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表现性评价提升乡村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2020-08-23朱云霞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科学素养能力

朱云霞

摘 要:能力是科学素养的内涵,活动过程是评价的重要载体。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素养表现性评价目的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察,以促进其相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小研究活动是小学生乐意并积极参加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在小研究活动中分阶段运用“铜山小学科学素养表现性评价量表”促进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完成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能力。

关键词:科学素养;表现性评价;小研究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112-1

在“如何使铜山小学养鱼塘水质更优质的研究”(以下简称“水质研究”)活动中,笔者运用表现性评价量表对学生在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设计的能力、收集证据解释的能力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

一、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维度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生活动的起点。学生對日常的学习生活产生疑问并大胆地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和提升;对提出的问题根据一定的条件进行筛选或修改形成能够研究的科学问题是更高层次的能力,更加需要培养并不断提升。

发问是小学生的特点,但往往年级越高越不愿或不敢表达,更缺乏对问题的筛选和修改的能力。“水质研究”活动中四位来自三年级的小研究员正是如此。当指导老师问“对养鱼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时,他们大多是沉默的,这种沉默并不是因“不会”而不说,而是因“不敢”或“不好意思”而不说,而极少的大胆说出的问题也是无法研究或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养鱼塘里有多少水?”“为什么养鱼塘要建造栏杆?”等等。只有运用表现性评价量表让学生进行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才能意识到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的重要性;意识到提出的问题是要筛选或修改的;筛选或修改是有方法的。评价过后再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时,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问题的质量有所改善,如“养鱼塘的水为什么这么浑浊?”“怎么让养鱼塘的水变清?”等等。

二、活动过程设计的能力维度

活动过程设计是整个活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后续能否收集到有效的证据,为结论服务。活动过程设计并不是顶层设计,也不是一次性设计,而是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根据活动的进程和发展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所以活动过程设计能力的评价是贯穿于整个活动中的,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设计记录表格和图表。所以运用表现性评价量表对活动过程设计能力的评价也是贯穿于活动过程的。

就“水质研究”活动而言,整体的设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把中间的符合它们年龄层次的设计交给他们,并对此过程用表现性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是恰当的。当面对问题“养鱼塘的水面为什么会有白色泡沫?”时,学生的假设有“鱼吐出的气泡”“水中有腐烂的东西产生的”等等,假设没有标准答案,但也不是凭空想象,它是主体根据已有经验和事实进行的猜想,通过表现性评价量表的评价,学生会发现彼此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假设是要有依据的,依据越可靠、越详细得到的评价结果就越好。在这样不断的训练中,学生的假设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让学生设计“如何取到养鱼塘的水,并使之成为实验样本?”的实验步骤,他们能够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这时通过表现性评价量表对这一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学生会审视自己设计的步骤是否包含取水地点、时间、方法和取水量,以及时间和人员安排是否合理等等,从而对实验步骤进行改进。评价和改进的过程即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设计表格和图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和指导老师一起设计表格和图表的过程中的表现仍然适用于表现性评价量表。在设计“水样检测记录表时”,有的学生给出要加上日期的建议,有的提出要加上天气、具体取水时刻等等,这些在表现性评价量表中都有所体现。通过评价,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思、改进。据此可知,表格和图表能够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产生效果。

三、收集证据解释的能力维度

收集证据是小研究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甚至它还是有些小研究活动的终极目标。收集证据并进行解释的能力包括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方法收集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整理、总结的能力,运用证据得出结论、解释结论背后的原因的能力、以及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三个层次: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应用。

对于“水质研究”活动,学生收集证据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仪器测量记录数据,但也有很多信息是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如学生搜集“养鱼塘的水质指标有哪些?”“优质养鱼塘水质的各项指标是多少?”等信息时,学生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选择上网搜索,有的选择找鱼塘养殖户询问,有的直接找科技老师请教等等,这些方法最终都能得到想要的信息,但效率和可靠性是有差别的,对获得信息途径的选择体现了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运用表现性评价量表的评价得到提升。

得出结论需要建立在整理信息、对比数据的基础上。这里用表现性评价量表主要评价学生对得出的结论的表述是否准确而全面。对于“水质研究”活动而言,将结论应用于实际是具有社会价值的,也是易于操作的,如“通过图表分析,中午12:00时的图表中的最高点是所有图表的最高点中最高的,达到了5.3mg/L,说明“中午12:00左右开增氧泵是增氧最好的时间”这一结论可以指导小鱼塘的增氧泵开启时间,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总之,我们利用表现性评价量表对学生在特定时间开增氧泵意愿和行动力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其科研能力的逐步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科学素养能力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