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鳍鲷鱼种期间“高温症”
2020-08-25
1 养殖及发病现状
黄鳍鲷(Sparus latus)又名阔黑鲷,隶属鲈亚目(Pencoi-dei)鲷科(Sparidae)鲷属(Sparus),为浅海近岸底栖鱼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城市,俗称“立鱼、黄脚立、黄墙、赤翅”等。
广东珠海市金湾区小林养殖片区,自2009年部分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转养黄鳍鲷以来,已经11年之久,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黄鳍鲷为主(盐度一般4‰~7‰,也有淡水养殖),有部分养殖户会选择与鲫鱼、尖吻鲈、鳙鱼、斑节对虾、锯缘青蟹等混养,还有部分网箱养殖。受到“高产量、高效益”的观念影响,很多养殖户将成鱼养殖密度提高到0.8万~1万尾/亩,产量达到2.5t/亩,分级养殖中,标粗阶段放苗密度达到5万尾/亩,随之而来的是烂鳃、肠炎、寄生虫、水霉病等病害增加。很多有经验的养殖者养殖过程中都经历过“高温症”,每年清明节前后开始发病,一直持续到10月份,病程长,危害大,造成的损失极大。特别是近几年,养殖黄鳍鲷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冬季搭棚养殖,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从之前近两年的养殖周期到现在养殖不足14个月。冬棚养殖保证了温度,但同时也给“高温症”发病创造了一定条件,近几年冬季常常温度较高,导致“高温症”全年发生。
2 发病症状及危害
发病鱼各鳍基部充血或出血,肛门红肿,发病高峰期,鱼出现离群“打转”,有时会“翻肚”、“突眼”。解剖观察主要内脏器官肝、脾、肾肿大,肝脏充血或出血,解剖脑部也可见充血或出血,肠道变细、无食物。发病期经常会看到背鳍基部两侧有充血现象,类似两条红线,有时或称“红线病”。在小林养殖片区此病的发病率在70%~80%。“高温症”发病时,鱼吃料一般很正常,开始几尾死亡,几天内可达上千尾死亡,死亡率超过30%。
图1 发病池塘鱼大量死亡
图2 背鳍基部充血
图3 胸鳍、臀鳍基部充血
图4 眼球突出
图5 肠道变细无食物
图6 细菌分离结果
图7 分离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3 流行情况
3.1 发病时间及水温
珠海地区黄鳍鲷“高温症”发病时间跨度很大,每年3~12月份都可见大量发病,主要发病月份为5~9月。水温28℃以上时多见发病,发病水温一般在28~32℃,天气突然
3.2 发病鱼规格
发病鱼体重多在5~50g/尾。鱼体重在5~50g/尾时,由投喂沉性饲料逐步转换成浮水饲料,因黄鳍鲷是底层鱼类对光线敏感,在向浮水性饲料转换时,造成应激影响正常摄食,体质差容易感染致病菌。
3.3 发病池塘条件
水质老化池塘发病严重。冬棚育苗期间通风不够,导致水体溶氧较低,pH值小于8.0,氨氮大于0.4mg/L,亚硝酸盐大于0.3mg/L,藻类、菌类生长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鱼体质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发病。
另外,因为考虑盐度、温差对鱼的影响,整个过程几乎不换水。目前此地区成鱼养殖密度多超过1万尾/亩,标粗池塘密度超过5万尾/亩,密度过大造成水质恶化、疾病传染速度快,发病期间迅速造成大量死亡。
4 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从典型发病池塘取刚死亡的黄鳍鲷病鱼,分别对发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脑接种,在脑心浸液培养基上细菌分离培养,从鱼的脑部、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出大量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球菌、链状,经16SrDNA测序鉴定为海豚链球菌感染。链球菌在养殖池塘中普遍存在,发病与养殖水温、养殖环境及养殖密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水温在25℃及以上链球菌就会感染水生动物引起发病。
5 预防和治疗
气温回升前,应加高水位,养殖黄鳍鲷常年保持水位在2m以上,避免底部温度过高。
放养密度合理,标苗(鱼体重5~50g/尾)放养密度建议3万尾/亩;养成密度建议0.8万~1万尾/亩。
日常养殖过程中,定期用氧化型的底质改良剂(过硫酸氢钾等)或解毒性底质改良剂(腐植酸钠类)改善底质环境,减少病原菌繁殖;使用有机酸类产品进行水体解毒,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水稳定环境,减少应激。
如果已经发病,日死亡量在100尾以下时,可内服阿莫西林+磺胺类+维生素K3;如果日死亡量超过100尾,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外用戊二醛或聚维酮碘1~2次,同时减料内服阿莫西林+磺胺类+维生素K3。按照以上方案治疗,病情可在1~2d内好转。
池塘病鱼要及时捞起,深埋地下,避免传染和污染水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黄鳍鲷“高温症”虽然可怕,但还是可防可控的,日常养殖管理勤调控水质、底质,重视营养,做到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才是养殖病害处理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