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8-24胡雪辉
胡雪辉
(恩施华龙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恩施 445000)
重症护理,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监护、治疗及护理,最大程度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而ICU的患者病情复杂且严重,随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较多患者心理多呈现抑郁、担忧等状态,影响着疾病的恢复[1]。本文从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探讨,发现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疗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019年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4±3.2)岁,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1.2±2.8)岁。两组病患者没有明显的年龄、性别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清醒患者采用常规重症护理措施。如:生命体征的监护与病情的观察、饮食、用药等。
观察组:在病患治疗时多关心病患的情绪,对病患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内
容包括:①交接班时主动介绍自己,做任何操作前主动做好告知 ②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当下的心理情况 如:焦虑的事件、担心的问题、关心的话题等等,做好沟通的有效性 ③耐心讲解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适当的赞美和肯定 ④主动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关心患者的舒适性,关注患者的微表情,结合病情采取措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诱因。⑤跟患者交流时要有耐心,及时解决患者的诉求及关心的问题,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
1.3 观察指标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临床疗效:就是患者康复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疗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人数/总患者人数×100%。
护理满意度:在患者治疗结束转科或出院之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ICU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都是以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本文研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常规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62.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病患患的治疗效果比较(n,%)
常规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13人,满意12人,不太满意15人,满意度为62.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23人,满意11人,不太满意6人,满意度为8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心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ICU重症病患,一般要经过好几个阶段,从危险期、进入稳定期再好转。最后进入恢复期。病患在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病情在危险期心理会产生痛苦、悲伤、忧郁、恐惧等情绪,当病情稳定时会产生担心、焦虑、怀疑、沮丧等情绪。而在病程长时间没有好转时会产生消极、急躁、绝望等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随时留意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让病患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和护理[3]。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及其家人都感到满意。观察组的结果相对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有很多病患都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的疾病,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从而会出现情绪低落,常常会感到失落、失望、悲观等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让病人不积极配合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4]。因此我们应该对病患进行心理护理,让病患积极配合治疗,这样能让患者康复的效果更好,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及医院满意度增加,因此心理护理应该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