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2020-08-21李会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李会

【摘要】音乐能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陶冶人们情操。初中音乐课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了多少歌曲,也不是让学生了解多少乐理知识,而是注重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欣赏,以动态的画面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挖掘音乐里的情感因素,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就教师如何展开音乐审美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76-01

初中生比较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好的流行音乐的确蕴含着情感、思想、旋律美和节奏感。但初中生限于对音乐的认识不足,其难以对歌曲形成本质认识,自然也达不到审美的地步。同时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喜欢听一些口水歌,这将影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音乐,从听音乐的兴趣、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展开教学,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水平。接下来,本文具体论述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这是因为音乐能让其放松、愉悦,使其能享受音乐美感。但从音乐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即只喜欢听一些节奏感强烈的、流行的音乐,对于教材上的音乐明显兴趣不足。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音乐情境,以动态的画面结合音乐从视觉和听觉来刺激学生,在提高学生对音乐感知力的同时激发其音乐学习兴趣。

如在《军民大生产》一课教学时,这是一首传统民歌,教学主旨在于让学生感受劳动气氛。对此在课前教师要先搜集一些相关视频素材,可将一些影视片段进行剪辑。在上课时教师可先从大生产时代的背景和思想观念给学生作以讲解,在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军民大生产的视频,同时要给学生播放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观看军民大生产的视频,一边听着音乐,其从心理上也会慢慢的进入音乐情境。这时教师再给学生讲述这首歌曲的音乐文化、乐理知识,能在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提升其音乐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音乐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注重对其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能为其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音乐认识,内化音乐美感

从数据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音乐缺乏一定的认识,也缺乏深入学习和了解的方法,因此难以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节奏、旋律、音乐文化和包含的思想内容等方面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内化音乐知识,进而提升其音乐美感。首先,教师要先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音乐,从背景和思想表达等方面作以全面讲述。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音乐文化来享受音乐,提升其音乐美感。

如在《走西口》一课教学时,这是一首民歌,主要讲授基层农民出外讨生活的故事。在上课时教师要先从走西口的创作背景给学生进行全面讲述,包括山西农民如何往西讨生活、这部作品对山西民歌艺术的成长作用、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在学生对这部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教师再利用音乐情境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更多元的角度欣赏,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感受和理解那个时代下农民出门讨生活的那种辛酸和悲苦。同时要尽量的从音乐里来挖掘作者的思想内容,使其能内化音乐知识,进而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引导学生内化音乐,提升其鉴赏能力,能在较大基础上从音乐中发现生活和感知生活。

三、注重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能触动听众的心理,也能真正的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结合音乐内容来培养学生进行想象、感受和理解,进而提升其审美情趣。一方面,教师可从音乐认识和情感发展规律出发,设计符合学生音乐认知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采取一些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使其了解音乐的形成和魅力,进而深化其情感体验。

如在《铁蹄下的歌女》一课教学时,在上课前教师要先做好课堂内容的设计和呈现工作,可从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展开。在上课时教师要先给学生讲述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和里面包含的情感内容等,并结合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其对这部音乐作品的认识和情感发展规律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后,教师可结合音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选取学生分别扮演马上的士兵和铁蹄下的歌女,通过让学生模仿视频来了解这部音乐作品的形成,使其能从心理上感受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如在日本铁蹄下,我国民众的不屈和抗争性,以此来加深学生的情感认识和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并从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来展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结语: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全面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上课时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促使其结合音乐文化来进行想象、感受和理解,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并教导其如何发现音乐的美,在加深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新时代学校教育视角下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XJK19CDY02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况骄.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J]. 音乐大观, 2014, 000(006):246-246.

[2]李嘉怡. 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J]. 才智, 2015, 000(001):152-152.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