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气周流理论治疗眩晕病的研究

2020-08-24邓振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一气收缩期椎动脉

邓振兴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中老年群体[1]。通过资料显示该疾病的发生率高达5%~10%,其中30%以上是中度或重度眩晕,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并且使其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时还将威胁患者的安全[2,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起眩晕的疾病包括诸多种类,虽然目前临床中关于该疾病的病因、病性产生较深刻的认识,但在治疗上仍未有大的进展[4]。中医治疗眩晕的方药众多,疗效显著,标本兼顾且简单、安全、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5]。但本病对中医辨证的要求较高,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体系,不利于临床大规模推广[6];各家都有其擅长的辨证思路与病机要点,这就使得临床医生面对实际病例时容易产生困惑,因此需要寻找出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7]。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气周流理论逐渐被诸多医生接受,开始使用益气聪明汤进行治疗[8],本文将探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眩晕病的临床效果,从而能够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眩晕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3~69 岁,平均年龄(56.1±4.9)岁;病程10~35 个月,平均病程(22.5±4.2)个月;颈源性眩晕24例,位置性眩晕1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21例。试验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4~69 岁,平均年龄(56.5±5.1)岁;病程11~35 个月,平均病程(22.8±4.3)个月;颈源性眩晕25例,位置性眩晕11例,后循环缺血眩晕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眩晕病的临床诊断标准[9];②均获得家属的完全同意;③年龄<80 岁。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脑瘤、脑外伤及脑梗死等病史;②未具有清醒意识,且伴有神经系统疾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5 mg/粒),口服,<65 岁患者,1 次/d,2 粒/次;≥65 岁患者,1 次/d,1 粒/次。连续服用1 个月。试验组患者实施益气聪明汤治疗,主要成分如下:北芪15 g、党参15 g、柴胡15 g、升麻5 g、黄柏15 g、白芍15 g,用水煎服,1 剂/d,取汁4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连续服用1 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进行判定:显效: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有效:眩晕及其他症状有所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无效:眩晕及其他症状未缓解。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少寐,满分为5 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变化情况。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部不适、皮肤搔痒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少寐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少寐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1 个月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比较(±s,cm/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比较(±s,c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1 个月后比较,bP<0.05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一气周流”是黄元御通过总结《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学经典所得,黄元御非常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了独特的人体气化理论,该理论根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用“一气周流”一词来概括较为恰当[10]。“一气周流”理论是从最本质“气”的层次阐述了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通过“中气轮转,清升浊降”,使一气运转气机得以顺畅[11]。

在中医学中,眩晕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不畅、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与瘀血内结等;在一气周流学说中,“中土为轴,枢架四象”[12];“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为中气”,黄元御认为脾胃之气为全身之气运行的动力与枢纽[13]。在中医学中,眩晕证包括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窍等类型。一气周流认为中脾胃之气衰竭是诱发诸多症状的关键,因而若能够有效的调节脾胃之气,能够提升机体的健康水平[14]。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益气聪明汤进行治疗,主要成分包括北芪、党参、柴胡、升麻、黄柏、白芍等。上述药物成分能够有效的对脾胃等脏器进行调节,恢复其正常的功能,从而能够理气通络,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15]。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少寐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上述药物成分能够有效的对脾胃功能进行调节,使机体的气血运行顺畅,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扩张血管的作用,因而能够使其获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一气周流理论治疗眩晕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理论,但仍然需要加强对该理论的研究,以便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一气收缩期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下雨
下 雨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