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在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患肢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020-08-25徐淑伟朱颖星
徐淑伟,朱颖星*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江苏 靖江 214500)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是修复创伤组织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运用显微镜外科技术,将供区皮瓣连同动脉、静脉、神经相吻合,使移植皮瓣成活,重建血液循环[1]。在腹部按照便于转移、适宜血管蒂部生长,根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修剪皮瓣脂肪,保留皮下血管,将皮瓣转移至患肢创面缝合,包扎固定。待蒂皮瓣血流阻断正是血供良好后断蒂。由于固定时间较长,患肢活动范围较小,容易出现疼痛或者组织功能障碍,丧失活动度,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多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其效果良好。本文叙述了2018年~2019年收治的30例腹部带蒂皮瓣术患者,探讨分析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在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患肢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收治进行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01±4.63)岁。在30例患者均为手部组织皮肤缺损,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有18例为多指皮肤缺损,其余12例为单指皮肤缺损,少数有合并手掌背部皮肤缺损,断蒂时间为15-30天之间,平均时间为(21.14±1.05)天。这些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悉且签署知情确认书;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排除难以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护理工作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心、脑、肾等重大器官性疾病的患者。经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呈正态分布(P>0.05),可以开展本次研究。
1.2 方法
(1)健康教育宣导及心理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前应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加深患者进行手术的意义,让患者充分理解手术相关事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如术后活动体位、伤口如何保养以及饮食等)。详细了解在断蒂后,由于患肢活动受限可能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及早预防。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患者在受到创伤后,对于突发打击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焦躁、恐惧的情绪。医护人员要及时安慰鼓励患者,要患者充分信赖医生的治疗,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医生。(2)康复护理 在患者术后为避免增加伤口渗血或皮瓣撕脱,要固定好患肢的手臂放置在腹部。避免出现固定时肌肉产生的酸胀疼痛,要对患者患肢固定部位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不适感,防止肌肉萎缩的情况发生。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按摩,每天进行3~5次,每次10分钟。注意观察皮瓣、皮管蒂部血运,避免牵拉、受压、扭曲。皮瓣修复损伤部位要进行夹蒂训练,密切观察皮瓣颜色,逐渐训练皮瓣血运的耐受力[2]。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原因,及时给与镇痛药物,减少刺激,防止加重病情。(3)断蒂后康复护理 因患肢被动固定2~3周,关节僵硬,活动出现疼痛,应鼓励患者加强患肢关节功能训练,在手术部位炎性水肿消退后,进行患指伸曲训练,动作幅度缓慢增加,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限,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从最容易掌握的方式开始,从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循序渐进随时练习。使患肢关节得到松弛,缓解疼痛,逐渐进行到手法拉伸和机械拉伸的方式,注意要轻柔,靠身体的力量去完成拉伸[3]。
2 结 果
在观察的30例患者在术后,患肢的关节(肩部、肘部、腕部)有16例在断蒂后一周内恢复正常,8例在2周内恢复正常,6例在2周后恢复正常,在患者出院后,其患肢关节功能均可达到活动标准。肩关节、肘关节以及腕关节恢复优良率。见表1。
表1 患肢关节恢复优良率[n(%)]
3 讨 论
腹部带蒂皮瓣术优于成活率较高,供区比较隐蔽,逐步成为临床修复皮肤缺损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一般需术后三周进行断蒂手术,断蒂之前,为避免皮瓣撕脱,多使用腹带或胶布将手固定在腹部,因为患肢长时间处在限制体位状态,患者易出现关节疼痛,断蒂后关节活动范围变小等关节功能障碍,对预后恢复极为不利,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4]。故而应选取适宜护理干预方式,对腹部带蒂皮瓣术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系统康复护理是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而制定的适宜患者早期病情恢复的一项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护理干预方式[5]。在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防止皮瓣水肿或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或疼痛。在断蒂后,协助患者由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每日督促患者合理的进行患肢关节练习,增加灵活度,徐循渐进的进行。同时也告知患者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防止发生周围炎症[6]。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患肢关节恢复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早期系统康复护理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康复护理,明显提高患者患肢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