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考试兴奋点 达到最佳应试状态
2020-08-20陈龙彪
摘 要:文章作者在高考前两周,从强化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扫描非重点知识,重视实验复习,关注社会热点,建立知识网络,实现从厚到薄的新飞跃,通过适量练习,保持考试状态;把握答题原则,注意答题规范,掌握解题技巧,充分发挥最佳水平;调理“精、气、神”,合理膳食,保证有高质量的睡眠;养成良好心理素质,达到最佳考试效果。
关键词:高考;兴奋点;最佳竞技狀态
高考前两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它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这两周时间,对能否正常发挥应考水平,顺利地迈入理想大学进一步深造,影响极大。所以作为应考生,你必须清清楚楚考前两周重点抓什么。
一、 抓基础、摒繁杂、建网络,完成从厚到薄的新飞跃
读书学习有两个飞跃,一是从薄到厚,二是从厚到薄。第二个飞跃更为重要,它代表着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高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从厚到薄:理线索、清思路、观大势,摒弃繁杂,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于发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一)强化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高考是以基础为依托考查能力的,高考试卷中分值比例易、中、难为3∶5∶2,其中易、中试题占80%,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建议在临考前应狠抓基础部分,认真阅读高中六本物理教材,知道物理概念的引入、定义、单位及计算式,理解物理模型的物理意义、描述方式、具体特征和运用条件,明确物理规律的描述内容、建立的实验基础、适用的范围及成立的条件,特别是中学物理重要规律,如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等,要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清晰的知识框架。
(二)扫描非主干知识,填补知识空档
非主干知识,新授课时,理解不透,一、二轮复习又重视不够,复习所花的时间也较少,因此希望同学们最后两周内,重视非重点章节知识的重新梳理,以防止有知识死角的出现,比如说热学的分子运动理论、物理光学、原子物理。这些知识内容,在高考试题里面,能力要求都不是很高,但是这种题一旦出现,由于考生平时缺少知识储备,头脑中缺少思考的背景,往往白白地丢失了。
(三)注重物理核心素养,重视教材探究内容
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探究性命题的理念,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要求我们以基础知识为跳板进行发散思维思考,复习中要求注意教材中“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等小字编排部分,同时关心物理大师们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思想,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探究,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的研究。另外还要注意归纳重要物理思想方法,如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逆向思维法、对称法、图像法、类比分析法、假设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程序法、极限法、赋值法、微分思想、守恒思想等方法在解题中灵活运用,特别是选择题,能够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四)重视实验复习,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实验在高考物理卷中总分15分,占比非常高。高考物理实验题基本是一大一小两道题,力学和电学实验较多,光学、热学实验较少,在最后两周复习时间内,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如打点计时器、游标卡尺、螺千分尺、安培表、伏特表、电阻箱、多用表、滑动变阻器,弄清典型实验的原理、方法,如纸带类瞬时速度、加速度求法,电学中安培表内接与外接法、电路设计分流分压法等。从近几年来看,高考的物理实验题,不是单纯某一个实验,不但有书上要求的学生实验,而且还有“源于课本,不拘泥课本”,运用已学过的原理解决新问题的设计性实验,一般从难度上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要对每一个原理、方法,以及实验的步骤,实验每一步怎么做,怎么样控制实验条件,怎么样减少误差,多问一些为什么,真正从道理上搞懂,才能应付新情境下的具体问题。
(五)关注社会热点,突破新颖题型
包括联系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联系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现代科技实际,如新冠肺炎、方舱医院、电磁弹射、纳米技术、超导材料、磁浮列车、神舟飞船等。
(六)适量进行练习,激活考试兴奋点
在最后两周平均使用一下精力,每天对各个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科的题目,建议做最近五年的高考真题,若是做过,那就有选择性地再做一遍;当然也可以做老师的预测题。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重视中低档题,适当放弃难题,千万不要舍本逐末。还有就是做题的频率不要太高,单就物理这一科,两天或者三天一套就行,目的是保持基本的题感,使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就可以了。另一方面要重温以往练习和模拟考试中错得非常冤的题目,或者是能力要求和你自己的现有实际水平相差不大的题目,希望最后两周把这样的题目重新理一理,通过这些题的练习,从思路上、解题方法上,以及知识技能上使你的能力在短时间之内,达到一次新的飞跃。
二、 掌握应试技巧,发挥最佳效果
(一)把握答题原则,注意答题规范
理科综合考试时间紧内容多,分值大丢分易。为了减少失误,必须把握答题原则:1. 顺序上原则按题号顺序答题,但要注意先易后难,如果遇到一时无从下手的题目,若不是选择最好空题往后答题,最后再做此题;2. 时间上要科学分配,第一卷(选择题),大约40~60分钟,第二卷(主观题),大约90~110分钟;3. 答题要细心、冷静对待每一道题,力争基础题拿满分,中档题少失分,难题力争多得分,这样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4. 讲究答题规范:解题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注意问什么、答什么,注意单位、符号的正确使用、注意有效数字问题等,谨防因答题或书写不规范而失分;5. 根据答题内容,选择答题字迹大小,科学规范排版,切莫答出方框外;6. 合理规划草稿纸使用,因为高考草稿纸使用多少是有规定的,所以要求拿到草稿纸后,根据题目多少,计算量的大小,将草稿纸进行多次对折,以便保证草稿纸使用充足。
(二)掌握解题技巧,发挥最佳水平
1. 选择题解答
选择题解答主要有以下十一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判断法,即根据已学知识和规律直接判断;第二种是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第三是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比较复杂,需要通过比较烦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前提下选择一些特殊值代入进行推算,依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四是猜测法,当你面对一道让你毫无头绪的题目时,此题目没有注明选错倒扣分的话,若自己学习成绩又不拔尖,你可以尝试猜测法,填上你的第一感觉选中的代码;五是极限思维法;六是逆向思维法;七是对称思维法;八是等效转换法;九是二级结论法;十是类比分析法;十一是图像思维法。
2. 计算题的解答
计算题以考查学科内综合为主,各学科间综合为辅,涉及物理过程较多,考查知识点多,运用规律较多,思维层次较高,所占分数较大。解答这种题目时,首先是细心审題,做到“看、读、思”。看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最简单的题目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式仓促解答;读题是将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当遇到“生题”时,要耐心地读几遍,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思题是指边阅读题目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清楚物理过程细节、内在联系、制约条件,从而得出解题的全景图;其次要做到清晰物理图景,建立物理模型,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图,帮助记忆和分析问题;再次,分步列式,联立求解,即使没能获得最终结果,写出公式也有助于提高你的分数;最后,若第一问遇阻,可把已知条件得出的结论罗列出来,然后空出两行做第二问,将第一问结果作为第二的已知,然后根据第二问的思路进行解答,根据高考按步给分的标准,可减少失分。另外,若你学习成绩不拔尖,由于基础不牢,理科综合卷根本做不完,建议计算题先从选修内容开始,然后再做第一道计算题,对于第二道计算题列出计算公式即可,争取多得分。
三、 培养健康身心素质,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专家称: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的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所以说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调整考试心态,养成良好心理素质
调整好心态,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走上考场是保证考生正常发挥的心理前提。如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首先,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确定恰当的考试期望值,减轻心理负担;其次,加强体育锻炼,开展文娱活动,放松紧张情绪;充满自信,学会自我安慰;再次,家长对学生不要给过多的压力,在这个时候,家长应和孩子多聊聊学习以外的事情;最后,生活上照顾适当得好一点,但不要太无微不至,这样可能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加孩子的考试压力;另外,高考之前不要让孩子出现太大变化,以免引起孩子的不适,前几科考后不要问孩子考试结果,此外还要多跟老师联系。
(二)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是心绪安宁的生理基础。高考的这几天,要严格地按照高考的时间作息,高考的考试期间,应该是头脑特别清醒的时段。所以考生要利用最后这两周时间,及时调节生活节奏,合理安排时间,形成与高考同步的生物钟;女生遇到月经期,除注意营养和睡眠外,还要特别注意卫生,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不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心情要舒畅,情绪要稳定,尽量避免激动和烦恼;另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经期时间。考试期间,还要合理安排营养和膳食,注意加强营养,而不是暴饮暴食或者挑食、偏食,更不要盲目信赖市场上出售的作用不明的补品、保健品。总之,要积极休息、调理“精、气、神”;合理膳食,保证有高质量的睡眠。
参考文献:
[1]黄文松.物理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命题分析[J].高考,2018(12):48.
[2]王凤伶.考生怎样调整高考前的心态[J].考试周刊,2011(16):3-4.
作者简介:
陈龙彪,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地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