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瓷中宝相纹的艺术风格探析

2020-08-24孙立新

陶瓷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纹饰纹样瓷器

孙立新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000)

1 宝相纹的渊源

1.1 宝相花

宝相,是佛教徒对佛像的尊称。宝相花通常是佛教艺术常用的一种纹饰,装饰上的宝相花是取自宗教图案,是宗教模式化后形成的花卉图案,它的结构采纳了忍冬纹、莲花纹、云卷纹等图案造型,集百家于一身形成的抽象模式化图案。因为宝相花原型之一为莲花纹,所以宝相花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因而在唐朝大受欢迎,广泛应用在织锦、藻井、瓷器和丝织物等物品上。在敦煌壁画上,更是随处可见。宝相花纹在唐以后均有应用,但大体已形成固定格式。

1.2 唐朝宝相花造型结构和衍变分析

1.2.1 造型结构

宝相纹花瓣瓣型可分为侧卷瓣和云勾瓣两类。如图,宝相花主型一般是以图中所示,一种或多种花瓣型组合为主要型。因此宝相花的结构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四瓣花型,四字所形成的十字结构;另一种是多瓣或团花的造型,而宝相花是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结构,与团花在这一点是有区别的。

1.2.2 衍变分析

宝相花在唐初已经形成其基本结构,在随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唐初至贞观年初,造型特点纹饰比较细碎,有很多非常明显石榴花的造型样式,这是发展的第一阶段。(如图)第二阶段是贞观中期到开元中期,纹样开始区域简洁化,花瓣的形状结构变化不多(如图二中)。最后阶段基本稳定了宝相纹演变形式,在开元中期到唐朝末年,宝相纹主纹由莲花向牡丹纹流转,云曲叠晕的形式运用增多,瓣型外轮廓更加圆润饱满,写实风格不时的开始流露出来。至此,宝相纹基本构成已经形成,唐朝之后宝相花虽略有不同,但大体是围绕这个结构而变化中心花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图1

图2

2 古瓷中宝相纹的艺术风格

陶瓷在宋朝得到了大力发展,战乱之后的休生养息使得陶瓷无论官窑民窑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再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陶瓷制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陶瓷在宋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朝时期,陶瓷多为黑瓷,所以很多传统纹饰都很少应用在瓷器上。而宋朝与唐朝不同,尤其宋朝中期以后,瓷器应用大量传统植物纹饰作为装饰纹样,最受欢迎的花卉纹饰更是频繁应用在瓷器中,这也包括本文中的宝相纹。

瓷器由于技法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宝相纹效果也会不同,如图所示,耀州窑青花刻花瓶,明显可以看出它瓶身所绘是团花类型的宝相纹,采用的技法是刻花形式。采用刻花法可以使纹样简约、明显、清晰,花瓶腹部刻画缠枝百姓,下腹部双层莲花纹,使得瓶身花纹非常立体。唐朝后期宝相纹主纹向牡丹纹过渡,所以右边拓印下来的宝相纹可以看出牡丹纹的影子,这也是后期瓷器上宝相纹的特点。这个纹样采用的是剔花技法。先在灰褐色胎面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再划出花纹,最后将花纹以外的白色化妆土剔除,露出灰褐色的胎,形成深色底衬托白色花纹的效果,这样形成的效果是整体看起来形象简约,造型规整,给人清晰、秀丽之感。

同时,受宋代“儒家”“理学”思想的影响,瓷器装饰往往线条简约、大气,寥寥几笔勾勒出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简易”、“致用”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宋朝士大夫文化兴盛,宝相纹也晕染出文人气息,造型上变得清秀委婉,表达方式也向写实植物纹样转变,多采用缠枝形式,来回缠绕的枝叶。

综上所述,宝相纹在陶瓷的应用从宋代渐多,但因为宋朝整体的思想和文化的碰撞,瓷器上的宝相纹一般都是清秀的形象,纹饰造型也越来越简洁,图案大气简约,对比唐朝时期,图饰简化许多。因为在瓷瓶上表现,所以因为技法的不同宝相纹效果也不同,但大多都立体圆满。

3 古瓷中宝相纹样的形式美特征

3.1 圆润饱满

宝相纹一般是正面,由中心向外发散样式,纹饰多呈现圆润状,繁荣富丽,有完美、圆满之意。这种“圆润”的造型趋势,不仅表现在宝相纹整体形象上,也处处流露在花瓣和叶瓣形象中,甚至有的图案直接演变成圆珠形。此外,唐朝盛行的连珠纹,如圈圈珠串闪烁在宝相纹枝叶间,为整体构图增添了圆润色彩。就是在一些构图很松散的画面内,也经常采用比较密集的点状纹饰做以点缀,来产生充实圆满的效果。

3.2 繁荣茂密、豪迈外放

用重复的花瓣纹样,增加层次感并制造繁密的声势,这是宝相纹造型风格的另一大特征。宝相花细节细腻,层次丰富,花心圆满充实,每一层都用繁密连续的纹样层层叠叠装饰,从花心中部开始,整朵花花瓣轮廓清晰,虽花朵繁杂但大小都各不一样,层层叠叠,繁茂不琐碎,风格在整体上趋于壮美,给人一种蓬勃大气之美。

3.3 严密规整,均衡对称

图3

图4

宝相纹的花样虽然繁密复杂,但花纹内部并不琐碎,这也是在结构上扎实、严谨、稳重。宝相花纹一般是中心放射结构,整体花纹呈现方型或者圆形,相互连续排列形成一个整体。硕大的宝相花有时甚至会有十层以上花瓣,用对称平齐的方法排列,重复但错落有致。花瓣内部结构层层推进,越靠近中心花瓣越小,所以最靠近中心的地方,会用对称的小花瓣结束循环排列。这样使得每一层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图案。这种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纹饰,既是装饰性纹样,又是艺术性作品。

4 结语

整篇文章理顺下来可以发现宝相纹本身就具有明显特色,在古瓷中的应用,既能保持本来特色,也能和陶瓷装饰技法相结合,相得益彰。宝相纹是中国传统植物纹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但是民间与宗教文化的结合,也是中国文化不断推进演变的融合体。它带着吉祥圆满的寓意,又在造型上融合了各种花卉的特色。虽然在唐末就形成了固定模式,但其本身的创新性,在不同载体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在本文陶瓷载体上,它就可以和陶瓷技法结合,装饰在瓷瓶上变成立体剪裁,就可以看出白相纹的旺盛生命力。如今发展陶瓷装饰纹样趋于西化,所以回头看看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宝相纹中汲取新的灵感,传统与现代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让陶瓷装饰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纹饰纹样瓷器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雕漆纹饰的修复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