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墨葡萄图》与塞尚《苹果》的比较分析
2020-08-25王建
王建
摘要: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以草书入画、强烈抒写个性情感,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塞尚的多视角画法不同于以往流派忠实于描摹自然,而是通过绘画表现自我,这种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启发了后来许多现代艺术流派。徐渭和塞尚所处的时代相差三个世纪,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画种不同,流派不同,但他们的绘画和艺术主张却又相似之处。
关键词:徐渭;塞尚;比较
唐代时期,中国花鸟画独立成科,经过画师、艺人们的不断探索,花鸟画分为工笔、写意、没骨等种类。至明代,江浙一带的绘画活动在明代300年间非常活跃。明中后期,苏州地区盛行具有风雅意趣的闻人华锋,出现了“浙派”“吴门画派”,声势浩大。明末“阴阳心学”“心禅之学”的兴起,使得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找到了慰藉内心的方式,他们把禅学引向文学和艺术。明代后期,写意花鸟画深入发展,被认为是技法最具文人性,且难度最高的一种。青藤白阳的写意花鸟别开生面,被认为是明代写意花鸟画的高峰。
徐渭,字文清、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在诗文、书法、戏曲方面造诣皆深。徐渭作画,飘逸放纵、寥寥几笔,表现出对象的神韵,他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发展了大写意画法,他的大写意水墨,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墨葡萄图》是徐渭闻名于世的大写意花鸟代表作。整体看,浓淡墨色挥洒于画面,诗书画印合于一体,遗形得神,酣畅淋漓,意境深远。画面右方用浓淡不同的墨勾点出藤蔓、枝叶、果实。藤蔓用书法的用笔勾勒,枝叶疏密相间,葡萄形态多样,墨色通透。画卷水墨相融、浓淡相宜,得以展现远近不同的效果,清淡优雅的意趣。左上方草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寓意对自己潦倒身世的愤懑不满。字体流畅自然,点划相杂,略微倾斜,与葡萄的走势一致,强化了葡萄的动势走向。整幅画面草书用笔尽显其中,用笔放纵、肆意挥洒、书画结合。可以看出他对前人的超越,不仅体现于创作技法,还体现于精神内涵方面。徐渭主观情感的抒发,已经远远超乎对物象的忠实描绘之上,将写意的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徐渭主张“舍形悦影”“不求形似求生韵”,他认为画作应以刻画物象神采为主,不追求对象的形似。书画本同源,他将草书用笔融入绘画,将书法与绘画的精髓结合到极致,因此他的画作不拘泥于细节着重形体塑造,寥寥几筆,简洁精炼的线条塑造出灵活生动形象,气韵生动,抓住了所绘物象的神气与特征。
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画坛的后印象派,不同于印象派主张对光与色的强烈追求,也不同于新印象派运用光与色的理论付诸创作。
塞尚是现代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脱离了文学、历史,充分发挥绘画本身的表现力,推动了欧洲纯粹的绘画观念的发展。塞尚把自然界的物体概括为几何形体,用圆锥体、球体和柱体处理对象,用色彩表现物体的明暗、体积感,并通过不同角度观察描绘对象,把眼中的不同角度展现于同一个画面。塞尚将主观感觉表现于画面,这种特殊绘画方式不同于以往的绘画,力求表现真实优美,他的作品更容易把自己的感觉通过画作传递给观众。
形式意指形状、各部分的排列,具有可见性。而艺术品的形式也正是指作品本身的形状、各部分的排列及其可界性。一旦有丫形状,有了两个以上的部分的组合,也就有了形式。塞尚的作品则侧重主观感觉,侧重形式的表现。例如天的蓝色和霞光的红色,使人驻足。但这些物象没有我们情感赖以介入的形式,蓝天与晚霞不仅仅是引起我们感性反应的自然现象吗?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立刻就会出现一种形式关系。一切艺术都是形式关系的发展结果,哪里有形式存在,哪里就有移情作用发生。
《苹果》是塞尚的静物画系列之一,完成于1890-1894年,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画面中,简陋的方形木桌上,陈列了衬布、篮子、盘子、酒瓶,桌面和篮子里放有苹果。画面构成看似简单,但是画家认真地寻求每个果子的体面结构,用色谨慎、色彩丰富,甚至可以看到刮刀在画面着色的痕迹,笔触更为厚重。为塑造物体的体积感,画家用形与色分划它们的体面关系。画面通过白色的桌布与新鲜多彩的水果的强烈对比,反衬出冷暖的色彩对比。弧线、直线相互交错,圆形、四边形相互衬托,色线相交,构成了协调的画面布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塞尚的静物系列大多描绘了水果、罐子、瓶子等常见的物体。静物的色彩丰富,造型独特,分则各自生动,合则和谐一致,画面充满活力。塞尚之所以成为西方美术史上的转折点,因为他影响、开启了立体主义。格林伯格认为立体主义是一切现代主义绘画的基本出发点。从原始美术的笨拙朴实到古典美术的真实生动,再到印象主义悉心追求光与色彩,无论出于实用的目的,审美的目的,还是对艺术更深入地探索,他们都对现实进行了客观的描绘。塞尚认为,自然总是依然如故,不留痕迹,与他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截然不同。要取得色彩与形式间的和谐,艺术家必须凭借自己的感觉,而非视觉,艺术应该使自然的变化得到持续不断的外现,从而使我们感到自然的永恒存在。
徐渭擅长表现的花卉果实,被后世画家继承发展,形成大写意花鸟的经典表现题材。徐渭并不趋附于普遍的文人风尚和大众审美,对于具有个性的画家的画作,吸收在自己的创作当中。这种傲然于世的态度,也影响了他的绘画,独出机杼。徐渭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把情感融入绘画,将大写意花鸟推向高峰。他对艺术探索的成就,直到很久之后才被接受、被认同。明代陈洪绶,清代朱耷、石涛,扬州八怪中的郑燮、罗聘,近代海派先声赵之谦、海派虚谷、海派殿军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他们深受徐渭影响,在其绘画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庞大体系,直到今日。
徐渭和塞尚属于两个不同体系的艺术家,他们生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受到不同环境的熏陶与影响。他们在个人风格方面不断试探,不断发展,创造出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的画作。《墨葡萄图》和《苹果》这两幅画,一幅是水墨淋漓、酣畅自如的大写意花卉,一幅是笔触厚重、结构清晰的后印象派作品。通过这两幅画的比较,结合画家的其他作品和相关文献,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共同点是把个人的情感带入画面,把个人的感觉带入创作,所以他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并不是客观再现,而是对绅士的事物进行取舍,主观精神和现实事物的结合,他们在艺术道路上另辟蹊径,绘画作品和实践理论都给后世带来广泛影响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
[2]李祥林,李磬.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徐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