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金融支持重庆陆海新通道建设

2020-08-20李扬黄康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

李扬 黄康

摘要:2019年8月,国家发改革委出台《关于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通知》,指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引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强同东盟各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以其特有的区域经济优势,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经济带”两大经济走廊,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示范作用,金融支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将成为通道建设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陆海新通道;区域经济;金融

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内涵及特点

(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内涵

2017年,在中新(重庆)项目的首届联合协调理事会上,新加坡方参会代表提出了“中新南向通道”的概念;其后,以“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为中心、长江经济带沿线协同响应为动力,通道沿线铁路运输线路对接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的物流网络初具规模;广西北部湾港口的航线网络为通道的延伸打通了重要隘口;沿线新兴城市群形成新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典范,中新南向通道逐步被“國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取代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

其一,所言范围变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不再局限于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它涵盖了中南半岛各国至东南亚乃至全球;

其二,发展方向的变化。突破原有“南向通道”,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三级合作机制,以“一带一路”经济带为引领,充分挖掘沿线区域经济联动的潜能,以重庆一点辐射沿线建设,助推通道沿线经济互动、资源共享,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范式。

综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高效的物流网络为依托、以多式联运体系为具体表现形式,已形成具有多重经济效应的战略性通道,通道背靠沿线产业与城市集群,以物流带动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自由流动,构造一条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的高水平经济走廊。

(二)陆海新通道的特点

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产业分工的边界进一步扩大,优化了多边贸易结构,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参与主体多元化

随着通道建设的纵深推进,共建通道的省际合作机制已包含青海和新疆、四川、云南、河南、内蒙古、宁夏等省份及上述省份中主要城市。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地区都给予了通道建设充分的政策支撑。

国际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公路、铁路运输网络横贯中南半岛国家和地区;依靠毗陵北部湾港口的南向出海优势辐射全球92各国家(地区)和220个港口。

2.合作方式多样化

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基本形态,依托于铁路等有形交通网络,通道建设的合作方式正朝着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发展。建设初期,以货流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只局限于新加坡等少数东盟国家;2018年,日韩物流航运企业正式运营南向通道,将通道区域扩张至东北亚地区。随着贸易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贸易的合作格局不仅局限于物流这一层面,而是以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催化剂,促进了沿线产业集群、城市建设、文化交流等。

3.发展方向复合化

从陆海新通道覆盖的区域范围来看,自该概念诞生以后不久,它的发展方向就超越了南向的范围,是南向与北向互联互动的结合。此外,随着中国新一轮改革进程的全面进行,通道建设进一步将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联系起来,它的辐射和影响是全局性质的,参与各方的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

二、金融助推重庆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成效

金融支持作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促进通道沿线城市、产业等方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助推重庆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以重庆为枢纽的西部陆海联动战略通道

陆海新通道交通网络贯穿我国中西部,同时辐射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孟中印缅等国家和地区,具有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重庆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抓手,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运用在区域进出口企业中已有良好基础;同时辖内各金融机构针对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方式积极创新,创新引入信保贷、出口贷等多种平台融资新方式,为企业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二)有助于重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向海经济的发展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港口经济一直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据海关数据统计,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2018年为1 209.8亿元,2019年该数值为1 596.6亿元,同比增长31.97%,通道效应作用明显。随着陆海新通道的进一步推进,以通关便利化为典型特点的智慧口岸建设,以企业全流程自主报关为核心要素的跨境结售汇系统建设,都进一步提高了贸易结算的便利程度,使得陆海新通道由便利变为了通畅。

(三)有助于重庆成为融交流、物流和经济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以“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为指引,着力打造通道化、枢纽化、多方位、高整合的物流运输通道网络;同时,通道的建设推进了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降低了交易双方结售汇成本,融合大数据创新,反补物流通道经济,塑造了“物流+贸易+产业”全链条模式,将使重庆成为西部经济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三、金融在助推重庆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作用

(一)投资基金发挥先导作用

区域相关机构先后发起设立了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新基金和丝路基金等多支基金,以保证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基建项目金融供给得到有效供应。其中中新基金扎根重庆,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锚定投资金融、城镇化基建等领域,成立以来规模已超90亿元,能够在PPP项目等领域为重庆区域发展提供强大支持。例如,重庆现代物流园产业基金在成立初规模就已超100亿元,对重庆西部物流园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资金融机构发挥主力军作用

其一,在渝各家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基于区块连创新平台的跨境金融业务新模式。截至2019年末,15家金融机构推广并试点区块链应收账款融资,为全市52家企业办理应收账款融资金额超40亿美元,笔数共计365笔,融资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贸易背景真实性在区块链场景中进一步优化;其二,积极试行资本项下便利化。本着“先支付使用,后审核单证”的结汇使用原则,2019年末累计为在渝自贸区内企业办理资本项下便利化业务累计超人民币100亿元。其三、推广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便利企业开展境外投融资和进行跨境资金结算。2019年末含宗申集团在内的11家跨国公司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同时辖内贸易融资项下余额超240亿美元。

(三)中外金融机构共同打造优良的货币金融环境

人民银行于2014年10月同泰方银行续签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16年,又同新加坡当地金融管理局续签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跨境结算人民币优先,人民币更加便利”成为通道沿线的共识,自2010年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使用以来,与重庆进行了实际跨境人民币收付交易的通道沿线国家已超80个,至2018年末,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实现923.1亿元,较2010年增长超90倍,有效规避了投融资的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

四、金融助推重庆陆海新通道建设面临的挑战

区域金融合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全面参与,极大的促进了金融在通道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但现阶段金融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在陆海新通道规划中,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有了新的安排,提出了“通道引领、枢纽支撑”的空间布局形式和“衔接高效、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2019年重庆公布的市级年度建设项目和前期准备项目,分别为743个和216个,预计总投资分别为3 459亿元和1万亿元,其中与铁路相关的13个、机场航运相关4个。此外,向海主要通道建设主要是重庆至贵州贵阳、广西南宁再至北部湾;重庆至湖南湖南怀化至广西柳州至北部湾。以上规划布局落地,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在中短期内,资金募集的压力较大。

(二)省际金融合作模式有待形成

截至目前,陆海新通道沿线各省尚未形成高效的省际金融合作模式。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借助于近几年与沿线各省之间金融合作的经验,重庆积极探索省际金融协商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共同应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合作有关金融事项。但鉴于各种主客观实际,合作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区域金融机构的参与度仍需进一步协调。

(三)相关配套政策仍待明晰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过程中涉及金融、税收、法律等多个方面,个别关键项目仍待国家层面的政策落地,关于交通、贸易、物流、资金、产业等方面的布局还有待配套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国际税收、法律、海关、边检等涉及主权和国际私法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协商形成备忘录加以明确。

五、金融服务助推重庆陆海新通道相关举措

一是调整完善金融供需结构。在现有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为主的金融服务方式上,辅之以以保险机构为代表的服务型金融,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深度参与通道建设,以重庆区域为核心,充分利用资本及贸易项下便利化措施,建立多层次金融供给机制。

二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优先支持优质企业走出去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措施,如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以企业走出去带动人民币推广;逐步推动跨境人民币资本项下渐次开放,引导区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中南半岛及通道沿线国家设立分支营业机构。

三是创新普惠金融运作方式。持续推动以“一单一窗口”为支撑的“平台+金融机构+企业+政府”的服务模式,深化数字普惠金融,为通道建设沿线主体提供行之有效的金融资源。同时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以沿线大中型企业为核心,引导各金融机构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做好供应链融资。

四是搭建跨境合作智能撮合平台,推动境内外联动。探讨同第三方市场平台的务实合作,鼓励区域商业银行以自身资源优势,降低跨境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持续做好江北嘴国际投资路演中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平台建设,吸引带动沿线各类主体,参与通道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陸海新通道总体规划[EB/OL].国家发改委门户网站,2019-08-02.

[2]曾睿.重庆:全面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 更好服务一带一路[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9(4):23-25.

[3]孙璐昕.论基于“一带一路”的经济金融效应[J].财务金融,2019(10):175-176.

[4]傅远佳.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水平建设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9(4):70-73.

[5]田伯凝.“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与合作风险的相关分析[J].金融在线,2018(32):97-98.

[6]刘洪钟,刘子宪,卢海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J].征信,2019(7).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