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城市智慧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0-08-21谷晓鹏王佳维张红汪溁鹤
文/谷晓鹏 王佳维 张红 汪溁鹤
在国家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利用前沿技术,整合各类基础资源,搭建战略性交通管理平台,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进行全方位管控支撑,在区域范围内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能力,打造智慧交通“中国模式”,前景光明,标杆效应及推广价值巨大。
一、概述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对新基建范畴进行明确,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定义。同时指出,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其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车路协同、车辆定向诱导等新技术,以前端智能设备为基础,以数据中心为枢纽,以智能应用为抓手,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进行全方位管控支撑,在区域范围内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能力,打造智慧交通“中国模式”,前景光明,标杆效应及推广价值巨大。
二、背景与现状
(一)国内城市交通发展状况
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推进,城区人口持续增加,汽车保有量也在快速上升。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9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214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578万辆,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3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97亿人。
同时,统计数据指出,截至2019年底,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30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郑州、深圳、西安、武汉、东莞、天津等11个城市超300万辆。
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使得交通管理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城市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各种交通问题凸显,城市交通压力日渐增加。智慧交通作为时代发展中的新兴产物,成为很多地方改善交通状况的迫切需要。
图1 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架构示意图
(二)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2014年交通运输部立足于服务“两个百年目标”,提出了“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标志着智慧交通的起步。城市智慧交通距今已经走过了五年多的时间。这些年来,各地政府、企业等,以智慧交通为理念,开展了系统、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搭建了多种的业务系统或者平台,对智慧交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 软件平台相互独立、数据不互通、业务结果不共享,成为信息孤岛与业务“烟囱”;硬件系统缺乏弹性的可扩展能力,频繁的硬件升级与更换,导致资源使用不均衡甚至浪费,增加了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2.各类系统、设备相对封闭,接入协议参差不齐,对接困难、服务困难、运维困难,无法实现全网的统一运维与服务。
3.普遍缺乏对智慧交通理念的深刻认知,交通工作的方式依旧以被动滞后管理为主,尚未彻底向主动及时服务方向转变,政、企、警、民之间缺乏信息交互。
三、设计思路
(一)总体目标
智慧交通涉及众多部门和系统,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联通性,按照“分步建设、集中运维、信息共享、业务联动”的原则,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和采用先进技术产品的基础上,打造智慧交通“中国模式”。
(二)具体目标
1.立体感知、技术引领的全息感知能力。综合运用无感先进的智能感知手段,延伸信息感知末梢,形成覆盖全域的立体化物联感知体系,为智能交通提供数据基石。
2.全面汇聚、融合共享的数据传输能力。满足异构网络末端节点快速、安全接入,并以全局的视角,按照标准规范,将交通相关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接入和融合关联,为各类应用提供丰富完善的数据支撑,实现全域覆盖、高速传输的通信网络,为全域感知、数据共享、业务互通、统一指挥提供全时、可靠、安全的通信保障。
3.全域覆盖、智慧统领的信息处理能力。将信息置于智慧交通工作的统领性、基础性地位,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深化信息主导战略,着力打造集强大计算能力、海量数据资源、高度信息共享、深度智能应用、严密安全保障为一体的智慧交通信息网。
4.统一高效、权威专业的决策指挥能力。探索智能预案、分级响应、联合运作指挥机制,实行整体上归口指挥、横向上联合指挥、纵向上扁平指挥,构建与动态交通治理相适应的决策指挥体系。
(三)建设原则
1.统一数据空间。通过适时汇聚、处理、存储、分发、供给和管理社会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及信息,形成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大数据资源池,提供最及时、最全面、最立体的数据信息,实现数据的动态供给和回流,从而为各个业务部门“输血”,支撑数据高效流转和各业务流程的精确运行。
2.一个智慧中枢。在各类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实时显示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智能分析、综合研判,形成针对交通相关要素、微观目标、宏观态势的信息知识,构建专业信息和联合情报一体化的智慧交通中枢。
3.指挥调度一张图。基于多维交通要素信息集合,叠加出行执法、稽查布控、出行诱导、运维监管、指挥调度、态势监控等功能,构建统一的智慧交通应用平台;建立高度自治的指挥节点,探索开放式、扁平化的新一代指挥调度机制,提供无中心、自流程的指挥调度能力,从而实现“政企警民”的高效联动,形成智能支撑、快速反应、高效协同的交通指挥调度模式。
(四)体系架构
1.感知网。建设全域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广泛部署各类无感智能采集设备,构建大集中、大关联、大共享的立体感知网,通过汇聚人、车、路等各类交通要素的多维度属性与全时空状态信息,快速、灵敏、无感地洞察微观目标及宏观态势变化,为智慧交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资源池。以跨域共享交换模型为核心,通过全面汇聚相关部门已有静态数据及实时鲜活数据,构建“全面汇聚融合、安全可控访问、全域逻辑一体”的智慧交通资源池,以数据融合共享促进各项业务工作协同化、合成化、体系化,最大化挖掘数据价值,提升交通治理效能。
3.智慧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异构多源数据进行多维碰撞、深度挖掘,构建大规模网络分析、时空大数据分析、异常发现等智能算法模型,从海量的数据流中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提升对交通异常情况、未来趋势的预测预知能力。
4.开放端。基于互联网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互联网+交通工作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快推动互联网与“政企警民”四位一体智慧交通业务的深度融合,扩大各类数据获取渠道,以移动终端应用为着力点,推动传统交通数据获取模式升级与转型;同时,整合完善包括交通监测、交通管理、道路调控、信息服务、指挥应急、管理决策支撑等六大类N个应用系统,推动交通业务数字化,实现流程再造,赋能智慧交通。
5.指挥仓。打造统一高效、跨域联合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辅以融合通信、态势“一张图”、智能预案生成等技术手段,实现跨部门协同任务的快速分派和资源的协同调度,达到交通治理业务整体上归口指挥、横向上联合指挥、纵向上扁平指挥的目的。
四、总结
当前,智慧城市正由数字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转变,智慧交通其背后的技术和需求也正跨入到新的发展形态。应当抓住新基建的机遇,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应当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步向更大规模、更加完善的体系化发展,以“中国模式”引领智能交通发展的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