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互涉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23黄以文

关键词:教学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黄以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再局限于课内文本,而是要引导学生廣泛涉及,要使学生从其他的优秀文章中获取营养,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中学阶段,教师要重视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联系,强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联系相关文本,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阅读,达到主动接受课文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文本互涉理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56-1

文本互涉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初中生从多层次去理解文章,改变原有阅读习惯中的线性思维,锻炼发散性思维,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体系,最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一、文本互涉的主要概念

文本互涉理论,是指不同文本结构故事等部分之间都存在的一定的联系,任意一个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总有各种各样的关联性,最主要的就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相参考和渗透。诗歌写作中的“用典”的写作手法和现代文写作中的“引用”实际上都是文本互涉的现象。文本互涉理论的存在,实际上也为现代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者们在进行文章研究时要保持开阔的眼界和批判的思维,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还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二、文本互涉的教学要求

文本互涉在教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将课本中的文本内容与其他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在扩充知识的同时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更加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

1,教师必须重视课前准备,确定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点

文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互涉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之间的传承性,文学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种文学一旦产生就必然会对后世的文学写作产生影响,比如《离骚》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也是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后世文人无不对其推崇至极,初中课本中常选用李白的诗歌作为教学素材,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唐诗与楚辞格律不尽相同,但是李白所著的许多诗篇也和屈原一样,诗中都是采用大量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如在初中二年级部编本教材《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即是对神话仙境的细致描述。

即使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间背景的文章,也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处,这可能是同为人类的心理的共通性。如初二年级部编本教材新编教材就广泛采用了文本互涉的编采方法,如将中国现代散文家严文井的作品《永久的生命》与英国近代哲学家罗素所著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放入同一单元,让学生进行对比,以中外思想家共同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对生命的态度,虽然写作背景大相径庭,但是共同谱写了关于人类生命的赞歌。教师在上课前,应当细读文本,感知文化内容,通过将两篇文章进行穿插讲解,既缓解了哲学类散文的晦涩枯燥,也有益于学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通中汲取思想精华,从而形成教师——文本——学生的良性互动。

2.重视课程目标的实际要求

初中学生对文学的思维理解已经到达了可以对课内所选择文章进行自我理解剖析的水平,但是文学的整体素养并不丰厚,教师在进行文本互涉教育时,对比较深奥的文章讲解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在进行文本穿插时也要尽量减少对符合年龄层面外的文本引用。教师在对现在中学生普遍感到晦涩难懂的鲁迅文章的分析时,要带领学生回到鲁迅笔下那个“吃人的时代”,结合具体写作背景,立足于时间线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以笔为枪的无奈,有利于帮助理解。在文本互涉时也有可能出现涉及范围过广反而忽视了对原来文本的剖析,导致本末倒置。因此,老师在讲解时,必须要把中心明确清楚。在引用文本时注意限度,避免杂而忘本。语文课本身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无法进行合理引导,那么语文课也就失去了它的精彩之处。

二、运用文本互涉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学中,文本互涉教学有利于帮助初中生深入解读文本,是帮助活跃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同时文本互涉教学通过阐述的循环,可以将文本意义进行重新构建,这为活跃教学氛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教学中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以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去理解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互涉,提高了初中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并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进入高中语文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满足了应试和素质的综合需求。

初中阶段是语文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中所精选的相关文章汇集了百家思想的精华。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呼吁教育要回归课本,但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课内教育与考试要求是不容割裂的,因此,如何让课内教育在不丢掉课本起到传承文化的同时又与应试要求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师必须考虑的一个实际性问题。总之,文本互涉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确实能够起到对教育的一个综合性作用,帮助提高学生思想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至于走入误区,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钮堂柏.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05).

[2]邓文娟,杨向奎.文本互涉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9(04).

[3]刘月.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

[4]赵志平.试析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09).

[5]邓占云.基于文本互涉理论的人物传记阅读策略[J].名作欣赏,2018(10).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