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数学素养 提升学习内驱力

2020-08-23孟俊

关键词:内驱力素养数学

孟俊

摘 要: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主体实践的教育价值,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要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习成为学生积极、自主的活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内在动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数学素养;学习内驱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117-1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本文所指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保持父母或教师的认可而进行认真学习和积极表现的动机。当学习者进入高中时,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他们想赢得同学的认可,赢得别人的尊重,赢得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如果这时使用不当的教育,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附属内驱力,导致自信心丧失。

一、学而有道,精神引领,强化学生数学目标性内驱力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向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一些数学史和数学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目标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例如在讲“导数的概念”时,如果直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来解释,学生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我引用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战国哲学家庄周在《庄子·天下篇》中说过的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极限思想的萌芽。另一个是我国数学家刘徽,在他的《割圆术》中说过:“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我国数学家首次應用极限思想,发现著名的π的近似值为3.1415926~3.1415927,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这两个案例的奥秘。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从而使“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有趣起来。

二、先学后教,培养自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方法性内驱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学后教。课前,学生自主准备,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使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可以提前给出新课的指导方案和微视频,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他们通过讨论分析和比较现有的知识,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交流本组的研究成果,这样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尊重学生,爱心感化,点燃学生数学情感性内驱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说过:“爱是最好的老师,爱是最好的教育。”的确,爱是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的知识转移,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课堂要体现民主、公平,不仅要面向优秀学生,更要面向后进生。课堂上的温馨提醒和眼神交流会让学生更加关注课堂内容。

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尽力给每个学生一个成功的经验。在课堂上提问时,我会因材施教,有难度的由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容易的问题由成绩差的同学回答。作业也实行多元化评价。评价标准是个性化的,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经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前进。评价方法多种多样,评价语言丰富多彩,如“对”、“好”、“优秀”、“了不起”、“足够好”、“非常有力”等,有时身体语言要运用得当,如“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都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欣赏。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坚持性内驱力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时,才能保持长期的学习动机和长期的训练。随着学习的深度和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变弱。此时,教师要想办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情境,进行角色转换,翻转课堂。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积极性。当然,要保持长期的学习能力,我们就必须磨练我们的内在品质。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意志,我们是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的。

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表现给予表扬。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生命观念、人文情怀、担当意识等,给予及时鼓励和肯定,通过持续的正向激励,使学生打牢核心素养的基础。在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数学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系统地设计一系列的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完成一个目标,都会得到一次赞许或认可,通过这种持续的刺激,不断强化学生的坚持内驱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内驱力,才能真正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激情!

[参考文献]

[1]汪瑞林.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中国教育报,2015(05).

[2]刘海燕.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素质教育,2006(01).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孙四周.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谈“基于活动与体验的例题教学”[J].数学通报,2015,54(10).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江苏 苏州215228)

猜你喜欢

内驱力素养数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