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

2020-08-23刘荷芳

数码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现状策略

刘荷芳

摘要:隨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大学体育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各高校围绕自己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采取了一定的策略,高校体育教学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当下的教学形势下,不少高校的大学体育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亟需解决。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2-0064-0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more and more teaching workers.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dopted certain strategies around their ow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tus quo and specific objective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on the whole. However, under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college sports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y

大学体育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本文浅谈高校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实际问题,简要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实效性策略,以供参考。

1  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过去大学生们缺乏营养补充、锻炼环境和体育教学设备,但是现在,这些传统的阻碍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客观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是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状况仍然没有按照人们理想的状态发展和变化,大学生的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许多大学生缺乏锻炼,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素质并不是特别好,还知道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还能锻炼自己的意志,但是学生还是不愿主动锻炼,对体育课堂不感兴趣,总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教学节奏来进行。甚至不少学生不仅不愿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还逃避体育锻炼。大学生面对体育锻炼时的退却,对大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学也因此陷入了窘境。

不少高校努力完善学校的体育教学设备,积极组织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或者是采取一些强制性或者非强制性的措施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如举办运动会和体育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高校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之所以不愿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没有树立有关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虽然课程改革让“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仍有不少高校体育教师往往习惯于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缺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只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来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也没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认识,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体育锻炼,而且无法产生持续的作用,一旦课程结束,学生缺乏实时监督,就无法保证学生课后的体育锻炼实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教学评价模式不完善。目前,在许多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模式比较单一,过于重视学生最后的体育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日常表现和学生学习进步的考核,执行单一死板的考核模式和考核标准,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导致学生们对体育课堂学习态度不一。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一般,感觉课堂上的体育活动不适合自身,于是体育课成了学生的负担;还有部分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较高,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基础,影响了自己进行其他的体育活动。总之,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如果完全按照一个标准来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2  大学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大学体育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来安排好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意观察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的具体表现,保持双向沟通,了解学生不愿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对应的解决策略。教师要注意,大学阶段的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是否应该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也有自己的意见。教师在采取多种策略来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锻炼的意识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进行单向的教学内容灌输,不要用严格死板的教学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学生的抵触心理一旦被激发,势必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形成较大的阻碍,非常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学生为切入点,考虑学生真正关心的体育问题,将大学生视作一个能动的个体,按照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实际身体素质水平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需要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不断坚持的过程,这和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精神也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教师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改变学生的行动,还要改变学生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这两者并不矛盾,而且还相互促进。但是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行动是明显的,是可以直接体现出来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是不明显的,是无法被教师直接观察的,认知模式的构建绝不是一节课两节课、一天两天就能迅速完成的任务。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树立起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断进行强调和补充,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模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引导下进行体育活动。

2.2不断完善体育考核制度。教师需要不断完善体育考核制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考虑。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上课考勤频率、日常学习状态、体测成绩对比、最终考试成绩等等诸多因素来衡量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记忆理论知识,学会一些体育技能,但是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内迅速做到的,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关注学生进步与否,而不是仅仅按照考试成绩的最终数字来衡量每一个学生。

3  结束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从帮助学生搭建起正确的体育锻炼的认知框架做起,还要注意不断完善教学考核制度。教师一定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保持耐心和恒心,为高校体育教学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金萍,白铂.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20(05).

[2]齐世娟.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00(003).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现状策略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