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2020-08-21孔维兵

关键词:树人立德群体

孔维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新课改的深化发展,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师同样需要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德育渗透,展开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开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到初中地理教师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24-2

新课改后将立德树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成分。因此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时不仅仅要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传授,同时要能够积极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教学目标。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立德树人具体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地理学科中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

1.个体生存意识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关于人类如何更好地生存做出了很多丰富的解释,比如地震、泥石流、滑坡、台风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这些灾难教育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灾难教育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人们开始挑战更高难度的一些生存方式,比如野外生存等等,但是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生存常识,比如说如何使用地图或者是定位寻找目标,或者如何借助于地势或者山脉来确定方向,如何借助地表的形态来判断水源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而这些可以通过地理教学中教师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另外通过地理教学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存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同时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很多的自然现象蕴含着很多生命的哲理,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生存观。比如在关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伤亡中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又比如在学习关于季节的内容时,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交替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正视他们的生命,启发学生能够思考生命的价值,逐渐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群体生存意识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我们人类作为群体性的动物,作为一个个的个体应该学会融合更好的融入群体中,如何被群体所接受,要能够服从大众的步调。为了群体共同的发展能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每一个个体都是性格迥然的,因此看待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会产生一定的分歧,也会发生一定的冲突,因此不能够以自我为中心,要能够学会包容和尊重,让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能够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这样的意识和观点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冥王星和八大行星相关的内容进行渗透。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能够通过地理知识让群体之间能够和谐的相处。因为整个社会之间是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的,不同的群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群体之间也同样能够学会和谐的相处。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能够彼此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些也是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给学生的内容。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立德树人渗透策略

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地理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综合性较强,另外随着中考政策的改革,这一学科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地理教师应该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能够认识到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热情,只有唤起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对该门学科学习产生足够的动力,这样才能够为进一步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奠定基础。比如在开展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时,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而且学生刚接触这一学科,在理解天体还有星球运动时比较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所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学生对于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而是要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读图能力、比如信息获取的能力等等。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地球运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与此相关的纪录片或者是电影,比如《流浪星球》,通过播放这一电影能够给学生一种更加直观的体验,让学生对于宇宙能够形成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为探索宇宙和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立德树人的更好渗透奠定基础。

2.注重将德育目标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和课堂教学的目标进行结合,要能够把德育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充分挖掘出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元素,进行系统性的编排和串联,从而实现地理教学德育的功能,既能够通过地理教学传授知识,又能够通过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有一位教师在开展关于中国南北地区气温差异教学时,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模式,结合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也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这也给了我们地理教师很多的教学启示。比如我们在进行温度带的学习时,各个温度带种植的农作物成熟的时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比如寒假我们要出去旅游那么我们应该带什么样的衣服出门呢。通过情境的创设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渗透因地制宜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和观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在这次教学中教师就很好的进行了立德树人教育。

3.注重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改下对各个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学科教学真正的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课堂中,教师也应该学会引导学生能够利用学习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想来帮助学生看待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立足现实,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汶川地震中伤亡人数最多的就是学生,在印度洋海啸中英国的一个小女孩利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竟然预测到了海啸的发生。通过这样的真实事例都让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们的教育应该侧重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发生后自救的办法,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个体生存的意识。又比如在进行春游的活动中要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野外求生的方式方法,这些都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4.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教师要能够以身作则,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影响,有效的感染学生。作为教师要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另外就是教师要能够在掌握专业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具备以地理教育为榜样的德行,教师要能够始终带给学生积极地正常量,要能够引导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总之,无论是各个学科的教师其实都应该始终将自己的学科教学和德育进行结合。

三、结束语

地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发展的学科,那么在落实立德树人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方面体现出地理学科的优势,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要能够将德育和地理教学内容融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生存意识,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汤玉梅.以地理德育助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8):23-24.

[2]李京燕.立德樹人——地理教育的德育价值思考[J].地理教育,2015(2):4-6.

[3]陈胜庆.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J].地理教学,2015(4):12-14.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市魏桥实验学校,山东 邹平 256200)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群体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调查
中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