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生物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2020-08-23尚凡忠
尚凡忠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有不少重难点知识存在,而评价一堂生物课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就是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效果。因此,教师在重难点知识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综合情况为根据,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突破生物知识重难点。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很多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重难点知识难以突破,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由于悟性和理解能力的差异造成的。一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因为难以理解难点知识,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为此,研究如何突破生物教学重难点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学生对教师喜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程度,有的学生因为不喜欢老师,所以对老师教学的学科也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已的教学智慧,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对待学生,也要根据其实际表现选择适当的方式。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励教育的方式,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帮助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提高他们学好生物知识的信心。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教师,从而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
二、利用比喻帮助学生认知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造成一部分学生理解困难。为了让学生对这些生物概念进行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实现学习难点的突破。
例如,我們可以将血液循环系统比喻成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路上有很多站台。小肠是我们的营养站、肾脏是我们的废物回收站,组织细胞是我们的二氧化碳站,肺泡是氧气站,毛细血管是货物交换站。血液在这条小路上进行循环履行时,就会和各个站点进行交互,例如经过肺泡时,携带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人血液,此时静脉血就会转变成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会进入组织细胞,同时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血液,这个时候动脉血又重新转变为静脉血。在经过肾脏时,血液会将尿素等废物丢弃在肾脏,在经过小肠时,血液会吸收小肠提供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重难点内容,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辅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带来不一样的新鲜体验。在一些微观世界方面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采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就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血液”这部分知识时,在课堂上进行观察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分层情况这个演示实验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演示完实验操作后,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给学生播放实验现象和结果,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效果非常明显。
四、加强新旧知识结合
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有很多难点内容其实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所造成的,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在学习相关联的新知识时,就会在认知上形成困难。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对巳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例如,很多学生都能接受人体结构比植物体更加复杂的观点,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人体结构层次为什么要比植物体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人体结构层次的了解太少,甚至可能还有一些误解存在。之前在教学中虽然已经学习过人体心脏跳动、呼吸、消化等知识,但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生对器官及系统的知识都缺乏全面的认知。在此背景下,我们在教学人体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这个知识点时,就要注重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层次、主要器官及位置等人体基本常识,让学生通过对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知识的学习,了解到人体的复杂性。之后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多细胞植物体与人体结构层次,提升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是一门趣味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生物学习中重难点知识。为此,教师要在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突破学习难点,从而对生物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英.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难点突破例谈[J].生物学教学,2017,42(09):27-29.
[2]袁茂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难点突破策略[J].华夏教师,2020(02):72-73.
[3]刘晓研.基于生本理念的生物教学难点突破的案例研究[J].教师,2017(2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