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阶段目标教学和考核法在生殖医学中心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23任亮刘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4期

任亮 刘冲

【摘 要】 目的:研究在生殖医学中心使用分阶段目标教学以及考核法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120例,將120例学生分为6个小班,每个班级有20例学生,将6个班分为两组,3个班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模式,研究组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联合考核法带教,分析两组学生带教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分数,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学生满意度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和考核法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其专业知识,使其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 生殖中心;分阶段目标教学;考核法

文章编号:WHR201910164

生殖医学为广大不孕症患者带来福音,与之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也层出不穷。生殖医学涉及妇产科学、男科学、遗传学、胚胎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在生殖医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基本的生殖医学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其自我学习与知识更新的能力。经过对以往教学方式分析、总结,临床教学逐渐使用分阶段目标教学以及考核法,且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阶段目标教学方式是以现代常规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学生具体状况制定详细目标,并按照目标制定相应措施,稳固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1]。因此,本文筛选出120例妇产科学专业学生进行带教,对带教结果进行研究,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120例,将120例妇产科学专业学生分为6个小班,每个班级有20例学生,将6个班分为两组,3个班为一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男、女生分别为11、49例,年龄在19~23岁,平均为(21.66±0.52)岁;对照组男、女生分别为13、47例,年龄在19~22岁,平均为(21.15±0.1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式,带教老师准备好教材,依据生殖中心学习大纲进行4周的带教,在上课时播放PPT,每周进行1次考核。

研究组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以及考核法,其中包括准备评估、熟练掌握、巩固提升。依据三个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以量化指标考核,具体如下。1)准备评估。目标:带教老师要带领学生熟悉生殖中心环境;学生要对专科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措施:①第一天,带教老师要介绍生殖中心环境、相关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等;②安排一次讲座,介绍妇产科学相关知识,重点讲解生殖技术的理论基础;③在不同时间考核2次。2)熟练掌握。目标:逐渐掌握生殖中心操作技术并监督学生熟练完成;熟练掌握有关妇产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中。措施:①带教老师及学生要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对较为困难的操作,要将其分解,分段训练,从容易的开始逐渐增加难度,随后将各阶段科学连接起来,以致学生可以独立熟练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老师要随时监督;②将健康知识贯穿于所有诊疗过程中,以书面、口头、播放影片等方式,使学生逐渐从熟悉至熟练掌握;③开展3次专科知识讲座,重点讲解妇产科学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④对学生进行3次考核。3)巩固提升。目标:学生能独立完成生殖中心工作,并进行健康教育,深入了解各项技能,针对各学生较弱环节,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各个能力。措施:①加强学生思想教育,降低事故发生率;②指导各个学生准备一个讲座课件,安排学生进行小讲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③进行考核2次,随时进行抽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试,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2]。2)教学结束前,调查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满分为0~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3]。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0.0系统程序解析数据,采取%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采取(±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操作考试

对比两组学生理论考试以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研究组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生殖中心临床带教中使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方式,可以使师生的教学目标更加确切,能够依照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在不同时间段分阶段完成学习计划,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也增加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以及榜样作用,对老师的带教水平要求更加严格,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4]。

李赛姣等[5]研究表明分阶段考核法提升了带教老师主观能动性,可使老师积极主动备课,查看更多专业知识,随时对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在适当的压力下主动学习。教育是帮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促进学生主动寻找答案,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分阶段考核能够使带教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依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充分表现出集中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教学原则。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理论考试以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以及考核法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使其知识更加稳固,提升学生满意度。

综上所述,分阶段目标教学与考核法相结合教学,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提升整体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熊秀兰.阶段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在妇瘤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7):241-242.

[2] 黄继华.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胸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1):149-150

[3] 李爽,梁莉.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7(03):179-180.

[4] 吉锐华.肾内科临床带教中分阶段目标教学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1):105-106.

[5] 李赛姣,包淑婷,尚叶,等.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在生殖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