儿多种感官并用,常常既有眼睛看的,鼻子闻的,耳朵听的,有时还要求幼儿用嘴尝的,还要用脑进行分析、想象。
总之,运用区域游戏活动,采用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幼儿与教师的探索发现,诱发探究精神,生成一种科学智慧,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科学素养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洁.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J].学周刊,2014(34):216-216.
[2]王艳.探究在区域活动中以游戏开展的科学教育[J].好家长,2019,000(006):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