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引领昂扬向上的航标
2020-08-23严济良
严济良
我一贯十分重视学校教学工作。2006年8月至2014年底,我在担任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期间,前两年在高三任教一个班的化学课,并主抓高三年级,学校升学质量明显提升,本一上线人数翻了一番。2007年秋学期,我仍然任教高三并主抓高三,工作精力主要放在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上,9月和10月,发生的两件事引起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关注和沉思。
第一件事发生在9月底。根据规定,学校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助学金,当时是凭家长的待业证或社区出具的家庭困难证明,最后讨论决定。到9月底时,申请助学金的学生数不多,不到學校预设的三分之一,这跟我们9月集中家访了解的情况严重不符。事后大家讨论得出,学校的助学金发不出去,学生爱面子的思想是主因。
第二件事发生在10月。有一位高二的女生已经几天没有来上学了,她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在校表现也挺好的。班主任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说母女之间正在闹矛盾,起因是孩子向家长要钱买手机,不给买就不来上学。其实这个家庭根本不宽裕,家长是外来务工,家里孩子多,经济上十分拮据,这个学生是家中的老大,学校连续两年都减免了她的学费。听到这事,我虽然很生气,但更多的是对教育的深思。
我认识到学校教学工作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重要。于是我决定发起“中学生价值取向大讨论”,全校师生、全体家长都参与。12月底,我专门给家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表达我对教育的思考,激发大家的讨论热情。
出乎意料的是,这封公开信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学生和广大家长的讨论积极性,形成由个人思考、家庭共议、班级分享,走向观念年级分享、全校分享、社区分享的热烈氛围。通过讨论,“三比三不比”(不比父辈比吾辈,不比阔气比大气,不比智力比努力)和“三自”(自尊、自信、自强)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形成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精神动力,增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2008年起,关于价值取向的大讨论,成为高一学生教育必修课,安排在第一学期期末,我结合部分学生进校后思想上放松、勤奋度下降的普遍问题,在公开信中的“三比三不比”后,再加上“不比今天比明天”,形成“四比四不比”人生取向引导语,提醒学生加强自律、健康成长。
“中学生价值取向大讨论”主题活动多次被中国文明网、江苏文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成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精品案例。2012年学校荣获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扬州“诚信中学生”徐砺寒同学正是“大讨论”结出的硕果,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2”年度感动人物,他的事迹曾被央视报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