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疫苗接种,你最关心的6个问题

2020-08-25刘铭

大众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肝炎

刘铭

乙肝疫苗,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它是新生儿出生后接种的第二针疫苗。不光孩子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成人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补种乙肝疫苗。其实,乙肝疫苗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让我们一起在问答中了解一下吧。

Q1:除了乙肝疫苗,我国还有哪些类型的肝炎疫苗?

A:获准上市的肝炎疫苗除了乙肝疫苗,还有甲肝疫苗、戊肝疫苗;尚在开发中的还有丙肝疫苗。

Q2:请讲述一下乙肝疫苗的研发经过和防病原理。

A:乙肝疫苗是美国科学家最早研发的。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在1982年开始上市。最早的乙肝疫苗是通过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浆中分离出的HBsAg颗粒制备的,称之为血源性乙肝疫苗。随后,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HBsAg能够在酵母菌和哺乳动物中大量表达,重组乙肝疫苗随之问世,提升了乙肝疫苗产量。目前,重组DNA疫苗已经取代了血源性疫苗。

我国自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要求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是疫苗费用由家长支付。2002年,乙肝疫苗正式纳入我国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Q3:乙肝疫苗有几种?

A:目前国内上市的乙肝疫苗有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乙肝疫苗两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又分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和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它们的免疫原性是相当的,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不同人群使用的剂量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Q4:乙肝疫苗接种以来,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哪些好处?

A: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可引起一个广泛的疾病谱,包括亚临床感染、急性自限性肝炎和急性暴发性肝炎,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首要病因,也是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尤其是婴幼儿期感染HBV,慢性化比例相当高,1岁内婴儿可达90%。成人感染HBV导致的急性病例中,暴发性肝炎的发生率占0.5%~1.0%,可迅速危及生命。对个人健康威胁巨大,是全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在HBV高流行区(超过8%的人口是HBsAg阳性),如果没有疫苗接种,人群感染HBV的危险性大于60%。在这些地区,大多数是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期被感染,因此慢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也非常高。我国曾是HBV高流行区,自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常规免疫程序以来,HBV感染率和肝细胞癌发病率大幅度下降。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从1992年的9.7%下降到2006年的1%,全人群进入中等流行区感染水平(HBsAg阳性率2%~7%),人群感染HBV的危险性降至20%~60%。随着乙肝疫苗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持续开展,持续降低全人群HBsAg感染率和慢性肝炎以及肝癌的发病率指日可待。

免疫功能正常、完成规定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程序、且血清抗-HBs滴度曾经达到≥10mIU/ml者,具有长期保护作用,无需定期检测和加强免疫。

Q5:接种乙肝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接种后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抗体吗?

A:抗-HBs是乙肝疫苗接种后唯一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的保护作用相关标志,通常在完成免疫程序最后一剂后1个~2个月检测。疫苗有效性研究显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抗-HBs滴度达到10mIU/ml以上,就能够完全保护受种者不发生急性或慢性HBV感染,但抗-HBs滴度会在接种后一年内迅速衰减。抗-HBs的持久性与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的最高滴度有关。观察性研究显示,尽管疫苗诱导产生的抗-HBs会随时间增加而减少甚至消失,但免疫功能正常者的免疫记忆仍然存在。

而且,如果加强免疫后未出现记忆性免疫应答,也未必说明个体对HBV易感。一些长期性研究证实,当有突破性感染存在时,表现为血清抗-HBc阳转的人群,并没有具有临床意义的感染(急性感染或携带状态)。因此,现有科学证据认为,免疫功能正常、完成规定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程序、且血清抗-HBs滴度曾经达到≥10mIU/ml者,具有长期保护作用,无需定期检测和加强免疫。

但对持续暴露于HBV的免疫缺陷者,推荐每年进行一次血清抗-HBs检测并进行加强免疫,以维持抗-HBs滴度10mIU/ml及以上。而3剂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完成后,虽然产生了抗体但滴度较低(<10mIU/ml)的人群,也建议再次免疫。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者、接受化学治疗者),对标准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不是很理想,通过调整免疫剂量,包括接种双倍的标准剂量或额外增加接种剂次,可能会提高免疫应答率。

在法国、德国和以色列生产,并在中国香港有售的含有pre-s1和pre-s2蛋白的疫苗,能够诱生较高的抗-HBs应答,可能对遗传性HBsA g无应答者有效。但是,含有pre-s1和pre-s2抗原的疫苗生产成本很高,其使用和可及性有限。

Q6: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一定不会患乙肝吗?是不是接种后,外出就餐或者接触乙肝患者就可以无所顾忌了?

A:HB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生活密切接触、性传播、血液传播,不会通过空气、食物和水传播。外出就餐和与乙肝患者一般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乙肝。

接种乙肝疫苗,不是100%获得免疫保护。3剂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在青少年和婴幼儿中可产生95%以上的血清保护率,小于40岁的健康成年人可达90%以上。4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答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到60岁时接种疫苗后仅有75%的人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除年龄外,免疫功能低下、吸烟、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血液透析患者)等因素,也会降低疫苗接种效果。

即便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原发性无应答者和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仍不能獲得免疫保护。遗传因素也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的原因之一。

因此,对一些感染风险高的人群,在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完成后建议进行血清学检测。感染风险高的人群主要包括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和公共安全工作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HIV感染者和其他免疫缺陷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以及性伙伴和共用针具者等。如果血清抗-HBs滴度低于10mIU/ml,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在3剂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完成后无免疫应答者,要使其抗-HBs滴度达到10mIU/ml以上,25%~50%的人群需增加1剂疫苗,44%~100%的人群需要再次接种3剂。

一些出生体重不足2公斤的早产儿,出生时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后,血清阳转率可能会较低。但在1月龄时,对乙肝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和足月产婴儿相仿。另外,HBsA g阳性母亲(即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并不具有传染性)所生的婴儿,为预防产后HBV感染,在出生接种首剂乙肝疫苗的同时,还需接种1剂乙肝免疫球蛋白。

在足够的免疫保护(血清抗-HBs滴度达到10mIU/ml以上)建立起来之前,这些幼童暴露在HBV传播高风险中,是可能感染乙肝的。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肝炎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乙肝防治8大变化
乙肝妈妈可以放心母乳喂养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
一种新发现的肝炎一丁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