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2020-08-25张广超颜菊
张广超 颜菊
摘要:构成主义强调的是空间感所带来的生命力,是能释放的生命力,而不是沉重的积压感。虽然构成主义只存在于1917年至1922年短短的5年内,但是为后期的现代主义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平面设计中构成理论的提出,对平面设计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构成主义的特点和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希望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概论的重视。
关键词:构成 平面设计 影响
构成主义又被称作结构主义,主要是以主张为政治服务的塔特林和反对为政治服务的佩夫斯纳为代表组成的两股思潮。一个是像塔特林一样追求设计的实用性,倾向于设计的实用功利作用,另一个是佩夫斯纳主张追求艺术的自由性和独立性,向往艺术形式的纯粹性的思想。在两股潮流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之下形成了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构成主义的产生
(一)构成主义产生的背景
十月革命以后,许多人都想通过各种方式参加到无产阶级的革命中。因此,俄国很多的艺术家也用各种方法来使自己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中,鼓舞士气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他们迸发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增无减,构成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二)构成主义产生的来源
1.立体主义中的分解与重构
立体主义追求的是将平面中的二维效果表现为三维效果。立体主义经常将背景在内的所有的物体分解成有角有阴影的几何块面,以达到三维空间的感觉。立体主义影响了构成主义的追求,是空间中的动态的感觉而不是重量的感觉,注重材料的再组合形式。
2.未来主义中对速度之美的展现
未来主义被称为是抛弃所有的传统艺术,产生可以和工业时代的快节奏相契合的全新的艺术表现方法。未来主义赞美的是现代工业化的生产、科技力量和战争暴力。未来主义者痴迷于速度与运动,在画布上表达运动、速度和变化的物体形象,因此,画面中的空间不复存在,物体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停止运动。未来主义这种速度与美的展现影响了构成主义对于抽象、动感的表现。
3.几何抽象派的至上主义
至上主义擅长用最简单的几何体作画,常用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体,并且不断发现几何形体、颜色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至上主义也影响了构成主义追求简约的形式。
二、构成主义的特点
(一)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构成主义与其他设计风格最大的区别就是带有政治色彩,不少构成主义建筑是为了推广新成立的苏联而建造,建筑设计经常运用抽象而现代化的造型,并且刻意回避与俄国历史传统的关系,来达到宣传新政治信息的任务。第三共产国际成立之时,塔特林设计了第三国际纪念塔来纪念十月革命。另外,为配合苏联的新社会秩序,构成主义常被用于社会主义新建筑场所之上。坐落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附近的纳康芬公寓是一座典型的构成主义建筑,也是一项以集合住宅塑造集体生活的社会实践工程。
(二)遵循理性主义,赞美工业文明
俄国是构成主义产生的摇篮,对于激进的俄罗斯艺术家来说,十月革命标志着工业化新秩序的产生,旧秩序的终结。当时,机器好像是新能源的象征,计划主宰着一切,数学设计、几何严谨、材料守恒是构成主义设计思想的基础。构成主义研究的是造型的基础要素,在精神上,构成主义有一定的激进思想和建设新社会的文化意识,在形式上,构成主义表达了工业所带来的改变,像火车带来了速度,汽车带来了声音,飞机带来了能量,钢铁带来了质感。赞美了工业文明,崇尚机械结构中的构成形式和现代工业材料的肌理。构成主义者认为艺术家要走进工厂中去感受,因为只有工厂才能有真实的生命。艺术发展的同时也为建设新社会所服务,所以,必须抛弃传统的艺术观念,用大规模的生产和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来替换,这和新社会、新政治秩序是紧密结合的。构成主义者看中的是完整性和准确性,而不是各种技术的形式或幻想,所以构成主义的作品在整体或细节上,大多由圆与直线等几何形状所构成,利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鲜明的色彩表达客观物体,这些与机器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和机械化的要求相协调,成为机器化生产的必然和最佳选择。
三、构成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图形抽象几何化
在构成主义中物体的形象距离具象很远,追求创造形式感的视觉效果的全新造型理念给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构成主义提倡设计的简单性和明确性,以及理性而又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成,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达情感,比如镰刀代表革命、箭头代表前进,而且研究几何形体的抽象表达,追求一种结构美,因此,在这个时候,各种版式的字体都是没有装饰线条的,强调外观的美、节奏的美和抽象的美,为版式设计与平面构成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版式中构图的形式美
构成主义促进了平面构成理论的产生,平面构成探索的是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而版式设计探索的是符号、文字、图片、色彩等元素的版面布局。从表面上看,平面构成与版式设计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相互比较,就可以将这两者的要素逐渐联系起来,比如在版式设计中文字、图片、图形代表一个点,文字大小的不同,代表点的大小不同;一行或一列的文字代表线,一片密集排列的文字可以看作是面,这样文字作为一种视觉图形,通过大小、色彩、疏密等方法使文字组合成新的图形,与图片、图形等元素相组合以达到画面的构成感,使版式更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三)构成理论的产生
在构成主义结束后,有的构成主义画家进入包豪斯教学,促使后来形成了现代平面构成理论。构成是一门主要研究视觉信息和视觉规律的学科,是各类设计中共性的设计语言,构成中的视觉信息和思维形式对于世界艺术和平面设计的理念起到很大的启蒙作用,也使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有着更系统、更完善的理论知识。
四、结语
虽然构成主义仅仅持续了几年的时间,但其从根本上影响了设计的发展方向和设计的思维中心,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基础,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构成主义的研究,可以提高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感,使平面设计不仅仅停留在二维的空间中。
参考文献:
[1]庞蕾.塔特林与构成主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1):36-39.
[2]李汀,李华.浅谈构成主义创作理念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大家,2012(09):50.
[3]李慧钧.《构成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文坛,2019(02):11.
[4]许尚鸿.俄国构成主義设计样式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9):56-57+60.
[5]韩林飞,王子昱.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构成主义艺术传播的贡献与评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03):77-81.
(作者简介:张广超,男,硕士研究生,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颜菊,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