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0-08-24石彩红

成才之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因材施教语文教学

石彩红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创新策略活跃语文课堂,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文章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出发,强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因材施教,在互动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团队协作内容和课堂讨论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主体地位;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2-0084-02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还是抱有传统教育理念,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无视学生的创造力,缺乏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课程创新,提高课程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合理利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有助于教师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语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容。情境的巧妙设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乐趣,进而产生探究欲望。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其中融合了生活信息、科技信息以及社会信息,对教材的情境化解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探究,从而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力。其一,教师将课本内容转化为情境,可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学生产生真情实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二,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能使文字表达更生动,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顺利掌握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情境不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延伸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到校园活动中,通过真实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因材施教,保证课程灵活性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语文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提高和进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掌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是在教学环节中要进行创新,保证班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将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体。二是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尊重学生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方式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三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根据学情,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为理解能力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各自的收获。

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语文教学方式应呈现多样化,语文教师要保证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一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且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桂林山水》的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鉴赏,教授学生景物描写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其积极进行知识迁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二是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知识点。三是当学生理解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帮助其找出问题根源。

三、优化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教师要强化自己對学生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一是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开口,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观点合理表述出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样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二是语文教师要保证学习氛围轻松、自由,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促进其主动学习,保证学生能够深入探究语文知识。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帮助其打开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现意识,使学生乐于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因此,教师想要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促进其个性发展,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考虑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动口,勤于动脑。

四、注重课程评价环节,给予学生鼓励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这是需要教师反思的。当学生受到表扬或者得到认可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相应提高,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其不断进步与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评价活动,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还能让学生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一,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评价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引导班级同学进行相互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其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产生学习自信心。其三,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在多元化设计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要注重以评价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尤其是那些具有特长的学生,一定要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只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成绩。

五、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语文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成员在学习中能够交流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成员间相互配合,能够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能够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思路,使得大家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从而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六、話题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话题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话题作为主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话题开展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对话题的观点。例如,教师在教学《柳树醒了》时,可以将柳树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对春天的讨论,让学生表述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鼓励学生就春天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教学不再沉闷。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不断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增加语文课堂的创新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创设情境,因材施教,在互动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团队协作内容和课堂讨论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戚韵东.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7(26).

[2]杨喜燕.基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Research on Innova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Teaching

Shi Caihong

(Hongxing Primary School, Gongchang Town, Longxi County, Gansu Province, Longxi 7481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break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use innovative strategies to activate Chinese classroo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innovation,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creation of situations in teaching,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highligh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the interaction, adding team cooperation content and classroom discussion content in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Chinese quality.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mode; subject position;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因材施教语文教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