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俄红军的“莫斯科中国营”
2020-08-23常立军朱延瑞
常立军 朱延瑞
莫斯科中国营进行队列训练
中国营军旗上用俄文写着“俄共(布)萬岁”
一战期间,中国劳工来到遥远的俄国。十月革命后,不少中国人加入苏俄红军,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牺牲,其中就包括1918年春天成立的莫斯科中国营。
1914年沙俄参加一战后,痛感国内劳动力短缺,遂从中国输入大量劳工。俄方统计,1915年初到1917年4月,通过铁路入俄的中国人超过15.9万。华工遍布俄国欧洲部分的矿山、木材场和机械厂,像莫斯科工厂里就有数百名华工。
可华工地位之低下,是骇人听闻的,由于包工头和地方当局滥用权力,罢工和逃跑时有发生。1917年11月,在俄国革命影响下,莫斯科华工纷纷参加赤卫队,通过起义控制全城,与彼得格勒工友遥相呼应。
1918年初春,是苏俄最危急的时刻,德奥同盟国军队加紧进攻,国内白卫势力叛乱,而苏维埃只有刚从赤卫队紧急改编的少量红军,这些人虽有勇气,但缺乏战斗技能。当年4月,有20多个中国人加入华沙红色革命团,接着莫斯科第4苏维埃团也有了中国人。
5月9日,《真理报》刊登呼吁书《致所有革命的中国无产者》:“革命的中国弟兄们!谁支持被奴役者获得解放,就加入我们的队伍!谁赞成保卫工农政权,就与我们一起走……同志们!请加入红军,加入红军中国营!让我们服从革命的纪律,紧紧团结起来,抵抗帝国主义分子!”呼吁书的结尾附有地址和签名:“中国营登记地点在红军国际军团办公室,莫斯科新森林大街二号。营长孙富元。”因为多数华工是文盲,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写,而呼吁书又是用俄语登在报纸上,因此他们很难获悉。不过,以中国人孙富元落款的呼吁书,至少让苏俄百姓产生这样的印象:哪怕是来自东方的中国人都愿意保卫苏维埃。
列宁敏锐意识到,俄国革命战争同样具有国际主义意义,因此他非常支持在莫斯科组建中国营。根据领袖的意见,1918年5月13日,红军莫斯科兵役局动员处决定,各部队所有中国人“归属莫斯科河南岸区兵役局管辖,用来补充组建中的中国营”。
中国营起初驻扎在莫斯科河南岸区沙博洛夫卡大街,6月底到7月初移驻沃罗比约夫山。莫斯科记者科尔措夫曾描述:“我有幸见到第一批中国籍红军,沃罗比约夫山兵营面积很大,地板擦得锃亮,步枪排列整齐,战士的头发剃得很短,口令非常简短,墙壁上刷着共产主义口号,挂着列宁画像。有的人眼睛眯缝着,黝黑的脸上挂着似羞不羞的笑容,大笑起来高亢尖厉,或者在水龙头下仔细洗漱。”
夏季几个月里,中国战士忙着作战训练,每天训练将近6个小时,中间休息吃午饭。莫斯科第4苏维埃团及其此后的莫斯科混成旅政委索科尔,曾这样描述中国营的生活:“紧张的训练日子一天天流逝。中国志愿者迅速掌握武器、学习军事。他们特别喜欢马克沁机枪,爱上射击课,在沃罗比约夫山一条深沟里构筑的射击场上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当时,我们的子弹很少,每个战士只发三五发训练。中国营长经常要求为每位战士多发一些子弹,特别是带帆布弹带的机枪弹。”
中国营1918年9月随莫斯科第21团前往南方,支援南方面军。在这支生力军的帮助下,红军再次占领被放弃的新霍皮奥尔斯克,稳定了局势。中国战士们的作战表现,用第21团团长和政委的话说,就是“给敌人留下非常恐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