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

2020-08-21陈敏

公民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市级工委重庆市

陈敏

7月底,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份经济体检报告披露了去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审计就如同经济体检,不仅要“诊断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是地方人大对财政预算进行审查监督的重要环节。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结合全国人大的意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已开始制定《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的决定》,目前,已完成草案文本的起草工作。

屡审屡犯成顽疾

2019年11月,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

2020年6月,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市政府提交了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7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又审议了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紧锣密鼓的监督实践,传递出重庆市人大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密切关注。

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在之前的相关调研中发现,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认识不到位,过多强调客观原因,避重就轻,有畏难情绪。

“年初编制预算一定要准、实、细,其实很多时候审计查出问题跟单位预算编制不科学有很大关系。”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认为。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也印证了这一判断。报告显示,重庆市市级和区县相关单位已按照审计要求上缴及归还财政资金180.4亿元。

该负责人解释说,一方面,财政直编预算的金额仍然较大,部分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完整,造成预算金额与决算金额差异大。另一方面,项目库管理不完善,一些部门未建立项目库或未实行项目动态调整管理,导致部分项目预算编制精准度不够、可行性不强。此外,因部分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不到位,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不完善,也造成资金使用绩效不佳。

另外,屡审屡犯仍然是一大問题。记者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看到,未将上年结转结余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编报、专项资金分配缺乏依据、套取扶贫资金或超范围使用扶贫资金、违规收取涉企保证金等老问题仍然“榜上有名”。“这些问题年年审、年年提、年年犯,成了无法根治的顽疾。” 该负责人感叹。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追责问责‘宽松软。”该负责人认为,审计问题查处往往注重追查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责任人责任,对管理失误、决策不科学、业务处理不规范等一般性违规行为较少追责,这也造成审计监督的震慑力不够,整改成果容易反弹回潮。

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的重要作用,是规范权力运行和反腐败的利器。

推动审计整改不能“独唱”,而要各方力量“合奏”。

据悉,针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重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领导责任,实行跟踪核查,点对点开展清单式整改,针对普遍犯、经常犯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正在以审计整改为突破口,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比如:市审计局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实行“一台账三清单”和“对账销号”管理,以“审计+督查”方式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同时,构建督察、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贯通配合的监督链条,推动形成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协调高效的监督工作格局。

被审计单位也将解决眼前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不断加强管理,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比如:针对审计反映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规定不明晰问题,市科技局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审核,规范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补助标准;针对审计反映的部分区县交通项目推进缓慢和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市交通局加强计划任务分解、建设进度督促、专项资金拨付等环节管理……

而重庆各市级部门、区县政府也更加注重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审计整改。如: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切实发挥内部审计指导督促整改的作用,完善内部流程,精准调度力量,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万州区、黔江区、巴南区、铜梁区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压实整改责任;渝中区、南川区、开州区开展部门工作联动,构建联合督导督促整改机制;江北区、渝北区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加大对屡审屡犯问题的分析研究,注重源头治理,推动解决突出问题;綦江区、大足区、忠县、万盛经开区强化整改结果运用,建立审计整改结果与财政预算安排、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挂钩机制,促进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在人大监督方面,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督促市政府不断改进审计工作报告,细化报告内容并要求在审计报告后列出审计查出问题明细;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还创新开展工作,选取审计查出问题较突出的部门单位开展跟踪调研,并向常委会提交跟踪调研报告。

为了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防止一些单位把“打酱油”的钱用作“买醋”,今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还首次开展了年中预算安排公开评审,在严格监督执行市人大年初批准预算的基础上,在年中对财政追加预算和部门重点专项资金的二次分配及项目调整进行审核,通过联合评审的方式进行论证,提出评审意见。“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过程监督,对预算单位的收支行为加上一道‘保险阀。” 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整改不力单位将单独向人大报告

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方式。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意见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了加强和规范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结合全国人大意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已开始制定《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的决定》。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着手做相关调研和前期工作,目前已起草完成草案文本。”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决定草案文本提出,要探索建立存在突出问题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单独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而这也是决定草案文本的一大亮点。”

该负责人解释说,以往只是由政府或审计部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下一步,将改进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选取部分存在突出问题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单独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相关情况。“这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监督力度。”

此外,按照决定草案文本规定,对屡查屡改屡犯的问题和审计揭示的易发多发违规问题,将纳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重点,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纠正。

而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也将聚焦审计查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问题,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必要时,还会联合市审计部门开展联合跟踪监督。

“决定草案文本还规定,除了对审计查出的违纪违法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追责外,还要对管理失误、决策不科学、业务处理不规范等一般性违规行为严肃问责。对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屡审屡犯的,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追究责任。”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市级工委重庆市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静安:三个“坚持+保障”推进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
重庆首次授牌市级夜市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
更好地发挥县级人大常委会各工委职能作用
童画·童话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