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20-08-21王振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王振国

【摘要】音乐教学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音乐教学教学能够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其中,德育教育是重要的内容。音乐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够起到良好的隐性教育目的是当前显性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探讨了音乐教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为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98-01

音乐作品是人们情感的表达它具有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包括歌曲、乐器演奏、舞曲等,音乐作品不仅具有优美的旋律,同时其内容也会让人们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进行德育教育,音乐作品中含有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都会给学生带来隐性德育教育的作用,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就可以将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看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改善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作用。下面简要探讨音乐教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如下

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作用

学校德育教育任务艰巨,不仅担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还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音乐作品作为德育教育形式的生动补充,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能够非常感性的传达德育文化、传播社会信息。

音乐教学教材中有一些具有很强的社会革命色彩的作品,这些题材蕴含了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祝福祖国》《祖国母亲让我上前线》《共青团之歌》等作品都与国家的命脉前途息息相關不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同时还给予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聆听这些音乐作品,学生能够被作品中的爱国主义以及献身精神所感动,受到党和共青团的有力号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以上精神理念和党的政策方针都通过音乐作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的传达给学生,不仅将政策方针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能够将枯燥无味的文字转换为美妙的音符,将难以理解的大道理转变成感人肺腑的故事,这种新颖有趣的德育教育方式,很好的迎合了学生的心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理想信念的教育作用

理想是凝聚全民族的粘合剂,指引民族力量的团结,是引领民族为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领路人。中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祖国接班人,是早晨最耀眼的太阳,因此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亦是尤为重要的,德育教育要从中学生做起,因为这不单决定着中学生个体的前程和发展,更不仅决定个人的前途与发展,而且也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在音乐作品中,信念也是主动脉音乐作品的核心内容,是珍贵的思想财富。在音乐课上进行理想主义教育时,教师要注意把握音乐作品中只有主动脉思想的相关题材,鼓励学生在树立理想时,基于社会现实的基础,避免理想照进现实的落差,例如人教版音乐教学教材中的《英雄赞歌》等歌曲,可以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情怀,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爱国主义的教育作用

徐特立说过:“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脉。音乐教学教材作品中囊括了革命先驱英勇奋斗的爱国事迹、祖国的大好河山等内容,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文本。

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边塞之歌》《江南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这些音乐作品描绘了我国祖国的美好河山和壮丽风景,让学生对祖国的山河充满自豪感,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有利于学生长大后报效祖国。音乐作品利用中学教材作为媒介,直观的地将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展现成声音感官刺激,形成了精湛的艺术作品。音乐作品还原了历史,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德育教育。

四、文化传承的教育作用

音乐教学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一些传统的音乐曲目,例如京剧《铡美案》等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主要以欣赏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不要求学生具体掌握京剧的演唱方法等,只需要学生对于我国的京剧文化予以了解。这些京剧作品其内涵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这些优秀作品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对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产生影响。这些作品写入教材中避免了失传或消失的可能,通过音乐的方式将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保存下来,以供新一代学生传承和发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虽然不可能做到每一件音乐作品都能够传承于世。但是,只是我们可以在中学启蒙音乐教材中将优秀作品记录下来。

音乐作品利用教材作为媒介,直观地将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事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展现成声音感官刺激,形成了精湛的艺术作品。音乐作品还原了历史,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德育教育。音乐教学教材中的作品更加年轻化,现代化,十分适合当代学生聆听,有助于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应该懂得在音乐作品中接受德育教育,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孙丽棉.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J].学周刊,2016,(23):151-151.

[2]王磊.美国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江西教育,2017,(18):20-21.

[3]魏培修.音乐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67-70.

[4]韩蓉.浅谈音乐教学欣赏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03):147-148.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