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运用探析
2020-08-25王沛燕
王沛燕
摘 要: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融合,已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研究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解决数学教学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G4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4-0116-02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既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时代进步的需求,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教学工具。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降低教学难度。因此,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數学素养。本文对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论述。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思维的融合
1.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数学思维
常见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这三种数学思维互相联系、依存,密不可分。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上,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作用比逻辑思维更大些。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更加看重,常常忽略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应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让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同培养数学思维相辅相成,利用数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吸收数学知识,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尽管数学实验很重要,却在教学中常常不被看重,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应的实验环境和工具。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为数学实验提供了适合的环境和工具,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等工具来操作数学实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程序给予了数学教学全新的内涵,不再是教师一味地“教”,而是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极大地肯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在立体几何中运用信息技术
学习立体几何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作为一种感性认知,空间想象能力除了需要学生学习得外,还需要教师借助外部媒介或要素对学生进行引领。教师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立体几何图形,或是使用几何教具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信息技术为立体几何构建了一个友好的学习平台,使立体几何中的抽象概念可以突破传统的二维空间进行多维空间展示,这对于处理立体几何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非常有帮助。同时,信息技术对于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知识系统大有帮助,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在函数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函数的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在数形结合的函数理解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那些图像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会依据函数的数值变化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像,但对于那些较为复杂的函数图形,利用板书很难做到准确刻画。信息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更轻松地理解函数的关系,画出函数图形,对函数图形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函数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变得详细而富有条理,突破重点、难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
3.在平面解析几何中运用信息技术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求点的轨迹时,教师提高构造点的轨迹方程,使原本的平面曲线问题就转变成数的问题,使曲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曲线和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常常出现理解障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用死板、单调的教学方式教授这项内容,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
三、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活跃而高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而学习兴趣通常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动因之一。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工具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在诸如游戏、动画、歌曲等形式中投入注意力和兴趣,将抽象的定义、定理变得生动而具体,使学生的认知难度下降了很多,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也让学习更加顺畅地进行,使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构建友好而交互的数学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吸收数学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构建自学式课堂、任务式课堂、小组互动式课堂等,让学生将实际应用与学习相结合。这既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又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建立基础。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学习,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得到缓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使数学教学更加顺畅地开展。研究表明,只用听的形式进行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是80%,只用看的形式进行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是50%,而听和看两者结合进行学习,三天后的遗忘率是18%。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被全方位地调动起来,参与到学习中,知识的遗忘率大大降低,最大化地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辅助工具,但不是任何问题都能靠信息技术来解决。所以,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为工具的属性,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完全被信息技术所取代,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做到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合理配置与结合。
2.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的合理结合
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手段,一些基础知识内容的讲授仍要通过教师板书的形式。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相互配合,合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所以,教師要根据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
3.处理好板书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板书的形式不可或缺。板书教学具有随写随停、随时修改的特点,在教学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电子白板虽然与板书较为相近,但也不能完全替代板书。特别是在讲解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板书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教学内容配合使用板书和信息技术工具,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好处,如营造趣味的数学教学氛围,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象化,降低教学难度,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在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中,师生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和有效。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最大化地运用这项教学工具,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红云.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王光生,何克抗.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09(02).
[3]刘勇.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3).
[4]魏希永.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18).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Wang Peiyan
(Zhongchuan Junior Middle School, Huining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Huining 73071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valued by educators. In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onducive to the concretization of abstrac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tudy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olv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blem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thematics teaching; learning interest; core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