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枝花烟区不同烤烟新品种烘烤特性研究

2020-08-22李晨曦闫芳芳熊维亮向裕华冯文龙罗富国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烤房云烟温湿度

李晨曦,闫芳芳,周 欢*,熊维亮,向裕华,冯文龙,罗富国

(1.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99; 3.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烟草品种是烟叶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同时也是烟叶生产的基础[1]。目前,我国烟草生产中的品种虽然数目较多,但同时也存在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抗病等问题,这也是制约我国烟叶生产的主要瓶颈之一[2],筛选出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的品种任务极为迫切。烘烤是烤烟生产中重要的、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环节[3],不仅决定着烟叶的产量,还影响着烟叶的香气、风格、色泽、吃味等质量性状以及烤烟生产的效益[4]。因此,烟叶烘烤质量的好坏,对烤烟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烟叶烘烤特性与烟叶烘烤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5],不同烤烟品种具有不同的烘烤特性,每年由于对各品种的烟叶烘烤特性认识不足,导致大量烤坏烟的出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6-7]。该项目以本地主栽品种烘烤工艺为参照,研究了适种的4个不同品种烤烟烘烤特性,掌握了品种间的烘烤特性差异,为制定品种烘烤工艺提供技术参考,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CC143、PVH2233、PVH2241、CC27、云烟87(对照)。

1.2 试验方法

参试品种在同一地块种植,栽种密度为1.2m×0.5m,育苗期、移栽期和田间管理一致。烘烤中采用成熟度基本一致的5个品种的中部烟叶编在同一编杆上,共编制4杆,分别装于烤房的1、2、3、4层,同时在观察窗处悬挂品种烟叶进行烟叶变化的观察,在烤房底层挂品种烟样于24、48、72、96h测定烟叶重量,观察含水量的变化,测定公式为:失水量=(鲜重-干重)/鲜重,失水速率=失水量/时间。烘烤工艺按当地云烟87的烘烤技术进行。烤房为4层气流下降式普改密烤房。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烘烤特性分析

2.1.1 变黄期烘烤特性 表1中显示,变黄期分3个阶段调控,用时87h。在相同时间段内,5个品种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变黄,云烟87为正常变黄,PVH2241和CC27的变黄程度与云烟87相似,但CC27支脉略含青,应稍延长其37~39℃的烘烤时间;CC143和PVH2233的变黄程度要慢于云烟87,其中PVH2233在变黄期结束时,仍有支脉含青。变黄所用较短时间排序为:云烟87>PVH2241>CC27>CC143>PVH2233。在35~36℃时段,CC27变黄较慢,云烟和PVH2241变黄较快;在37~39℃时段,应适当延长约8h,促进CC143和PVH2233达到7~8成黄;在39~43℃时段,延长3~4h,消除PVH2233和CC27的支脉含青现象,达到黄片青筋。

根据表1出现的结果,烘烤工艺略作调整,变黄期分4个阶段调控,用时108h。由表2可知, 云烟87和CC143在40~43℃烘烤时间偏长,主脉变黄,不利后期定色,应缩短40~43℃的烘烤时间;PVH2241达到正常变黄,PVH2233和CC27虽经历108h变黄期,但仍有6~8对支脉含青,说明PVH2233和CC27的易烤性较云烟和CC143要差。

2.1.2 定色期烘烤特性 由表3可知,此阶段分2个阶段调控,经历52h,CC143、PVH2241和CC27与云烟87变化相似,PVH2233在43~48℃时主脉未完全变白,需延长43~48℃时的定色时间。

表4中,此阶段分2个阶段调控,经历48h,在44~48℃期间,CC143、PVH2241和云烟87达到正常定色,其中云烟87因变黄时间长,出现挂灰现象;PVH2233和CC27的主脉含青,说明在44~48℃的时间需要延长,而叶片基部的支脉含青是因变黄时间不足。

表1 不同品种变黄期特征一(8月28日)

表2 不同品种变黄期特征二(9月7日)

表3 不同品种定色期特征一(8月28日)

表4 不同品种定色期特征二(9月7日)

表5 不同品种干筋期特征一(8月28日)

表6 不同品种干筋期特征二(9月7日)

2.1.3 干筋期烘烤特性 在干筋期,烟叶内含物质分解基本完成,主要是将烟叶主脉干燥。表5和表6中的5个品种都能完成顺利脱水而干燥,无明显差异。

2.2 烘烤过程中不同品种烟叶水分变化

表7数据显示,在0~72h的变黄期内,5个品种的失水速度呈现多-少-多的规律,失水量排序为CC143(37.3%)>PVH2233(34.2%)>PVH2241(33.0%)>云烟87(29.9%)>CC27(29.2%),CC143水分变化最大,其次是PVH2233和PVH2241,再其次是云烟87和CC27,在定色期,PVH2233的失水量与云烟87相近。

在表8的0~96h的烟叶变黄期间,失水量排序为云烟87(45.7%)>CC27(44.1%)>PVH2241(38.6%)>PVH2233(35.9%)>CC143(34.6%)。由于延长了变黄期时间,云烟87过度失水,出现烟叶挂灰现象。

2.3 不同品种烤后质量

8月28日和9月7日的烘烤时间分别为167h和161h,通过9月7日延长变黄期,黄烟组率增加,降低了微青组和杂色组,从而提高了上等烟率,并且整体烘烤时间缩短6个h。从9月7日的不同品种烘烤后的烟叶外观质量来看,黄烟率为CC143>云烟87>PVH2241>CC27>PVH2233,青烟率为PVH2233>CC27>PVH2241 >CC143>云烟87,杂色率为CC27>云烟87>PVH2233>PVH2241=CC143,上等烟率为CC143>云烟87>PVH2241>CC27>PVH2233,中上等烟率为CC143= PVH2241>云烟87>CC27>PVH2233。与8月28日烘烤的上等烟率相比,CC143、PVH2233、PVH2241 、CC27和云烟87分别增加的百分点为30.9、26.7、31.1、42.8、10.9,其中CC27增幅最大。

表7 烘烤过程中不同不同品种水分变化一(8月28日)

表8 烘烤过程中不同不同品种水分变化二(9月7日)

表9 不同品种烘烤后质量

表10 不同品种在烤房不同层次的质量变化

整个烤房分4台,因各台的温湿度存在变黄期上高下低特点(表10),造成各层烘烤效果的不同。CC143和云烟87对各层温湿度要求不高,烘烤效果差异不大;PVH2241品种在8月28日烘烤时放置在第4台(底台)的上等烟比例高,而在9月7日放置在第1台的上等烟率高,微青烟较多,说明变黄时间较云烟87要长;CC27品种通过延长变黄期提高了上等烟率,但增加了第3和4台的微青烟,可能与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的湿度不足相关;PVH2233品种在8月28日和9月7日的第4台上等烟较高,说明该品种的变黄所需时间要长于其他4个品种,才能达到正常变黄。变黄时间排序为PVH2233>PVH2241 >CC27>CC143>云烟87。

3 讨论与结论

烘烤结果表明,采用9月7日的变黄期延长的烘烤方法较常规方法能够提高5个品种的上等烟率,CC143的烘烤特性与云烟87相似,对烤房温湿度变化不敏感,易于烘烤;在2次烘烤过程中,PVH2233的微青烟改变不明显,CC27品种虽降低了杂色烟率,但增加了微青烟率10.2个百分点,PVH2241的质量提高较明显。烤后上等烟率排序为CC143>云烟87 >CC27>PVH2241>PVH2233,烤后中等烟率排序为PVH2233 >CC27>PVH2241>云烟87>CC143,烤后中上等烟率排序为CC143>云烟87>CC27>PVH2233>PVH2241。

3.1 CC143的烘烤特性

田间成熟落黄慢,生育期较长,较耐熟。对烤房温湿度变化不是很敏感,烘烤易调控,变黄期较云烟长20h左右。烤后上等烟率高,杂色烟较少,烘烤特性较好。

3.2 PVH2233的烘烤特性

田间较难成熟落黄,生育期长。对烤房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烘烤不易调控,变黄慢,失水较快,不利烟叶变黄和定色,易出现微青烟。烤后烟叶上等烟率较低,中等烟率较高,烘烤特性中等。

3.3 PVH2241的烘烤特性

田间成熟落黄慢,生育期长,较耐熟。对烤房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烘烤较易调控,变黄期较云烟长20h左右。烤后上等烟率高,杂色烟较少,烘烤特性中等。

3.4 CC27的烘烤特性

田间成熟落黄慢,生育期长,较耐熟。对烤房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烘烤不易调控,烟叶易出现微青和杂色。烤后烟叶上等烟率偏低,烘烤特性较差。

猜你喜欢

烤房云烟温湿度
一种智能化电热处理炉用温湿度传感器的变送器
河南烟区空气源热泵密集烤房应用实践研究
文物展柜内环境温湿度的调控与监测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热泵烤房和生物质烤房应用效果对比实验
烤烟新品种选育区域试验对比分析
富源县不同烤烟品种试验示范
临沂烟区密集烤房3改4层研究
水云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