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人格特质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 中介作用
2020-08-20李菁菁
李菁菁
摘 要:本文为研究初中生人格特质和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自评问卷、自我控制量表和小五人格问卷,抽取47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第一,自我控制与内外化问题行为成显著负相关;第二,自我控制与谨慎性、外向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第三,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分别与外向性和谨慎性呈显著负相关,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与情绪性呈显著正相关;第四,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人格特质;自我控制;问题行为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分析
初中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阶段初中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快速发展,相应的行为也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是问题行为的高发人群,所以对初中生人格特质、自我控制以及问题行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初中生的研究不少,但同时考察人格特质、问题行为和自我控制为主的研究相对较少。
大量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和自我控制有关,如越外向的学生自控能力越高,反之越低。苑广哲采用大五人格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对1 6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究自我控制在大五人格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大五人格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自我控制水平,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和外倾性都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人格特质和问题行为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邹泓(2008)等人认为,人格的情绪性对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呈正向作用,外向性与内化问题行为呈负相关。朱倩云(2012)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石香云(2013)认为,大学生问题行为总分与神经质呈显著正向关联。王伟伟(2016)认为,问题行为总分与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中的谨慎性形成反比关系。陈欣(2017)认为,神经质与攻击行为同样存在着正向关系。大量研究表明,问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自我控制的直接影响。张纪朋(2013)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盛骏(2016)研究表明,留守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呈反比关系。司徒巧敏(2017)研究发现,神经性、外向性和自我控制对当前大学生的内化问题呈现出预测作用;严谨性、神经质和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的外化问题也有一定的预判规律。焦洁(2010)为了考察自我控制能力对问题行为的影响,采用t检验对自控能力得分低的27%的低自控组,自控能力得分高的27%的高自控组研究,结果显示低自控组的问题行为显著高于高自控组。陈欣和张国栋(2017)等人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韩磊等人发现自我控制在羞怯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苑广哲(2017)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在大五人格和网络欺凌行为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李相南等人研究得出自我控制在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谢嘉妍(2017)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在父母依恋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有中介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自我控制可能是初中生人格特质作用于其问题行为的中介因素。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研究过程
第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选取河南省三所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于九年级的学生当时正在进行备考,所以没有参加此次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50份(94.74%),其中男生263人,女生117人,被试平均年龄13.27(SD=0.89),七年级一共116人,八年级一共334人。
第二,调查工具。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自评问卷,量表由阿肯巴克(Achenbac)编制,邹泓等人(2014)修订了编制当中的一些具体项目。在本研究中,内外化问题的信度分别是0.91和0.87。自我控制量表,采用汤尼(Tangney)等人编制和谭树华等人修订的自我控制量表。根据被试情况,进行了较小的调整,修改成为初中生理解的内容。在本研究中,自我控制量表的信度是0.85。人格问卷,邹泓在2003年修订形成50个项目的小五人格问卷。在本研究中选取了三个维度分别是外向性、谨慎性和情绪性,本研究中,三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85、0.86、0.88。本研究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初中生人格特质、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从表1可知,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与内化问题行为及外化问题行为成显著负相关;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与谨慎性呈现出正比关系,与情绪性呈反比关系;初中生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分别与外向性和谨慎性呈显著负相关,初中生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与情绪性呈显著正相关。
第二,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与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作用。中介变量可以用回归分析检验,本研究的分析步骤具体如下。回归分析一:以人格的外向性、谨慎性和情绪性维度为预测变量,以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系数显著,见表2。回归分析二:以人格的外向性、谨慎性和情绪性维度和自我控制为预测变量,以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分析显著,见表3。回归分析三:以人格的外向性、谨慎性和情绪性维度为预测变量,以自我控制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系数显著,见表4。
由回归分析结果知,在回归分析三中,自我控制对人格各维度的回归系数a显著,在回归分析二中,内外化问题行为对自我控制的回归系数b显著,这样说明了初中生人格部分经由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影响到了问题行为,自我控制是中介变量。在回归分析二中,内化问题行为对外向性和情绪性的回归系数c显著,对谨慎性的回归系数c不显著,所以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格的外向性、情绪性维度上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谨慎性维度上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外化问题行为对外向性和情绪性的回归系数c不显著,对谨慎性的回归系数c显著,所以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格的外向性、情緒性维度上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谨慎性维度上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三、主要研究结论和教育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首先,初中生自我控制与内化问题行为及外化问题行为成显著负相关。其次,初中生自我控制与谨慎性、外向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再次,初中生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分别与外向性和谨慎性呈显著负相关,初中生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与情绪性呈显著正相关。最后,初中生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和问题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二)教育建议
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阶段初中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快速发展,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很快,自尊心强,内心逐渐成长起来,比较容易激动,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行为,需要教师和家长多多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循循善诱,让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侯珂,邹泓,刘艳,金灿灿,蒋索.同伴团体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3):259-267.
[2]李晓巍,邹泓,金灿灿,柯锐.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3]石香云.大学生人格/人际信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司徒巧敏.大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大五人格和自我控制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2):317-320.
[5]朱倩云.小學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华章,2013(35):257,262.
[6]陈京军,范兴华,程晓荣,王水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2):319-323.
[7]焦洁.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8]苑广哲.大学生大五人格和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9]周正浩.大学生人格特征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7):9-11.
[10]陈欣,张国栋,梁小冰,宋刚,王金良,李运.拳击运动员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体育与科学,2017,38(6):9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