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媒介阅读”的初中学困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2020-08-20岑励

青年时代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

岑励

摘 要:“跨媒介阅读”是提升初中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它基于初中学困生的阅读困境,选择合适的媒介,科学整合阅读资源,采用“激发兴趣——提升能力——培养习惯”的教学路径,有效组织教学,能提升初中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测试得分率。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初中学困生;阅读能力

一、“跨媒介阅读”的时代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语文学习媒介已由传统的纸质教科书,跨越至一系列能使学生与信息、与他人发生关联的非纸质形态,如广播、电视、新闻网站、腾讯QQ、微博、微信、各种学习APP、网络云平台等。

“跨媒介阅读”是学生在跨媒介学习共同体的支持下,通过阅读多种媒介的语言材料,掌握跨媒介信息提取、呈现与表达能力,形成独立判断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跨媒介阅读”具有阅读载体丰富多样、阅读主题高度参与、阅读-交流深度融合、多元观点激烈碰撞等突出特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仅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的要求,还能在扭转学困生阅读困境、有效提升阅读能力方面大有助益。

二、初中学困生的阅读困境

调查统计显示,在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中,阅读理解(包括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分值约占45.9%(满分120分)。散文、议论文、小说、说明文的失分率分别是48%、27.3%、26%和18.2%;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失分率分别为31%和27%。针对学困生阅读困境的专项分析表明,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没兴趣不重视

很多学困生对阅读没有兴趣,一些家长在对待学生阅读的态度和行为上也不够积极,表现在把阅读能力的提升单纯寄望于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师;阅读无目的,读书不思考,阅读质量不高;缺乏有计划的阅读积累,存在“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错误思想。

(二)没信心没能力

部分学困生对语文阅读感兴趣,但个人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阅读无法,心存疑惑又難以清楚表述,“师-生”“生-生”缺乏对话与交流,日积月累,问题雪球越滚越大,信心慢慢被削减,学习积极性逐渐消失。

(三)没载体无习惯

少部分学困生受家庭经济、物质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信息获取渠道少,阅读载体和素材缺乏,阅读面窄。也有一些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分享和互动,阅读效果差。

三、“跨媒介阅读”的实施路径

“跨媒介阅读”是提升初中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基于初中学困生的阅读困境,根据媒介载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媒介,科学整合阅读教学资源,采用“激发兴趣-提升能力-培养习惯”的教学路径,有效组织“跨媒介阅读”教学,达到提升初中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测试得分率的教学目标。

(一)借助媒介,激发兴趣

语文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课堂的活力,课堂的活力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的活力。

“跨媒介阅读”的阅读载体多样,呈现方式丰富,交互性能较强,能给初中生带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好奇心。

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新媒介,向学生及家长推荐《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时下优秀的读书类栏目,宣教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及家长走出思想误区,加强重视;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云平台,以音视频文件、微课等形式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凝聚学生注意力,或将知识点编设成游戏小程序,有目的地预探学情,促进学困生在游戏社群中进行“生-生”结盟,快速打消孤独无助感,激活竞争意识,主动对阅读发生兴趣。

(二)利用媒介,提升能力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中,要想在阅读理解部分拿高分,应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认读感知、理解鉴赏、分析表达等)、基本常识掌握能力和基本答题策略能力(如答题公式、答题技巧等)。

“互联网+”时代,教师应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带领学生有机整合多元信息和学习内容,加强语文阅读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努力实现媒介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1.浸润、迁移,提升认读感知能力

在散文、小说等文学性作品的教学中,学困生因生活经历有限,较难理解文本内容、人物个性和作者情感。教师可采取“观看影像,理解人物”的方法,让学困生通过网络视频等媒介,观看人物故事、专家评析等影像资料,直观地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个性。

在讲解《傅雷家书》《秋天的回忆》等亲情类文章时,可采取“借用家信,感受文章”的方法。首先,推荐学困生阅读名人家书、微博热门的凡人家信、网络美文等,触动学困生的内心;接着,引导学困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浸润思考,产生共鸣和情感迁移;然后再让学困生通过阅读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2.有声、探究,提升理解鉴赏能力

在教授写景抒情类散文时,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及“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APP的听读功能,采取听读、跟读等方式充实教学,拓展学生思维。这即可让学困生通过“听”“读”感受声音和文字的魅力,积累知识,又可创设语音和文本之外的遐想空间,让学困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增进对内容的理解,丰富和扩展人生经验。通过较长一段时间耳濡目染的训练与培养,有声阅读能触发或启迪学困生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趣味。

而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有两个阶段,即解码-理解。教师可利用有声读物,帮助学困生疏通文字,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鉴赏、背诵。在教学实践中,学困生基于有声读物背景音乐创设出的情境,仿佛穿越到了作者的时代,能更好地探究文本内容、理解古人情怀;利用有声读物的循环播放功能跟背古诗文的效果亦佳,诵来不仅文通字顺,且颇有文言美感。

3.整合、交互,提升分析表达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得妙法,理解才能高效。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考虑将引导与自主阅读相结合、兴趣与实用阅读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鉴赏与评价相结合、深阅读与浅阅读相结合、探究与创造性阅读相结合等思路,利用媒介积极营造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有目的地整合资源(如说明文阅读——传统文化类、生活科普类、科技创新类、自然奥秘类、地域特色类等;议论文阅读——立论类、驳论类;记叙文阅读——生活哲思类、挚爱亲情类、人性光辉类、青春年少类等),有计划地推送资源(制定好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有针对地评价考查。

教师可按计划利用腾讯QQ群、微信公众号、智学网等交互性能较强的网络媒介向学生发布阅读资源,细化学习任务,同时利用媒介点赞、积分等功能,记录、考查学生阅读参与情况(如阅读到位、阅读时长、任务群学习过程等),要求学生既要通过强记、复述等方式掌握基本常识,积累写作素材,又要学会提取信息、思考、判断,形成观点态度。学困生可按照教师提供的答题公式,在媒介交流区对新闻时事进行综合概括,对当下某热点事件表达观点及理由,对文章詞句表达效果及作用进行赏析评鉴。教师及时点评回复,通过分享、互动,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完成日练、周测,逐步训练答题技巧,形成“读-思-练”长效机制。

(三)培养习惯,强化能力

阅读是一场潜移默化的滋润,它作为一种行为和能力,需要加强家校联合,让教师、学生、家长,乃至行业专家都参与其中,积极构建“跨媒介阅读”学习共同体,在生活中和实践中不断强化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变“教的活动”为“学的活动”,想方设法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协同激发学困生自我教育意识,及时关注学困生阅读心理,督促学困生积极参与,共同促进“跨媒介阅读”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二要努力拓展跨媒介视野,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利用有限的信息化设备,有效开展“跨媒介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三要营造轻松平等的媒介环境,渲染阅读学习的家常味,帮助学困生消除“师-生”隔阂,为深入沟通和有效学习奠定基础。四要把握方向,发掘学习共同体中的关键人物并发挥他们的阅读引领作用,挖掘学困生在“生-生”联盟中的阅读潜力。五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阅读方式,进一步改革作业形态,依靠媒介保持阅读常态化,使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后、在课外得以拓展、深化、延伸。六要搭建平台,以活动促学,可利用各种小程序“打卡”监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求学习共同体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开展整本书阅读,分主题线上研讨,按时提交思维导图作业;完善活动奖励机制,强化能力训练,保持学困生学习活力。

参考文献:

[1]施云康.四问,奔向语文核心素养——例谈初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课堂呈现[J].语文教学通讯,2019(35):9-12.

[2]蔡森.“观点致胜”,创意表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读写相融[J].语文教学通讯,2019(28):17-20.

[3]满春燕.“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的设计开发[J].基础教育课程,2019(Z1):42-48.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