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美白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模式管理要点

2020-08-25

当代水产 2020年7期
关键词:白对虾工厂化碳源

南美白对虾因其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易管理等特点,在我国已推广近30年,近些年,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因气候、水质、管理等因素,导致对虾养殖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低下。届时,不少学者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如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养殖设备先进、水质环境可控、产品质量可追溯等特点。俗话说“养虾即养水”,水质环境一直是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决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水环境问题,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如曹煜成、徐武杰、孟庆武、范鹏程等提出生物絮团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实现零换水养殖。这一模式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热点,但真正应用好且养殖成功的却不多。鉴于此,结合我司在湛江东海试验基地的实践经验,现将工厂化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管理要点总结如下,以供水产养殖者和科技人员参考。

1 养殖条件概述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最早是在北方,由原来的大菱鲆、美国红鱼等工厂化养殖池改造养殖。本试验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车间前身是对虾种苗生产车间,每个车间有10个方形圆角的水泥池(5m×5m),池底为平底,池中间和池边设有两个排污口,原有的进水系统、排污系统及水质过滤系统保留,仅改造曝气管道系统。

2 曝气系统改造

所有生物絮凝系统都需要水流持续运动以保持高氧含量防止絮团沉降。曝气系统的布局和曝气量尤为重要。本试验采用纳米管爆气,纳米管布局上采用池中用圆形气盘,池边直列排布的方式。爆气系统使用罗茨鼓风机供气,爆气功率在10W/m2以上,让池中水体充分流动起来,防止絮团形成沉积死角。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生物絮团养殖车间

3 碳源的选择和添加方式

生物絮团养殖技术,是通过添加碳源培养异养细菌,净化水质,从而达到整个养殖过程水体环境稳定,实现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目的。

生物絮团碳源的选择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蔗糖、葡萄糖、糖蜜、淀粉、麸皮等均可作为碳源使用,不同的碳源效果有所不同,操作方法也不同。由于红糖质量稳定、易采购、易保存,本试验选用红糖为碳源,同时配合使用益生菌,如芽孢杆菌,乳酸菌,EM菌等。

在养殖过程中,红糖添加量不能按照投饲量的某个固定比例添加,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调整,一般添加比例30%至100%之间,采用连续滴注碳源或多次添加碳源的方式效果较好。

4 生物絮团调控和养殖管理

生物絮团调控如何更好地与养殖管理相结合是生物絮团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在养殖管理方面,主要控制四点,一是生物絮团的培养;二是放苗密度;三是投喂策略;四是养殖后期絮团生物量的调控。

4.1 生物絮团的培养

养殖用水为经过砂滤的天然海水,经紫外消毒后引入养殖池中,进水完成后,开始爆气并向水体中添加红糖,养殖初期每天上午添加一次,使水体中的C/N比在15~17∶1之间,养殖后期每天分多次添加红糖或者采用连续滴注的方式添加,切忌一次性大量添加碳源。

经过持续培养,水体的颜色由乳白色到淡黄色逐渐发展到深褐色,一般30~50d,生物絮团形成并逐渐稳定生长,絮团量逐渐增加,此时要监测絮团量的变化情况,每天上午添加碳源前使用英霍夫管(Imhoff管)测量絮团量,絮团量控制在30mL左右,如发现絮团量较高且增长速度快,则需要适当减少碳源添加量和饲料投喂量;如果有条件可以将过多的絮团排出池外;当然,絮团量的多少并非是水体质量的决定性指标,还需要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吃料情况做综合判断。稳定的生物絮团是成功的关键。

4.2 放苗密度

由于采用生物絮团技术调节水质,池塘水体中需有充足的溶氧和自净能力,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00~400尾/m³水体最佳,不宜超过500尾/m³水体,因为过高的密度意味着投喂量大,会大大增加后期的管理压力和养殖风险,同时过高的养殖密度可能导致对虾生长速度缓慢。

4.3 生物絮团与投喂量间的平衡调控

生物絮团创造的水体环境是一个动态环境,因此,维持动态环境的稳定性特别重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量是影响水体动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生物絮团养殖模式投喂原则是少量多餐,放苗初期至30d内每天投喂4次,中后期每天投喂5~6次。

放苗初期,按10~20g/万尾苗的饲料量投喂,每天固定投喂4餐,每天按10%~15%的比例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30d后,随着对虾的不断养成,每天固定投喂五餐,投喂对虾体重的5%~6%左右;当对虾达到10g/只左右时,每天固定投喂5~6餐,投喂对虾体重的4%~5%左右。同时,根据水质情况实施动态管理。

4.4 养殖后期的清污与适度添水

生物絮团虽然有强大的净化水质的作用,但也有净化极限,了解并掌握絮团量、投喂量和对虾存塘量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养殖中后期,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残饵、粪便等水体污染物负荷逐渐增大,届时需要排污或换水。排污最好在每天清晨投第一餐料前固定排污,如水环境压力过大,也可在每次投喂饲料0.5h后,适度清除池底的部分沉积物。生物絮团零换水技术,并不是指整个养殖过程一点水都不换,养殖后期,随着水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排污的同时需要注水。注水必须在上午添加红糖前,一般注入5%~10%的水量,便可保持水体稳定的C/N比,维持稳定的对虾养殖水体环境。

目前,生物絮团技术在水质调控、生态营养、疾病防控等方面都展示了巨大的优势,不仅降低了对沿海水环境的过度依赖,同时提高了水产品的安全性。但该技术的大面积应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完整的可操作性技术指导,且不同养殖环境、不同养殖品种对生物絮团的培养和维护要求也不同,本文仅针对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提出一些生物絮团关键技术点的操作建议,以期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生物絮团养殖模式提供实操参考。

猜你喜欢

白对虾工厂化碳源
反硝化脱氮过程中外加碳源的选择与投加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工厂化、小棚、大汪子…… 400精英齐聚山东,探讨北方养虾新思路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碳源在高密度养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