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2020-08-24李文秀李淑文

成才之路 2020年22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李文秀 李淑文

摘 要:为了更好地研究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文章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不同的“课程思政”、以时政话题为突破口增强学生政治意识、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建立比较完备的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给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管理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2-0006-02

一、调查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调查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课程思政”是2014 年由上海各高校率先倡导并实践的。2016 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上海以外部分高校也开始实施“课程思政”。2018年,“课程思政”热潮进入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不是新开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是将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受教育者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将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成效。所以,本文旨在了解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真实想法,从而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铺垫,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2.调查研究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为黑龙江省内某所高职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物流管理三个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调查方式采取问卷抽样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共120名,有效問卷115份,样本有效率为95.8%。

3.调查问卷的设计

文章主要是从专业课的视角进行研究,所以设计问卷问题时主要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背景,调查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看法。调查问卷共设置25道题,其中18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1道主观问答题。调查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个人情况、政治认识与价值认同、对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满意度、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等。

二、调查统计结果及发现的问题

分析抽样调查所得数据发现:学生对“课程思政”是认可的,但不同学段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他们的思想容易受社会舆论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供需差距。(1)高职学生对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现状是比较满意的,这在学生对思政改革的态度、专业课中思政内容的接受程度、“课程思政”改革前后的听课状态和学习获得感以及学习兴趣的变化等方面有所体现。调查显示:回答“在已安排了思政内容的课程中,你对思政内容的接受程度”时,67.2%的人选择“很感兴趣”;回答“专业课与思政结合改革后,你的学习获得感怎样”时,73.6%的学生选择“更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习获得感明显提升”;回答“专业课和思政结合后是否提高了你对学习专业课和思政的兴趣”时,81%的学生选择“是”。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关注度和满意度又有所不同,经历实习和社会实践的三年级学生的关注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一年级新生。(2)高职学生深受专业课中思政内容的影响。“课堂学习中你比较关注的方面是什么”:74.5%的人选择“社会生活”、60.7%的人选择“专业相关内容”,58%的人选择“时政热点话题”。这说明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对社会生活和自己所学专业内容的关注度最高。因为这两方面内容可以丰富知识储备和开阔视野,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3)高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容易受现实影响。“你认为什么教育对爱国情怀的培养影响最大”:选择“社会舆论导向”占49%,选择“课本知识教育”占37%,选择“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占14%。这说明他们的爱国情怀最容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其次受课本知识教育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结果超出教师最初的期待,原来一直认为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4)高职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内容和学生的期待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学生渴望从专业课思政改革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多的教育,另一方面专业课中思政内容所占比例较小,难以满足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期待。(5)高职学生的实践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与理论知识相比,他们更喜欢获得较多的实践时间和实践机会。所以,三分之二的学生渴望教学方式的改进,同时,在改进的具体方法上他们更倾向于实践与互动。

三、改进意见与建议

1.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不同的“课程思政”

从调查获得的数据可知,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和满意度有所不同,所以高职院校要分学段开展不同的“课程思政”。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校可以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入手,侧重对学生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健全人格等进行培养。二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专业核心课程和骨干课程,学校可以侧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三年级主要是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典型案例和具体的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增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2.以时政话题为突破口增强学生政治意识

现实世界充满各种诱惑,作为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每天都在网络世界里接触大量信息,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被误导。因此,面对纷纭复杂的世界,高职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恰当地引入时政热点话题,提高学生对时政类话题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做到明辨是非,明确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意识。

3.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傳统的专业课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学方法相对简单,而“课程思政”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因此,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结合点,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专题展示法等,以便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启迪和品德教育。

4.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职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实践搭建平台和创造机会,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然,学生自身也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课堂发言和讨论等触手可及的实践机会,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5.建立比较完备的管理体制机制

要以教材、教师和教学三大关键要素为核心,建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督导评价制度。教师要组织开发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校本教材,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积极探索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最佳结合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满足高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要建立督导评价制度,把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纳入业绩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师资培训和师德考核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和育人能力,为“课程思政”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7(01).

[2]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

[3]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Management Major

Li Wenxiu, Li Shuwen

(Harb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3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management maj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gives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arrying out diffe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udents, taking current political topics as a breakthrough to enhance student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establish a relatively complet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maj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