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恢复室内音乐干预对全麻手术患者恢复效果及吗啡用量的影响

2020-08-23王桂艳冯蕾赵敏房立艳王立娜武知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4期

王桂艳 冯蕾 赵敏 房立艳 王立娜 武知荣

【摘 要】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麻醉恢复室内全麻手术患者的恢复效果以及吗啡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7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干预,对比两组疼痛情况、吗啡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入PACU时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出PACU时,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吗啡用量低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参照组(27.78%);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音乐干预用于麻醉恢复室内的全麻手术患者,可以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安全渡过。

【关键词】 麻醉恢復室;音乐干预;全麻手术患者;恢复效果;吗啡用量

文章编号:WHR201910166

麻醉恢复室(PACU)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对于全麻手术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期间,由于麻药作用使患者的各种保护反射无法立即恢复,加上手术的强烈应激反应,易导致患者病情变化快,发生呼吸、循环系统等并发症。因此,有必要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有效控制[1]。在本研究中,笔者探讨了音乐干预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恢复效果以及吗啡用量的影响,并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72例麻醉恢复室内的全麻手术患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4.5±2.1)岁;参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5.5±1.7)岁。从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上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量吗啡静脉注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介绍音乐干预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优势以及操作步骤;将事先准备好的下载音乐让患者试听,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音乐。对于音乐的选择,建议患者选择节奏舒缓的曲目。2)术后,患者一进入麻醉恢复室,就开始音乐干预。给患者戴上头戴式耳机,音量调至25~30dB,播放术前选中的音乐;每次播放时间为30min左右,中途休息10~20min[2]。

1.3 护理评价标准

1)采用视觉疼痛模拟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判定,总分为10分。轻度疼痛:0~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2)记录两组吗啡注射量;3)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血压异常、躁动、寒颤、恶心呕吐[3]。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用χ2检验;计量数据表现形式为(±s),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和吗啡用量

从上表1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入PACU时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出PACU时,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吗啡用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

从上表2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参照组为27.7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通过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身心得到放松。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将音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可在患者的心理上产生积极作用,促进机体的康复[4]。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麻醉恢复室中全麻手术患者,采取音乐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出PACU时,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吗啡用量低于参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参照组(27.78%);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其中的原因与音乐干预密切相关。平稳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消除紧张感、减轻恐惧不安的情绪;活跃、激情的音乐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兴奋,使疼痛阙值升高,起到抑制疼痛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患者在音乐干预后,VAS评分有了明显降低,吗啡的用量也明显低于参照组;由于音乐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因此它还可以对心血管系统发生良好的反射作用,促使血管舒张,紧张度降低,起到了血压调节的作用。同时,由于患者在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诱导下,体内的皮质醇和儿茶酚胺的浓度迅速上升,易出现心率、呼吸等异常变化,通过音乐干预,有利于保持患者体征的平稳[5]。

综上所述,将音乐干预用于麻醉恢复室内的全麻手术患者,可以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平稳复苏。该干预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帆,王丹,黄馨宇.麻醉恢复室内音乐干预对全麻手术患者恢复效果及吗啡用量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11):139-142.

[2] 樊又嘉,董榕.音乐疗法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04):635-638.

[3] 周洁,杨淼,等.五行音乐疗法对全麻术后患者疼痛及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72-874.

[4] 马玉娟,温秀玉,寇健明,等.PACU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01):141-143.

[5] 李宏彬.音乐干预对麻醉恢复室内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4):1324-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