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识别与防治①
2020-08-25陈景益蔡时可杨义伶张新新陈新亮黄立飞
陈景益 蔡时可 杨义伶 张新新 陈新亮 黄立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 Burkill]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能源作物,以及用于工业原料作物之一,具有高产稳产、易栽培、用途广等优点,全世界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1]。甘薯起源于热带美洲,大约有5 000年栽培历史。据《东莞县志》记载,1580 年由陈益从越南引入我国广东进行栽培种植,随后传入我国各省市,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STAT,2017) 统计,2017 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337.33 万hm2,产量为720万t。
近年来,甘薯作为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逐渐被认可和青睐。然而随着甘薯市场需求旺盛,在国家和地区间的不规范引种种植,导致了甘薯各种病虫害的蔓延,呈现南病北移,北病南移,老病新发的现象。其中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 SPCSV)协生共侵染引起的甘薯病毒病害(Sweetpotato virus diseases,SPVD)[2],从2012 年在我国发现以来,为害逐年加重,在我国多个省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南方薯区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了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薯农种植甘薯的积极性。笔者就SPVD 的分布范围、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1 甘薯病毒病害的分布与危害
甘薯病毒病害(Sweetpotato virus diseases,SPVD)不同以往的甘薯病毒病,是由SPFMV 和SPCSV 两种病毒协生共侵染引起的,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往往造成毁灭性为害[3]。1939 年,首先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SPVD,该病害几年之内便使当地甘薯减产达到87%,直接导致当地放弃种植甘薯。1976 年,Bchaefers等[4]研究表明,SPVD是由桃蚜和棉蚜非持久传播的SPFMV 与烟粉虱传播的SPCSV 协生共侵染引起的。
该病害可能分布于全世界甘薯产区,目前只有大洋洲甘薯产区未见SPVD 的报道,发生SPVD的非洲国家包括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喀麦隆、肯尼亚、加纳、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加蓬和津巴布韦等;美洲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和秘鲁等;亚洲的中国和以色列以及欧洲的西班牙都有发生,SPVD 常常引起高产甘薯品种80%~90%的产量损失。
自2012 年在中国发现以来,甘薯病毒病害在中国各个薯区快速蔓延,在广东、江苏、四川、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西等省区先后发生为害,已成为影响中国甘薯产业发展的潜在威胁,发病可造成90%以上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在广东省湛江市,2013 年零星发现疑似SPVD,至2015 年上半年出现大面积爆发,据农业管理部门统计,发病面积为1 257 hm2,发病率50%以上的病田比例达到12.3%,部分受害严重的田块甚至失收,重创了当地甘薯种植业[3]。
2 甘薯病毒病害的症状
单独感染SPFMV 或SPCSV 后,甘薯仅表现轻微的症状,而当同时感染SPFMV和SPCSV两种病毒引起植株甘薯病毒病害(SPVD)后,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大幅度降低,光合效能显著下降,甘薯薯块干物质的积累、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减少,产量损失严重,可达56%~100%[3]。典型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畸形包括叶片变窄和叶脉扭曲,叶片褪绿、花叶,叶脉黄化以及节间缩短等(图1和图2),薯块常常出现开裂、褐裂、畸形等症状,商品率严重下降(图3)。一般根据症状可初步识别SPVD,发现有疑似性状的植株,可以利用巴西牵牛嫁接法进行简单检测,但最终需要利用血清学检测、RT-PCR、qPCR、RCA-RFLP 以及siRNA 深度测序等方法对病毒种类鉴定确认。
图1 ‘广薯87’正常叶片和发病叶片症状
图2 ‘广薯87’正常植株和发病植株症状
图3 感染SPVD的薯块症状(开裂、褐裂、畸形)
3 甘薯病毒病害的病原
甘薯病毒病害的病原包括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两种病毒[3],具体如下:
3.1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
SPFMV 是侵染甘薯的主要病毒之一,是引起甘薯退化,导致严重减产的主要病原。1945 年被首次描述,在世界主要甘薯产区均有发现。SPFMV 属马铃薯Y 属(Potyvirus)病毒,病毒粒体条状,800~880 nm 长,在寄主细胞内可见风轮状内含体。体外存活期不到24 h,热灭活温度60~65℃。根据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以及在寄主上的症状类型,SPFMV 至少可以划分为
EA(East African)、RC(russet crack)、O(ordinary)、C 4个株系,随后结合生物学、血清学和外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研究结果,将C株系划分为马铃薯Y 病毒组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甘薯病毒C(Sweetpotato virus C, SPVC)。SPFMV 的菌系EA不仅仅限于东非地区,现在分布越来越广泛。Dolores 等通过生物学和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SPFMV 在菲律宾存在O、EA 和RC 3 个株系,RC 株系为主要株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种植的甘薯上存在SPFMV 的EA、RC、O 株系以及SPVC,鉴于血清学并不能完全将SPFMV 同SPVC 区分开来,推测早期报道的SPFMV 中有部分可能是SPVC。近期研究表明马铃薯Y 病毒组间频繁重组是促进病毒进化的驱动力,SPFMV 菌株10-O 是菌系O、EA和RC三重重组子。
3.2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
SPCSV 是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病毒。SPCSV 最早报道于20 世纪70 年代,目前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2010 年报道SPCSV 危害中国甘薯。根据血清学关系和核苷酸序列,SPCSV 可划分为SPCSV-WA(西非株系)和SPCSV-EA(东非株系)2个株系,WA 株系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而EA株系只在东非发现,秘鲁曾经出现过EA 株系与WA 株系共同侵染甘薯的现象。在中国存在EA 和WA 两个株系,但WA 株系分布更广泛。SPCSV 的基因组为双组份单链正义RNA,大小为17.6 kb 左右,由2 个功能相对独立的RNA1 和RNA2 组成,RNA1主要负责病毒RNA的复制,RNA2主要负责病毒的包装和运输。目前,SPCSV 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定。
4 甘薯病毒病害的发生规律
甘薯为多年生无性繁殖作物,一旦感染病毒,病毒就会通过薯块或薯苗在甘薯体内不断增殖积累,代代相传,使病害逐代加重,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SPFMV 由蚜虫非持久性传播,SPCSV 可由烟粉虱非持久性传播并主要分布在植物的韧皮部组织中。作为世界范围内侵染甘薯的最常见病毒,SPFMV 能够侵染多种单年生及多年生野生寄主,在乌干达,SPFMV 能侵染不同农业种植区24个旋花科野生种[6]。
SPVD 的发生依赖于SPCSV 和SPFMV 协同传播,由于SPFMV 在中国甘薯上普遍存在,SPVD地流行取决于SPCSV 地发生,要从根本上控制SPVD,关键是控制SPCSV 的传播。烟粉虱是SPCSV地传播介体,SPVD地流行往往跟粉虱数量密切相关。烟粉虱在甘薯上的飞行距离很短,只能进行短距离传播。因此,拔除感染SPVD的甘薯植株及其周围植株,可有效控制烟粉虱向健康植株传播病毒,是控制SPVD扩散地有效措施。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加强检疫措施
种薯、种苗调运是甘薯病毒病害长距离扩散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留种田要加强对病毒病的识别,加强产地检疫,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尽量减少跨大区调运种薯、种苗。甘薯SPVD 在苗床期容易识别,加强苗期病害调査,发现病苗即连同薯块一起拔除。大田发现早期病株,应及早拔除,可有效减少大田病毒病害的发病率[7]。
5.2 选用抗(耐)病品种
不同甘薯品种对甘薯病毒的抗性有明显差异,有的品种对某些病毒具有抗病性或耐病性,表现为症状轻微或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因此,优选和种植具有一定抗病性或耐病性的品种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方法。
5.3 种植脱毒甘薯
由于目前对病毒病害尚无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且缺乏抗病品种,利用组织培养进行茎尖脱毒,培育无病种薯、种苗,种植脱毒甘薯是防治病毒病害和提高甘薯产量、改善品质最有效的途径。
5.4 加强田间管理
清洁田埂上其他旋花科植物,严控传毒昆虫蚜虫和烟粉虱。SPVD 的流行与粉虱的发生量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对甘薯田烟粉虱的防治,可有效减少该病的扩散蔓延。可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20%啶虫脒和24%噻嗪酮·啶虫眯微乳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