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榜样教育建构高质量班级生活

2020-08-23张聪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班集体班主任

【摘 要】作为经典的德育方式,榜样教育借助榜样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在班级生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班级生活中,榜样的选树、感召力、典型性以及教育引导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为此,教育者应重审榜样教育的现实意义,切实构建高质量的班级生活。

【关键词】榜样教育;班级生活;班集体;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5-0036-04

【作者简介】张聪,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

榜样教育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常用常新的德育方法,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厘清榜样教育在现实班级生活中的发展样态,探索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而依据班级生活的要求及时调整榜样教育的实施方式,不仅有利于班主任育人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建构高质量的班级生活。

一、榜样教育推动班级生活生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班级是学校的微观教育领域,班级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务,并会对每个学生产生难以磨灭的生命记忆。[1]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在班级生活中交往互动,而榜样教育则讲求通过榜样的示范与激励作用,使多元主体在交往中形成生动的接触,“使参与主体在思想、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相互渗透、交融和互补,使每个个体原有的自我感和人际感增添新质,形成新的、超出任何个体的通性”[2]。小学阶段是人的道德品行发展的初期,而班级又是他们走出家庭后融入的第一个社会群体,在班级共同生活中提升儿童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德育的客观要求。由榜样教育及其学习引发的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既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班级美好生活的高质量形成。

二、榜样教育在班级生活中的现实阻碍

(一)班主任在榜样选取时缺乏科学标准

榜样教育作为一种生动鲜活的德育形式,必定离不开班主任的价值引领,班主任对于榜样教育的观念理解会影响到榜样教育的实施效果。目前,班主任在班级榜样选树的过程中,明显地走入标准不明的误区。

榜样教育是以榜样为基础的,榜样不仅仅是榜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核心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关键人物,在实施榜样教育时不仅应提升自身道德修为,为学生成长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还需秉持科学理念,依据一定标准,在班集体中选取、树立适宜的学生榜样,以推动榜样教育的高效开展。榜样教育同其他德育形式相比,最大优势在于榜样这一载体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形象化,它通过榜样将抽象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鲜活生动的人性结合起来融为德性,并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可观可感的具体行为对人产生影响,因此榜样的选取首先应该遵循的就是“真实性”这一标准。班级生活中的榜样常常不易察觉,这就需要班主任从广泛的学生群体中发现榜样,选树榜样。然而在实践中,一些班主任仅凭自己的情感偏好和教育需要选树榜样,这就导致榜样的选取具有人为性,榜样的吸引力逐渐消失,学生也会因此失去向榜样学习的动力,最后使榜样教育成为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

(二)班主任在榜样教育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作为

目前榜样教育多以道德灌输、枯燥说理的方式呈现,注重形式与口号等外在形式的表现而忽视引发个体真实参与的体验,“忽视教育对象作为个体的内心认同和真实转化,漠视教育对象个性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多样需求”[3]。这种不良教育方式的产生正在于班主任在榜样教育中缺乏具体的作为,仅仅就是在课堂教学、班会中宣传榜样,甚至是当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利用学生渴望被教师关注的心理来突出某个榜样的行为,以此来“激励”一下学生。实际上这样的榜样宣传不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是服务于机械的班级管理。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班主任错失了潜隐在班级生活细微之处的种种教育机会,同时在无形中遮蔽了榜样的教育功能。

(三)班主任在榜样教育开展后疏于引导

榜样教育存在于班级生活的全程,只有重视发挥榜样教育各个环节的引领作用,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榜样的影响力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而创造出高水平的班级生活。但是目前来看,在榜样的标准确立以及班级内选树出一定类型的榜样之后,榜样教育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1.学生不认同班主任选树的榜样。

“如果认为榜样是令人敬佩的、有影响力的和可靠的,那么这种学习是最有效的。当榜样因他对行为的选择受到强化时,对模范行为的模仿最有可能发生。”[4]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周围人与事物的影响,他们对于榜样的认同是其主动向榜样学习的前提。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常常关注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因此也时常利用榜样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规范。例如,教师表扬某个学生的字写得工整端正,希望大家向他学习,争取写得比他还要好。但是其他学生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自己的“分内之事”。此种榜样的宣传并不能触动学生内心对于榜样个体的认同,也就难以激发其自觉地学习榜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主意识、个体意识都得到了发展,如果班主任不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行为,那么榜样教育必然难以在班级生活中发挥其价值。

2.班主任缺乏对榜样的合理引导。

班级生活中的不同学生存在着多元价值取向,倘若树立的榜样不具备典型性,不能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榜样本身就不能被学生认同和接受,那么榜样学习也就无从发生。榜样本身的典型性就成了影响榜样教育效果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榜样自身具备突出的优点才会真实地触动学生对榜样的理解,进而产生学习的动机。但是,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常常是不自知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引导其明确自己的榜样身份,使其既能在班集体中发挥引领作用,又不因榜样的身份而在群体中出现一些特殊化的行为。但是一些班主任对榜样的典型性把握常常缺乏理性的思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在形塑典型和树立榜样时,我们总是简单地把他拔高、再拔高,或彰显点而掩盖面,认为只有把形象塑造得‘高、大、全才有影响力和说服力。”[5]现实生活中,班主任常常为了突出学生榜样的某一方面特质而忽视了对其整体性的认识,忽视榜样个体作为鲜活的“生命”在其发展过程中行为表现具有多元性、全面性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榜样对象“神化”,那么久而久之,榜样与班级其他学生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大,使其他学生对这一同学榜样“敬而远之”,导致榜样教育本身的预期影响难以达成。

三、以科学的榜样教育提升班级生活品质

榜样教育在班级生活中的有效性依赖于班主任对具体实施环节的科学把握。从明确榜样的选树标准、注重榜样在集体中发挥影响的全过程、强化班主任在榜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三个方面构筑科学的榜样教育理念,从而为班级生活的高质量提升增添动力。

(一)明确榜样的选树标准

榜样的选取是开展榜样教育的前提,发挥榜样教育的科学育人功能离不开对榜样选树标准的理性对待。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教育者发挥引领作用,对榜样的选取过程加以筛选把控,确认榜样的形象和言论,保证榜样的真实性;又需要听从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提升榜样的民主性。选取榜样的过程兼顾榜样的真实性与民主性,既能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年龄特征,又能引导其道德生命的内在生长。由此,榜样教育才能够促成学习者对于榜样精神的认知、理解、认同以及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实现榜样行为的践行,取得理想教育效果。

(二)注重榜样在集体中发揮影响的全过程

在科学的榜样选树标准的指引下,班主任需关注榜样产生后在班集体中发挥影响的全部过程。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无穷的力量体现在榜样的“自然渗透性”[6]。榜样所形成的强大力量会在班级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班级生活因此产生独特的育人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下,处于班级生活中的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榜样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在班级日常活动中创造教育机会,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使其他学生不仅仅学习、模仿榜样,更能从深层次体悟榜样的“无穷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榜样教育对学生成长产生广泛且深入的影响,在班级成员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有内涵的班级文化,促进榜样学习的高效进行。

(三)强化班主任在榜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1.切实推进榜样个体的持续性成长。

“道德产生是有助于个人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由此可见,任何一种道德教育最终都指向人自身的更好发展,榜样教育也不例外。一个阶段榜样教育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榜样教育在班级生活的离场,只有持续不断地发挥榜样的作用,班级生活才能收获长足的发展动力。学生榜样是在班级生活中发展成长的,他们的行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对榜样的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班级生活重点的变化以及同辈群体中学生道德发展总体水平的提升,对于榜样的教育也应及时更新。班级生活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榜样,鼓励榜样之间互相学习,在榜样教育开展时要继续对榜样个体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不断对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益于榜样个体的成长,而且也为班级生活的高质量提升创造条件。

2.合理扩大榜样教育的边界。

生活是榜样教育的来源与基础,也是榜样教育开展的主阵地,班主任应立足学生每天参与其中的现实生活,扩大榜样教育的范围。从班级生活主体的角度来看,家庭和社区都参与着班级生活的建构与生成,为了更好地发挥家校社合作以及协同育人的功能,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从广泛的社会大环境中寻找素材,寻找榜样,发现榜样。在举国抗“疫”、攻坚克难的社会大背景下,涌现出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中有致力于科研的科学家,有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有众多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者”,班主任可以利用好疫情防控这一活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大国抗“疫”的民族精神,扩大榜样教育的现实基础,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增添精神底色。同时,学生榜样的选树范围也应适时扩大。“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成年人中的舆论对他们的影响相对削弱,而同龄人中的舆论,特别是亲密的伙伴中对人和事的评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相对增强。”[8]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多种类型的榜样更有利于发挥朋辈之间的影响作用,在“人人做表率、生生是榜样”的情境中,班级内势必会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进一步促进班级生活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聪.无欺凌班级建构:班主任的难为与能为[J].教育科学研究,2019(4):73.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4.

[3]杨婷.榜样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9-242.

[4]格莱德勒.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M].张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65.

[5]白明亮,姚敏.幽暗意识与榜样教育——一种道德教育的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2.

[6]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8):18.

[7]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8]陈桂生.学生行为引导中的榜样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8(7):5-7.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班集体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温暖的班集体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