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活动促进幼儿体能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0-08-25许惠芬
摘要:在人们对健康的注重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幼儿体能的提升也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作为一项传播程度很广的运动,足球运动能够对幼儿的体能锻炼提供充分而全面的帮助。本文针对足球活动促进幼儿体能提升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足球运动 幼儿体能 提升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体能便是身体健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体能是从力量、速度、协调性等不同角度体现出的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体能的提升对于身体健康很重要。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幼儿的健康成长更是值得我们关注。而在这方面,足球运动无疑是一种很适合的途径。
一、足球运动对幼儿体能提升的意义
从一些数据和报道中可以得知,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很乐观,而足球作为一种对场地和器材要求并不严格的运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青少年从幼儿时期培养其对于足球运动的爱好,不仅可以使其在成长时期接触更多的兴趣面,从而得以快乐成长,更能够提升其体能,逐渐改善其身体状况,这是一种全局层面的提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也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其实施的途径。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虽然足球运动对幼儿的身体素质产生较为正面的影响,但是毕竟幼儿还处于生长发育的早期,其爆发力、耐力都与成年人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倘若有关教师枉顾幼儿与成年人体能上的差距,以成年人的训练标准和强度来对幼儿进行要求,那么幼儿在日常的足球运动中是无法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不仅无法顺利完成训练任务,甚至会由于过度训练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倘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足球训练过程中无法转变观念,制订出不适宜幼儿进行训练的项目内容以及训练量,那么针对幼儿进行的足球运动非但无法达到原有的训练效果,还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一点是需要特别引起教师注意的。另外,在幼儿的生长发育期,游戏是其认知世界、认知人类社会的一种最重要形式。幼儿喜欢玩游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幼儿都会喜欢进行足球运动。有些幼儿可能对足球运动较为感兴趣,有些幼儿则并非如此。对于对足球运动感兴趣的幼儿来说,进行日常的足球运动自然能够让他们有较好的活动体验,但是对足球运动并不感兴趣的幼儿,日常的足球运动对其并不具备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如何让足球运动变得更加有趣,更加能够受到幼儿的普遍欢迎与喜爱,是幼儿体能课程训练中应当进行研究的重点问题。只有幼儿都乐于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来,幼儿才能够在日常的足球运动当中得到体能的训练。倘若幼儿并不愿意进行足球运动,那么体能训练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达成了。
三、足球运动促进幼儿体能提升的策略
(一)提高趣味性
幼儿对事物的新鲜感难以维持较长的时间,心性难以安定下来,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高度集中。与此同时,幼儿接受能力也处于初步建构阶段,对比较复杂的规则可能接受速度较慢。
考虑到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在足球运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开发出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对这项活动的兴趣。例如,鼓励幼儿在各自的球衣和足球上涂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带领幼儿观看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比赛,陪同幼儿阅读一些优秀足球运动员的传记,或者组织简单的进球比赛,以使幼儿从心底里燃起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二)注重合理性
从身体成长的角度看,幼儿的骨骼、体格等尚未发育完全,需要全面地、尽心地加以保护。足球运动作为竞技运动的一种形式,在锻炼过程中需要奔跑,产生磕碰也是难以避免的,但这对于正处在生长期的幼儿来说可能有很大的损害。
考虑到幼儿的这种生理特征,教师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的重点需要放在肌肉发育和肢体协调方面。在日常的学习和锻炼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对幼儿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讲解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相关的自护措施,使幼儿能对安全和自我保护形成一种潜意识。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将足球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简单的自护方法做成海报或画成图画张贴在教室里或者过道上,这样一来,幼儿在多次观察之后会留下更深的印象。在训练前,教师要带领幼儿进行基础的热身运动,全面调动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并再次强调时刻注意安全。在训练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动态,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适当的帮助。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将训练时长保持在幼儿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当幼儿的体能有了明显提高之后,训练时间再适当延长,否则幼儿的体力超支,不仅会对身体不利,还有可能会降低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得不偿失。
同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区别性和阶段性的训练,以满足不同成长时期幼儿的需求。这也更加适应幼儿的成长,更加科学。对低年级的幼儿主要采取多样化的游戏形式来吸引其注意力,以培养兴趣和入门为目标,对稍微大一些的幼儿可以制订更加正式的规则,指导他们进行更加正式的训练,以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意识和建立更高的水平为目标。科学训练,合理引导,不可拔苗助长,要将足球运动逐渐培养成幼儿的经常性活动。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更多专业教师来进行教学。
(三)尊重个体差异
不同幼儿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幼儿表现出各自的天赋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捕捉,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个体化差异。对足球运动表现出更浓厚兴趣和更强控制能力的幼儿需要得到更多的培养和相对专业的训练。对于这项运动并不十分感兴趣的幼儿要得到合理的引导,教师可以提出更多的培养方案或者引入其他的运动作为替代,而不能强迫他们做自己并不喜好的事情,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便更加及时和准确地发现幼儿的独特性,根据幼儿的天性进行差异性的训练。
(四)加强引导
幼儿处于对新鲜事物拥有极强好奇心和探索心的阶段,对很多事情的尝试并不希望有过多的干涉。教师在足球运动的锻炼过程中,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合理引导幼儿参与这项活动,而不应插手太多。比如说,鼓励幼儿想出针对足球运动的更多形式的改造,激发幼儿更多的想象力。在幼儿面对轻微的挫折时,鼓励其自身的反思,培养幼儿强健的体魄、坚忍的意志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共同进行训练时,鼓励幼儿多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友好相處的能力。
四、结语
幼儿体能的提升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足球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的运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幼儿足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当注意足球活动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在安全的前提下,阶段性地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从而逐渐提升幼儿的体能。
参考文献:
[1]胡珂嘉.浅谈幼儿足球体能的全面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218.
[2]张婧怡.幼儿体能与足球活动的开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4):194+196.
[3]孟现华.足球活动对6岁幼儿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9.
(作者简介:许惠芬,女,本科,江苏省常州市邹区中心幼儿园,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