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疫情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研究
2020-08-25刘春玲
刘春玲
摘 要:在全社会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以时代为背景、以网络为媒介、以课本为素材,更有效地进行线上学习,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思。文章概述高校线上教学的形式、平台的选择等,并从大学英语线上课程的思政元素的融入和大学英语线上课程的人文引导两个视角,对基于人才培养的疫情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4-0004-03
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和秉承“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许多高校于2月中下旬开始正式网上授课,一改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所有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研成果都只能通过网络渠道发布给全国各地的学生。此次线上教学通过多平台交互使用,博采众长,共同为抗疫形势下的教学保障助力。各大学习平台也向公众免费开放,其中包括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U校园、中国大学慕课以及其他在线直播平台、互动答疑平台等。另外,线上教学使得网络与面授教学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诸如學习强国、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等免费开放的示范课、优秀慕课资源亦为广大教师补充优秀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信息源,使学生足不出户便能上名校课程、名师课程等。本文以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和人文引导为视角,探讨如何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高效开展大学英语线上教学,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线上教学概述
1.线上教学的形式
抗疫时期的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笔者认为有效地推进教学,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才是最终目的。网络授课有很多优势,但也有局限性,如教师不能像在教室里一样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可采取一些措施来远程监督学生,督促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真实地获得知识。比如,课堂上不定时地发送学习暗号,临近下课时要求同学提交带有暗号的学习笔记,这样既能了解学生是否整堂课都在积极参与,还能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及时发布课堂测试,测试题不需要很难,但是必须认真听课才能解锁试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确保翻转课堂模式下线上课程的授课效果。总的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异,还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教学步骤,进行科学引导和必要管理。
2.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
一提到线上教学,很多人都会想到采用直播的方式,直播确实能够及时、高效、生动地进行师生互动。但是直播这种形式,是否要一拥而上呢?笔者认为线上平台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条件,不能一刀切。其实对于所有平台的选择都一样,要考虑到身处全国各地的学生不同的软件、硬件条件。有的学生没有配备电脑或者网络覆盖不好,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体现教与学之间的平等。教师可采用录播录屏的教授方式,把课程章节内容的学习方式设置成提前开放,方便学生随时学习,不拘泥于固定的上课时间。对于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考虑通过微信、短信或者邮件传送的方式上传学习资料、学习目标、授课安排等内容,以方便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完成学习任务。总之,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家学到知识。
3.线上教学的沟通与联络
由于条件限制,线上教学需要强大的沟通联络媒介,如在平台建课之前,就要通过QQ或者微信组建各门课程群、教学班级群。对于打破行政班通过选课形成的教学班来说,联系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更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需要教务处、任课教师、学院、辅导员、班干部等多方配合,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才能顺利完成。联络群建好后,还能作为信息发布媒介,并作为网络拥堵时的备用平台,及时发布各种通知,包括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学习安排等。所以,教师不仅要及时将每周授课计划、学习内容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还要上传到QQ群或者微信群,多渠道、全方位通知学生,避免因沟通不畅或者网络拥堵耽误学习进度,毕竟QQ群还有微信群是学生青睐的社交媒介。
4.线上教学引发的思考
完全的线上教学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因此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如何改善线上课堂互动,没有了教师的监控,如何保证学生都能做到在线积极参与。其次,如何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并设定合理的任务量和有效的考核方式。最后,待复工复课后,如何利用特殊时期线上教学的宝贵经验,将它与课堂面授融为有机的整体。其实,无论是慕课概念的提出,还是SPOC课程的推广,广大师生一直在线上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也许是囿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也许是认为线上教学更多的是用来做示范教学展示,所以一直没能大规模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这次疫情给了广大一线教师时间和实践的机会,从平台建课、导入学生名单、添加章节内容,到录课录屏、答疑互动等,把所有教师都推到了网络课程的一线,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学习的动力。
二、大学英语线上课程的思政元素的融入
1.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为了严防新冠病毒扩散,学生们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不聚会,积极抗疫。学生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假期,他们或许被各种网络传闻迷惑,或许在深思生命的意义等,他们敏感的心理不仅需要家人的陪伴,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与疏导。假期结束,当学生重回“课堂”时,教师不必急于“灌输”知识。在正式开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分享“开学寄语”,通过录屏的形式,温柔而坚定地鼓励学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定信念,告诉他们疫情一定会过去,学校和老师都在惦念着他们。尤其是身在湖北的学生,更要坚定信念,他们并不孤独,大家都在等着他们重返校园。此外,教师还要叮嘱学生,真正的健康是身体和心灵的健康,疫情期间要合理安排作息,平衡好学习和生活,保证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2.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并不是一门具体学科,而是寓于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融入在不同课程中的教育指导思想,高校所有的课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大学英语作为占用课时比较多的科目,其课程目标除了第二语言习得,还要通过教材、教学和教法对学生进行思政启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大学生的心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肩负文化传播与交流使命的大学英语课程,其思政功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西方文化进行解读,并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点。例如,特殊时期学生们能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有关疫情的视听报道,教师可以将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课上补充内容,引导学生加以思索和甄别,面对舆论发出“中国声音”。如教师将China Daily、学习强国、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等丰富的学习資源添加到线上教学章节中,既体现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协同效应,又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3.文化自信与大学英语课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程思政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有关现代西方文化、理念思维等教学内容中,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可以深度挖掘思想内容的素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1》(第三版)为例,书后的翻译习题中很多涉及文化交流。比如第一单元是介绍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短篇翻译练习,第二单元是介绍圣诞节和中秋节的翻译练习。教材的设计安排非常巧妙,有关中国传统文化采用汉译英,外国文化采用英译汉,以便学生了解原汁原味的文化知识。因此,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利用跨文化对比方式进行思辨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与西方文化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元素往往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树立文化自信,并非厚此薄彼,并不是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同时贬低外国文化,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教师都要牢记课程思政并不是思政课程,要将其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般地融入课程中,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展开。第一,开展课程思政不能牵强附会,为了“思政”而“思政”,要言之有理,有根有据。第二,开展课程思政时,不能将政治思想理论凌驾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实需求之上,要让学生听得懂、易接受。第三,开展课程思政要结合不同的课程载体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色。笔者所在学校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校训是“中外求索,德业竞进”,其中德和业讲的就是品德和学业,共同进步,竞相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品学兼优的时代英才,相信这也是很多高校的办学宗旨。
三、大学英语线上课程的人文引导
1.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教育是指对接受教育者进行的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开展的一种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通识教育,一些高校还专门开设了通识教育学院、通识教育中心,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为使命,其中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探索走在学科发展的前端,值得学习。
大学通识教育以尊重人和满足人的内在需要、促进人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力图通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情感、身体与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承担应有的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能让受众明确人生价值与社会责任,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2.人文引导与大学英语课程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课程育人”是“三全育人”机制中的首要任务。除了语言的工具性,大学英语还具有人文性,也就是除了培养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
《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2》(第三版)第二单元:The humanities:out of date?(《人文学科:过时了吗?》)就是一篇探讨大学人文学科的地位是否受到威胁以及是否会被时代遗忘的文章。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上的视频,如选用多位斯坦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解读人文学科在当今快节奏社会的存在意义等的访谈,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虽然科技推动社会不断前进,但是作为思索人类本源和人类与社会本质关系的人文教育一直都在指引着人类进步。通过补充视频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素材,思考如何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待人文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讨论社会发展与人文学科的内在联系等。
抗击新冠病毒中不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值得学生学习,比如钟南山院士、李文亮医生,还有许多放弃和家人共度春节的一线医护人员等,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为了大家舍弃小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家国情怀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2》(第三版)第三单元: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奥德赛岁月之旅》)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为背景,对奥德赛在外漂流的艰苦岁月和成长的烦恼进行讨论,“成长”和“回家”是这篇文章的两条主线。教师可以一线医护人员的奋斗和年轻“战士”尤其是那些“90后”的成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人文思考。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放弃还是坚持?疫情来临时是手足无措还是与病毒一战到底?想必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回家”主线,安排学生用英文写一封致敬英雄的信,或者创作赞美英雄的诗歌等。
综上所述,线上教学为教师获取丰富的材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推行锐意创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便利。疫情期间的学习资源能有效地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促进课程的人文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相信经过这段“特殊”时期,线上教学技术会不断成熟,与线下教学相得益彰,不断助力课堂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3]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
[4]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
Research on Onlin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Based on Talent Training
Liu Chunling
(General Education College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 China)
Abstract: In the special period when the whole society is fighting against the new coronavirus, how to correctly guide the students to learn online more effectivel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network as the media, and the textbooks as the materials, is worth pondering for every English teach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nlin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s the onlin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based on talent cultivation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ollege English online course and the humanistic guidance of college English online course.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online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manistic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