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渗透
2020-08-22苏锦嫦卢华瑛
苏锦嫦,卢华瑛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0 引言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诱发的急性皮肤疾病,其带状疱疹病毒会侵入感觉神经末梢,然后沿着神经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中,导致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会沿着神经纤维转移到皮肤,引发疱疹并伴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故本研究以我院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其治疗效果,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入住的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4-72岁,平均(45.74±2.65)岁;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2-69岁,平均(48.65±3.12)岁;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讲解各种检查注意事项,遵从医嘱进行给药并告知药物疗效及服用方法,保持病房的干净及通风等。
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干预:因病症常引起疼痛,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②皮肤护理干预:帮助或指导患者观察及保护皮肤的方法,加强皮肤的清洁,促进患病处的皮肤等到保护;③按摩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对病发处进行按摩,放松患者因疼痛而收缩的肌肉;④生活护理干预:保持病发整洁、通风及安静,防止影响患者休息。同时注意患者饮食,禁食辛辣刺激类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皮损愈合情况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皮损消退及皮损开始结痂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测表(SDS)、焦虑自测表(SAS)评分。患者得分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及焦虑,60-69分为中度抑郁及焦虑,50-59分为轻度抑郁及焦虑;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皮损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皮损消退、皮损开始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损愈合情况比较±s,d)
表1 两组皮损愈合情况比较±s,d)
?
2.2 对比两组患者SDS、SAS评分
两组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SDS、SAS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SDS、SAS评分±s,分)
?
3 讨论
带状疱疹由机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是一种顽固且难治愈的疾病,其症状为簇集性小水泡分布在单侧周围神经。带状疱疹在病发前后以及皮损愈合后,均有可能伴有神经痛,若在皮损消退后,四周仍持续存在神经痛,则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目前,临床常采用神经止痛、神经阻滞及抗病毒药物,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同的效果。
本实验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在综合护理的干预下,可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疼痛阈值的提升;按摩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肌肉疼痛,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生活护理为患者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舒适度,从而促进患者心理情绪的平复,有效提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3-6]。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皮损愈合情况及SDS、SAS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加快患者皮损消退的速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症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缩短皮损消失时间,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