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8-20叶杏枝

考试周刊 2020年73期
关键词:理解阅读能力习惯

摘 要: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正确做题并且保证思考方向的基础。农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对于数学知识的阅读和理解往往流于形式,因而常常导致理解错误。不仅如此,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出现理解偏差而造成做无用功。基于此,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亟待加强。文章围绕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习惯;理解

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刚接触数学概念,很多时候需要进行阅读训练才能准确的理解概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感知阅读素材中的数学语言、图形符号等。小学数学课本中数学符号十分广泛,和自然语言还有很大的区别,必须让学生学会怎样频繁转换两种语言。数学阅读是一个内部语言转变的过程,也是一种对新知识的认知和顺应过程。

一、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知识本身就很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数学的过程中学会读写两种相结合。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并不成熟,相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有很好的阅读能力还有些很大的困难。所以,老师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认真地引领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以此让学生可以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比例问题”这一节课时,课本中就有这样的数学问题:“学校三、四年级一共有学生180人,三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的比是4∶5,那么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呢?”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被刺激起来,都很有兴趣的思考起来,不断探究。通过这种方法,有许多学生都有了各种不同的想法:如,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4/5”“四年级学生人数相当于三年级学生的125%”“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0.8倍”“四年级学生人数比三年级的多1/4”等。学生们都在自主思考中体会到把一种数量关系换成“换句话讲”,不仅可以在学习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的本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程度不一样,自然而然学习方式也会不同。题目虽然立意清晰,但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把握住要点,毕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这个提倡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会习惯在阅读中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在有答案后才书写到本子上,但是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很容易错误的记忆数据,也会容易在思考中記错结果。所以将阅读与书写结合起来,将阶段性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将梳理的过程用在阅读中,会对整个习作的过程起到更好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阅读与记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更好的解题习惯与思考习惯。

二、 找准字词,理解数学关键词的含义

著名数学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我们知道,语言技能的习得离不开阅读活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力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可能对文字性的题目理解的不够透彻,所以学生往往不能够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得不到信息。有时可能把信息和关键点理解错误,不能找到表达的正确意思,让题目出现错误。因为学生对题目关键词掌握不住,又不能一次性读懂题目的关键词,学生就会根据感觉回答问题。老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对学生的勾画关键词这个好习惯注重培养,让学生把题目里的关键词用符号标记出来,这样就不会遗漏掉关键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也经常出现不理解关键信息的现象。如,菊菊去买书包,付了60元,付的钱正好,提问:菊菊付了几个十元?这个题目的关键点在于,他付的钱正好,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好理解这个点。老师应该把这种文字转化为很直观的数学问题,以便于学生理解:怎样理解他付的钱正好呢?学生们就会反应过来,也就是他正好付了60元钱。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独立的转化文字,提高了数学能力,下次遇到不理解的关键点时,就会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在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勾画的时候也会让学生的整理与简化的思想得到一定的锻炼,学生在勾画的过程中对于整道题目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构思,学生的思想调动的更早,在这个基础上去完成题目的解答会更加的顺利快捷。同时有些题目会很模棱两可,多读几遍题目,甚至都理解不到它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学生们咬文嚼字了。圈划出关键字词,或许就会豁然开朗,因为某一个局部也可以表明这一段话的主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们理清题意。关键字的圈划,于一些十分粗心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耐心理解题目意思,不致于因为一个小错误而把整道题都解错了。

三、 强化阅读,优化学生数学思维方式

强化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反复习得的知识让个体的思维方式产生固定的接受信息的途径。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快就是思维很敏捷,就是看到问题时还能够很快的做出反应。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相应的快速反应和敏捷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不断地训练才能训练出来,能够经过各种阅读方法,持之以恒地训练。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这一节时,小军爸爸今年45岁,他比小军的年龄的3倍还少3岁,小军今年多少岁?学生先阅读题目,找到题目中隐藏的关键内容,并找出相应的等式关系。随后,根据等式设x,小军今年x岁,那么写出方程3x-3=45。最后,让学生再画出题目的线段图比较分析,加深对方程的理解。数学思维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训练出来的,它是由具体事物到抽象的转变,又从抽象到具体,反反复复。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在感性的教学基础上,让全面又丰富的感性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清晰准确。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具体的数学思维过渡到抽象上,学生再阅读题目时,就可以很形象地画几何图形、线段图或等量关系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地分析同一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课下,数学老师可以寻找很多类似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繁杂的题目,让学生们去阅读,让学生们去思考答案。最重要的就是举一反三,一个题目可以转化为千千万万个类似的题型,数学老师要让学生们懂得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转化。

四、 动手操作,提升学生数学语言理解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经典学习理论中指出:“知识的习得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进而形成稳固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既能动手也能动脑,一起协同活动,是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动手实践时,老师应该让学生有条有理地用数学语言讲解操作过程,充分表达得到知识的思维过程,将动手和动脑活动,以及动口表达充分结合,才能把感性的知识有效地转变为内部的智力操作,能够将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折、看、涂、想、说”这几个步骤进行,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定义和意义。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8份;看:让学生仔细看,①有哪几种分法?②一共可以分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都相同吗?涂:涂出八分之一、八分之二、八分之三、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等;想:把涂色的部分认真分析,该如何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讲述自己思考的过程?怎样表达出分数的意义?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思考,学生会思考自己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老师想让学生们了解到的是分数的概念,这样一来会加固学生们脑海里已有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对分数这一概念印象更加深刻。只有这种方法,用动手实践来刺激学生思维,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众所周知,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应用题是一个大难题,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思考那些难题,故在应用题上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分数。久而久之,因为这个应用题,就会对数学丧失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应用题,数学老师可以把模板拿到课堂上实践操作,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這一个过程。那在没有模板的前提下,学生们就可以脑补用题的一些过程,那对问题的解决就得心应手了。而且经过手动操作的实践,即使过了很多年,依然会记得许多细节,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理解,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五、 循循善诱,养成正确数学阅读方法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不像看故事书那么简单,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并积极地动脑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问题。阅读中要抓住问题中的每个关键字词仔仔细细地阅读,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时,因为这句话的要点有:①三角形中;②任意两条边的和;③大于第三条边。在实际判断中,用两条短边和跟最长边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对于数学概念、定义等要进行反复的阅读,通过重复阅读理解其中的含义。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分数基本性质的概念:①分数的大小不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大小不变?②为什么要补充“0除外”?③你觉得分数的基本性质跟以前学过的什么性质相似?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样,就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把新旧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阅读习惯。如在讲解行程问题时,读到相遇问题就要在脑中迅速产生两个运动的物体从两地相向而行的表象。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可以先请两个学生在讲台前给全班学生现场演示“相遇”“追及”等情景,让学生在他们的演示中理解两人的时间、速度和相距路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叫学生用示意图表示。这样,学生的阅读效果就更加明显。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给学生教学数学阅读的各种方法和关键,不断引入,逐渐形成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对日后的学习、成长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7).

[2]陈金义.关于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些探索[J].学周刊,2017(22).

[3]周冬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8(3).

作者简介:

叶杏枝,广东省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下南小学。

猜你喜欢

理解阅读能力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