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

2020-08-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卫生院护理人员基层

李 娟

(淄川区城南卫生院,山东 淄博 255100)

在大部分基层卫生院之中,因为主要的财政支出需要依靠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卫生院的护理管理质量。为了可以给患者提供更加周到、完善的护理服务,基层医院要妥善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的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基层卫生院的80名护理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男2名,女78名,平均年龄(32.54±1.35)岁,职称分布如下:50名初级、20名中级,10名副高。

1.2 方法

(1)对护理管理体系进行全方面完善。基层卫生院要结合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护理标准制度,制定出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对策,并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对既有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制定一套更加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根据不同科室与临床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标准,认真遵守“以人为本”工作原则,不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加强护理环节的质量管理力度。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状况,针对频繁出错的护理人员,包括新聘用的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管理对象,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需要参加一系列的专业培训,更加全面的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相应的沟通技巧。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要求护理人员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全面落实分级护理管理机制,并准确评估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采用良好的预防对策。做好科室管理工作,因为急诊科与儿科的护理工作量特别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将应急需求较多的科室作为主要管理对象,针对夜班或者节假日,要科学调整护理人员排班机制,尽量采用弹性排班机制,保证基层卫生院内部的各项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3)构建有效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运用相应的沟通技巧,主动与患者沟通互动,真正理解患者,并充分尊重环节,对患者情绪进行有效安抚,取得较高的信任。对于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进行耐心解答,保持病房环境干净、卫生,达到提升护理满意度的目的[1]。

(4)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基层卫生院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通过制定出完善的质量控制目标,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帮助每名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协助其找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充分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并不断完善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推动基层卫生院的大规模发展。

针对基层卫生院内部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日常考核力度,合理选择考核办法,制定出完善的奖罚标准,根据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提供多种培训活动。针对年轻的护理人员来讲,要主动参与到各项培训活动之中,学习先进的护理知识,强化自身的专业技术,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概率。由于医疗改革水平的不断提升,基层卫生院的护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具备良好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达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目标。

对于基层卫生院护理人员来讲,要不断提高自身护理行为的规范化,认真按照无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不断减少临床操作失误的出现,并严格遵守手部消毒制度。基层卫生院要准备充足的消毒设备,满足其消毒需求。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营造稳定温馨的病房环境,并为患者详细而全面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避免医院内部出现大范围感染,真正达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目标。

通过不但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明确其自身工作目标,不仅可以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总体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对基层卫生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1.3 观察指标

对80名护理人员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有关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进行对比,利用基层卫生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是特别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提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前后,实验组的基础护理、安全护理与急救器材等护理质量管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强化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对比分析(,分)

表1 强化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对比分析(,分)

组别 基础护理指标 护理安全指标 急救器材指标强化前(n=80) 89.36±1.23 85.34±14.21 86.25±4.87强化后(n=80) 95.32±14.20 97.54±4.25 95.14±2.54 t 5.98 5.69 5.47 P<0.05 <0.05 <0.05

3 讨 论

通过提高提升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制定出科学的规章制度,可以进一步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保证各项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成功开展。要想保证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要求医院管理人员做好护理细节管理工作,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并根据医院内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制定出奖罚措施,通过给护理人员施加工作压力,可以更好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2]。

另外,通过制定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工作重要性,提升其工作热情,强化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病危患者的救治水平,保证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快速处理。

伴随护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原有的护理服务宗旨已经无法满足护理模式发展需求,所以,基层卫生院要根据护理人员的日常表现,不断改进护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3]。针对基层卫生院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护理管理的重要性,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不断强化卫生院护理管理力度,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总体效益。受外界市场经济影响,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人员较少,人力资源配置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自身的发展水平[4]。因此,卫生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针对原有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在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不断减少护理隐患。

在本次研究之中,通过选取基层卫生院的80名护理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男性护理人员两名,女性护理人员78名。提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前后,实验组的基础护理、安全护理与急救器材等护理质量管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强化前医院护理管理指标分别是(89.36±1.23)分、(85.34±14.21)分、(86.25±4.87)分,强化后医院护理管理指标分别是(95.32±14.20)分、(97.54±4.25)分、(95.14±2.54)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通过不断提高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力度,可以保证医院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基层卫生院内部的各项管理体系得到全方面落实。

猜你喜欢

卫生院护理人员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走基层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