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

2020-08-21钟晓英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语文素养群文阅读

钟晓英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一直都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优选出来的这些文言文,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财富。它们或许记录历史,或许传承精神,都是高中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至宝。为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文言文的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加闪耀,这篇文章将从群文阅读入手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展开研究探索。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64-2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程度。在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多个维度入手,为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学生语文素养开展教学研究。

一、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

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议题或多个议题就多个阅读材料同时展开深度阅读。这种阅读教学的理念,具有如下实践优势:一是有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被动向主动发展,让阅读变成学生“自己的事”。二是有助于学生在围绕某一议题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在对比中发现共性,在分析中感知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时,一定是会将具有较强相似性的文言文汇集在一起,即围绕某一议题展开,因此这可以使得学生在大量阅读与对比中,对中心议题更加明确,在对比中清晰看出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围绕“词性活用”这一语法议题开展训练,在大量的文言文中搜索“词性活用”的现象,就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搜索、翻译、训练中不断强化这一语法现象的认知,在不断对比中明确“词类活用”的特点。三是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即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获得更多引导学生实现语言构建的机会,获得更多帮助学生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机会,获得更多引导学生感受古人情怀,实现思维发散的机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程度也将得到大大加深。

因此,我们认为在新时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从群文阅读教学入手展开探索是具有可行性的,也是值得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创新尝试的。

二、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才能使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得以更大发挥呢?如何让群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收获更多呢?我们认为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相关探索与实践值得一试。

1.倡导群文阅读,促进语言理解构建

对于高中生而言,文言文学习最大的障碍就体现在对文言文语法的认知与理解上,而说到将文言文语法结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更是“不敢现象”。高中生之所以在文言文语言运用与构建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与文言文时代久远,与现代汉语在语法顺序、词义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更与学生文言文接触的少,缺乏系统分析的能力。而我们强调将群文阅读融入到文言文教学之中,就是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材料的阅读与积累中,练就“火眼金睛”,揭开文言文语言结构这层神秘的面纱。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让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语法结构之一就是“夫晋,何厌之有”作为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如果教师仅仅从这一句入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语法分析,学生往往无法形成深刻印象,只从通过死记硬背,在习题中体现出“有何厌”但却并不能真正体会到这语法结构规律的普适性,而如果教师能够将其他具有宾语前置特征的文言文片段提供给学生,如《鸿门宴》中“沛公安在?”《岳阳楼记》:“答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去搜索类似的现象,并对相应的语法结构、语法顺利进行探讨,就可以使学生在反复强化中对“宾语前置”形成更深刻认知,从而顺利形成这一文言文语法结构的内化。

2.倡导群文阅读,实现文化古今通用

如果说语言文字上的特殊性是高中文言文的第一特征,那浓厚的文化气息、思想价值则是文言文中的第二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第二个问题,即如何让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去感知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性格以及古人的精神世界。例如我们将《劝学》和《师说》放在一起,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从这两篇文言文入手展开阅读,去感知古人的教育观、学习观,并引导学生建立古人学习观、教育观与现代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启示。如在这样的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联想到日常教育中教师经常对学生说的话“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问老师”。学生可以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问语文老师化学问题,老师不见得能解答,但这也没什么可见怪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板,因为“专攻不同”。同时还可以将《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与两篇古文一起阅读,让学生探讨这两篇近百年前的文章对现在还有没有用?自己应该如何看待这两篇文章,生活中又应该如何践行那?最后学生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树立自己的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在我的一个领域超过我的老师!”而通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则告诫了学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学习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从这个角度来看,群文阅读中会引导学生发现更多古代的道理在现代生活依然“有用”。

3.倡导群文阅读,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

很多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之所以有畏难情绪,除了文言文在语言上较为枯燥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发现文言文中所渗透着的美感。因此,在挖掘群文阅读价值时,教师不妨将各种具有美的特质的文言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大饱眼福”的过程中,感受到文言文中的力量,语言中的美感。当教师引导学生将《兰亭集序》《滕王阁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些宴会序言中的语句也节选出来和学生一同欣赏,一同分析,让学生在王羲之、王勃写作风格的感知中去体会当时聚会的情景,去感受当时宴会的氛围,体会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独特美感,感受自然山川及人生感悟之美。当教师运用师范朗读、背景音樂播放、优美视频分享等形式,将学生带入到宴会的世界中时,学生在文言文审美鉴赏方面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升华。

三、总结

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也许在初期开展文言文群文教学中,学生的压力会比较大,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对学生多鼓励,帮助学生加油打气,降低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畏难情绪,我们相信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勉励,共同坚持下,群文阅读入手开展的文言文教学定会渐入佳境,呈现出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篇文章提出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尝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倡导群文阅读,促进语言理解构建;倡导群文阅读,实现文化古今通用以及倡导群文阅读,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等群文教学策略,希望这些教学策略的提出能够对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文言文教学创新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君,房卫华,张丽.用小群文阅读实现文言文教学文化渗透——《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有效沟通》课堂实录及点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7(26).

[2]陈琳.做阅读的点灯人——高中语文教学引入“群文阅读”方法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4).

[3]符文静,李世龙.“批注式阅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反思[J].教师,2017(10).

[4]左延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建构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实验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0)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语文素养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