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式足球场内“卧虎藏龙”
2020-08-22彭玥
◎文/彭玥
上海市静安区曹家渡社区笼式足球场内,有一支足球队坚持十年在绿茵场上挥汗如雨,球队成员都有着超长球龄,他们平均年龄70岁,其中最年长者已有87岁。前不久,笼式足球场内还举办了一场笼式足球趣味赛。队长李树春说:“世界杯的年轻球员们是全力以赴夺冠,我们这些老球员则是以球会友、以球为乐。”
“游击队员”有了根据地
每周二、四、六的上午是足球队固定的训练时间,住在周边的居民都知道,除了下雨天,队员们都会雷打不动来踢球,“过年期间我们也都过来踢,就是这么喜欢踢球。”李树春说。
球队现在有26位成员,大家都是认识大半辈子的老伙计,有曾经在单位足球队踢球的,也有曾进过职业球队的,有十几岁便在弄堂里一起踢球的伙伴,也有年轻时就成为对手的球友……90年代,他们就组成了一支足球队,这也是现在笼式老年足球队的前身。
2009年,位于昌平路上的这个笼式足球场正式对外开放,他们才有了自己的活动基地。在这之前,足球队则像打游击一样辗转过好几个场地。因为没有合适的场地,他们曾在南北高架下的一块空地上踢过一年多。后来发现上海火车站附近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队员们便自带工具平整土地、拔草,为了场地正规,大家还将两棵小树移了位。每次踢球之前,都要先干农活。谁知两三年后,这片荒地要建楼房了,队员们不得已又把球场换到了武宁路上。直到笼式足球场免费对外开放,老年足球队才算有了固定的训练场地。
足球队的集体照
球队里的“80后”
提起球队“老法师”,则当属今年84岁的施祖跃。“我14岁就开始踢球了。”从少体校毕业后,他就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曾在上海商业队、上海工人队、上海一队踢过球。1963年,他进入黄浦区少体校执教;退休后,又被静安区少体校返聘执教,直至2006年正式离开教练岗位。“我工龄47年,可以说跟足球打了一辈子交道。”因踢球造成右腿半月板损伤的他现在已不能剧烈运动了,但作为老年足球队教练的他仍然坚持参加每次训练,训练前与队员们进行赛事讨论并记录出勤及比赛档案,训练中提醒队员注意事项。
86岁的陆永林是球队中最年长的,身材精瘦的他运球、传球,各项技术动作都不在话下。他十几岁就进入校足球队,还差点成为职业球员。1970年,陆永林回到上海工作,踢球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陆永林说:“足球是我最大的爱好,无论什么时候,在球场上跑一跑、出出汗,就是觉得适意。”
“踢球让我们永葆青春”
作为资深球迷,世界杯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谈资。李树春告诉笔者,世界杯期间,他专门绘制了对阵图和积分榜,并且几乎每场比赛都按时观看,他们都是狂热的老球迷。
队员沈雅海,别看已经70了,在足球上投入的精力可不比年轻人少,世界杯64场,他场场不落,这种熬夜的本事他从年轻时就练出来了。每当赛事来临,他都会提前手写几页材料供大家赛前翻阅,几支传统劲旅的明星球员,他都能脱口而出且如数家珍。
从2009年至今的十年时间里,老年足球队每年都会跟其他球队进行两三次的比赛,3对3或4对4等,有时还会组织趣味赛,每年年底也都会进行一次年终总结会。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身姿矫健地现身球场常常引起过路人的围观。李树春说,通过足球我们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对足球的那份热爱和激情仍不减当年。
前不久,笼式足球场举办了曹家渡社区笼式足球趣味赛。尽管参加的比赛不少,但缺乏赞助商的笼式足球老年队很少有参加市级比赛的机会,他们说:“我们这支足球队实力还是不错的,只要有机会一定可以在高级别的比赛中拿奖。”
注: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场地为长方形,长度不得多于42米或少于25米,宽度不得多于25米或少于15米。笼式足球场用围网全封闭,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