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2020-08-21柳昌浩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柳昌浩

摘要:在物理课堂上,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进行一定的物理实验,才能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成绩。基于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21-2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应认识到这一点,利用更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教师应学会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整个实验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带给学生直观性地感受。

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价值

1.改善课堂演示效果

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因为种种原因的制约,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的物理实验在课堂上无法得到更好地展示,不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在当前的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物理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缺乏直观性的缺点,让学生得到直观性的演示。

2.优化课堂教学步骤

在物理实验中,需要学生完善每一个步骤,才能得到最终的实验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开展物理实验,能够将每一个实验的步骤完整地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经常会走神,忽视了某一个实验步骤,对于学生来说,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完整地看到整个实验过程。

3.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强调让学生和教师进行一定的互动,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利用互联网的支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一个网络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物理实验的效果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因为某些外界因素的限制,有时候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无法将整个物理实验的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同时,因为一些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直观地展现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着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定的教学情景,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摄取更多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分子热运动”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进行课堂学习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分子的扩散及分子间的作用力等知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无法利用课堂实验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有关的实验原理,将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2.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物理实验情景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利用兴趣作为驱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学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利局面,将整个物理课堂以一种更为鲜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视频、音频等元素吸引学生,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性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打造适应的教学环境,利用环境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有关于“声音”的教学内容时,本节课堂的教学问题在于让学生理解声音传播所需要的媒介。在进行试验时,由于这个试验是动态的,不利于学生观察试验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选择收音机作为声源,将声波对于耳朵的传递过程利用动画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3.利用信息技术,保障课堂教学安全

在进行物理课堂实验时,教师应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在一些物理实验中,需要学生用到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有着易燃、易爆、易挥发、易腐蚀等特性,学生在使用时如果接触不当,很容易受到伤害。但对于一些物理知识来说,有着一定的教学难度,只有通过实验的方式,才能保证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物理实验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实验过程的同时,不受到化学药品的伤害,保障了学生的安全。通过在物理课堂上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自身也可以利用课堂下的时间寻找一些有关联的视频资料,弥补自己课堂上学习的缺漏之处。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利用课堂下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气压”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通常都会使用水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因为水银本身的性质,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学生来说,操作不当很容易受到伤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避免学生受到伤害,也能让学生完整地观看到实验的全过程。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好物理课堂时间,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完成物理实验。在当前的社会中,科技快速发展,物理教学课堂也应有所改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舞台,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实践当中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有些实验来说,其受到客观原因的限制,无法真正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更好地观察实验结果,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同时,也能让学生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路”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需要涉及到实验有电路的设计与识别,这一部分知识通过动手进行实践的方式更容易理解。因为客观原因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给予学生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自我的实践,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时间,又无法确保学生掌握这一部分教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这一方式,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进行学习时,学生可以借助于相关的软件模拟电路连接,进行绘制电路,也可以利用软件模拟实物图与电路图之间的转换练习。通过这一方式,实现自身学习的提高,促进学生对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在这一过程中,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助,当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解决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作为教师,应把握好有限的教学时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到最大化,为学生打造一个方便的学习桥梁。对于教师来说,应学会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融合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带给学生更为先进的课堂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朱红淮.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7).

[2]陈佳亮.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电阻的测量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

[3]任家荣.信息化条件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尝试与研究[J].学周刊,2020(02).

[4]秦雯,巩晓雁,钟永江.基于学科工具的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智慧教育案例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1).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朱店中学,甘肃 庄浪 744600)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