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分析
2020-08-24江丽芬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风向标,指引着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打造全新教育格局。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用有效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的实效。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目在最近几年的考试中频繁出现,考查了小学生的数学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毫无疑问,它们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案例,分析此类型题目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引导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8-0065-02
一、引言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应用题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解题技巧和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解题思想与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运用的应用题的教学方式不同。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指使用不同的数学文字、数学符号、数学图形来进行表述,营造对应情节或者空间关系的题目系统。很明显,这样的题目有着如下的特点:文字表述,需要学生从大量的文字信息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蕴含数量关系,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地挖掘信息;所牵涉的生活中的问题或者现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数学语言转换,对学生而言是一项理解层面的挑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可以实现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育。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文章结合教学研究经验,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二、解析阅读文本,把控文本主旨
在文字材料式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快速地浏览问题,懂得题设牵涉的知识点是哪些;对这类型的问题,一般是采取何种策略来解答的;由此对实际文本形成初步的认知,并在接下来的阅读理解中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买衣服”第五题,牵涉到周恩来总理回答记者“中国一共有多少錢?”的小故事,周恩来总理当时很幽默地回答:“我们有18元8角8分钱。”当时的中国使用的是第二套人民币,总计有10种面额,这些面额加起来就是10元8角8分钱。
小学生对这样的阅读材料进行初步阅读,需要理解周总理为什么说我们有10元8角8分,并了解第二套人民币有多少币种。也就是说小学生在阅读第一遍之后,需要准确回答上述问题,确保可以很快地抓住实际文本的主旨:第二套人民币面额的累积。教师通过对小学生后续阅读的过程进行调研,发现很多小学生在第一次阅读之后只将其作为趣味性的小故事,在听到我们仅仅有18元8角8分的时候,顿时心生好奇:“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一个大国只有18元8角8分,怎么可能呢?”学生带着这样的好奇继续阅读下去,才知道这是依照第二套人民币的面额来进行计算的。当学生意识到这样的题设规律时,后续的阅读思维也就会朝着更加清晰的方向发展。当教师针对阅读材料提出各种问题时,学生就能够迅速地进入状态,寻求解答方案。很明显,当初步阅读体验处于理想的状态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提高,后续阅读理解的质量和效率也会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第一遍阅读之后确定题目类型,并且找到涉及的数学知识点,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应用题与自身已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阅读初体验处于理想的状态,就可以奠定良好的问题解答基调,阅读思维会因此朝着更加清晰的方向发展,此时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感会渐渐消失。当然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如下问题:部分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很难将文字与数学术语关联起来,此时就可能影响到阅读的初体验。对此,教师需要树立多层次的教学思维,引导这些学生正确理解题设,找到文字与数学符号表述之间的关联。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初体验,使其迅速进入阅读状态。
三、精细化阅读,挖掘数学知识点
学生第一遍的数学信息阅读目标在于强化阅读初体验,对实际阅读的主题有所感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学生就需要进入精细化的状态,仔细品味数学材料,寻找其中包含的各种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慢慢地实现数学知识点的挖掘。可以说,在整个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过程中,这个环节是解答题目的关键所在,需要学生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既然是精细化阅读,就需要学生将题设中的关键信息、专业术语、数据信息圈出来,积极寻找彼此之间的关联,由此将其浓缩成为简短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后续的阅读任务。比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第6题“某地为便于残疾人轮椅通行,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筑物前斜坡高度的规定:每1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12米的水平长度”,设定的问题为:①2米高的斜坡,请问至少需要多少米的水平长度?4米高的斜坡,请问需要多少米的水平长度?x米高的斜坡,请问需要多少米的水平长度?②某建筑物前的空地长度为36米,请问此处斜坡最高是多少米?
针对上述阅读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发现题干中存在的已知条件,于是很多学生在1米、12米数字上进行了圈画,并且尝试绘画出对应的建筑物,继而发现斜坡高度与水平长度之间的比例为1∶12。教师需要讲解这部分知识,即要求学生依照这样的标准进行解题,遇到2米高的斜坡,通过推理,此时水平长度就是24米;遇到4米高的斜坡,实际水平长度就是48米。也就是说通过精细化阅读找到实际解答问题的规则,即当问题涉及x米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想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方程知识,于是就推导得出方程式12x=36,自然就可以得出问题②的答案。
其实在解答很多数学阅读理解题目时,很多学生不是没有掌握课堂知识,而是阅读理解难以进入精细化的状态,遗漏了关键性信息,从而导致判断失误,得出了错误的答案。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精细化阅读材料的习惯,懂得辩证思考,对阅读素材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建立对应的数学符号知识体系,确保对数学阅读素材的理解进入全面化和深层次的状态。另外,在进行精细化阅读过程中,数学知识点的挖掘是依靠学生来完成的,教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但是不能替代或者完全引导,否则就可能影响到小学生自主探究素质的培育。
四、按顺序去解答,养成检查习惯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也需要按照对应的顺序进行,并且在完成解答之后要养成检查的习惯,这对小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实际题目的训练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能够理解准确题设,但是因为不规范的书写或者跳步,导致数学关系混乱,得出错误的答案,这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很不利的。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法”知识点后有如下阅读题:每条轮船每小时行驶距离为36千米,火炬号轮船从丙港口出发,向东行驶了12个小时,请问此时它在甲港口的东面还是西面?距离甲港口有多远?红旗号轮船从丙港口出发,向北行驶了18个小时,请问位置大概在哪里?
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对应的步骤来进行阅读,首先实现阅读信息的提取,寻找其中的重要知识点、重点数据信息;其次,找到图示信息,对方向位置有基本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际问题的本质进行追溯。在这种类型的阅读理解题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阅读交互环境,将阅读到的信息转化为乘法数学知识,并且依照对应的步骤来进行计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设,也知道如何去辨别方向,但是在运用数学公式解答的时候,存在个位与十位对齐的问题,由此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學生在解答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之后要检查实际的解答顺序是否正确,对解答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包括检查所有数据和关系是否都被运用到,是否遗漏任何数据或者关系。再者,学生要思考自己对关键词、关键句子的理解是否存在误差,确保理解准确到位,否则也可能出现解答错误。最后,学生要对实际题设中的数量关系、公式表达的规范性和整齐性进行检查,如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调整。为了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反思意识,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并且鼓励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由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答思维,按照步骤进行操作,从而确保实际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对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基础知识,巩固和有效地应用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很多小学生害怕去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就是因为不具备信息归纳与理解的能力,所以在实际阅读理解中很容易出现错误,这样就会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结合阅读理解题的特点,考量小学生的学情,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小学生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能力、信息归纳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培育和锻炼。
参考文献:
[1]龙 芬.小学数学阅读理解教学探究[J].教育导刊,2007(7):52-53,64.
[2]孙宝霞.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17):43-44.
[3]韩艳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6(9):185.
[4]蔡春桃,周敏玲.小学数学学困生阅读理解的心理特点及补救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3):100.
[5]雷凤愉.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8,16(1):167,169.
课题项目: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课题“核心素养下深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QG1352-070)。
作者简介:江丽芬(1984—),女,福建泉州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