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化于心”在志愿活动中的践行

2020-08-20陈桥君邱鹏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内化立德志愿

陈桥君 邱鹏成

[摘           要]  大学生服务热忱高,期许大,但服务状态往往停留在较初级的阶段,应从思想层面,从根源上认知,立德树人,以天下为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时践行“修齐治平”。志愿服务可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把内化的道德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    键   词]  志愿服务;内化于心;圆梦书柜;支教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30-02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忱很高,期许值很大,但服务质量依旧停留在较初级的阶段,没有意识到志愿服务对社会的影响。有满腔热血,十八般武艺,但就只能服务于较初级服务状态,引导大学生认知志愿服务精神,挖掘志愿服务内涵,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做到精准助人,积极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

英国学者贾斯丁·史密斯提出志愿服务应该归纳为互助自助、慈善活动、为他人提高帮助、提倡与宣传四个基本类型。[1]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务工作。因此,志愿服务的行为是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的行为特征。

“君子所贵在德”,德,既是一种大德,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又是个人的德,人无德不立。志愿服务是个人的立德体现载体之一,由于志愿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组织性等特征,能够激励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传承道德、实现价值,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有效的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公益,出于内心意愿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行为。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根源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高校立德树人有深厚的内涵,其实质是要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围绕大学生,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水平、文化素养层次、政治觉悟敏感度,变得尤为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3]德行是行事方式,是自身某种内在的品质加以外化,参与实践,才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大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具体的事务,与周围环境互动才能真正形成“德行”,才能真正将“内化于心”的德,通过实践“外化于行”。

(一)育人的根本

大学教育离不开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为“教书”,使学生掌握知识,可将习得技能应用,为实践层面;二为“育人”,授予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精神层面。从词源学上看,“教书育人”为递进式结构,“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因此,育人为教育的根本。如教育学家陶行知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4]正如赫尔巴特所说,“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5],“立德”又为育人之本。

(二)增强国家认同感

教育不仅是培养人的智慧和理性,还应承担历史责任,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塑造更完美的人。重视历史,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增强国家认同感的举措。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高等教育是培养國家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让大学生了解国家,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才能从心底增强国家认同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儒家之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好地阐述了儒家“天下为公”的思想,人人都应共担社会责任。作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大学生,更应该以天下为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时践行“修齐治平”。志愿服务可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把内化的道德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回馈社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稚嫩的小草尚且知道要感恩春日里的温暖,人更应该感恩国家的培养。人不是孤立独行于世界,除了感恩父母养育、老师教导、同学朋友帮助以外,还应感恩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谐。将自己所学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最好地践行了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三、“圆梦书柜”志愿服务的发展及不足

“圆梦书柜”志愿服务项目起始于2016年,主要以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为服务对象,这部分群体因母长期不在身边,有可能年纪较小的时候就会选择辍学,对社会的认知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所以开展“快乐阅读”“读书分享”“圆成梦想”等活动,引导及鼓励贫困地区的儿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让他们认识到通过努力学习才是改变命运的方式。

经过几年的志愿服务,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们也逐渐将此活动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受到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好评,但细观活动开展仍存在不足,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标模糊

活动目标是活动方案制定与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活动开展时,很多的时候是贸然进入,对于志愿者或学生都没有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二)活动质量不高

活动目标就是要陪伴服务对象无障碍阅读,从故事中感知知识的力量,从而树立学习的决心,能从自身出发,形成较好的世界观。但在实际的活动环节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活动质量并不高,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四、内化于心地推动“圆梦书柜”品牌服务

(一)加强志愿者们服务素养培育

引导志愿者从向善为善的内在积极表现力,在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在奉献之中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拓展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学校、家庭等各方面资源,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和提高专业技能,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增进志愿者服务层次

以大学生为主要力量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多年,已逐渐从简单的“好人好事”生活化服务项目,发展到现今服务品牌化,管理项目化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者服务活动应该是传统美德与现代公益理念的结合,将志愿活动与项目品牌相结合,通过志愿者的服务,搭建一条认知通道,不仅筑牢大学生感知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还可提高被服务对象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志愿者加强思政培训,提高志愿者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能将这信念融入陪伴阅读的故事中,促进被服务的对象感知。

选拔对支教有热情、有毅力,能有效和儿童相处的志愿者,对选拔入围的志愿者进行一周一次或两次的集中培训,在训练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将服务品牌、公益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志愿者心上扎根、生长。创新育人模式,除了传统的板书、阅读纸质故事以外,鼓励志愿者发挥创新意识,通过呈现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进一步达到支教的目的。

五、总结

高校是塑造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渗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引導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途径。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

参考文献:

[1]张琳.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J].教育探索,2007(4):85-8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习近平谈治国力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55,173.

[4]陶行知.行知书信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109.

[5][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内化立德志愿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The Price of Beauty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