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析
2020-08-20舒根友
摘 要: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道德,向往對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初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初中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大责任。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从阅读、写作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精神;培养
一、 引言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通过工具性,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技能,能让学生利用语文学科学会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同时,也要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自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此方面,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都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丰富的素材。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立足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学习需要,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初中语文课堂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的负面诱惑越来越多,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思想成长阶段,此种浮躁的社会氛围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在琳琅满目的物质生活中,人们迷失了自己,人品人格随之丢失,在精神生活中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教育丧失了“为何而生”的教育理念。人之所以为人,其贵于人有人性,人性是整个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品质。初中生正处于人性塑造的关键时期,故进行人文精神培训是必须的过程。初中生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培养其人文精神非常重要。语文作为教书育人的基础,积淀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睿智等,肩负着培养初中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其修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三、 目前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几乎偏重于理科性质的学科来提高和增强硬实力,但是忽略了传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畸形发展和不全面发展。现在的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为了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成绩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在观念上难以形成优良的价值体系,并缺乏行动指南。不管在教育本身还是老师,都很少有人注重对学生加以引导,所以学生也不能掌握和运用。
四、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通过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阵地,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学也离不开课堂,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课堂进行优化。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活跃的、人文精神的与初中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教师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因势利导,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机制和引导机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才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汲取人文精神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物,也是学生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国家根据相关标准编著的,需要传达的社会精神的体现,是社会价值取向标准。教材中的各种文章都是某种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初中语文教材选材丰富,本身也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这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整合,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上的优势。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对人生的体味,有对自然的品味,有对科学的追求,有对亲情的描绘,一篇篇古今中外短小精美的课文,无不折射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使学生汲取的人文精神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一提,人生就是应该豁达乐观去面对它。《走一步,再走一步》使学生汲取的人文精神是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我们该如何面对,鼓励学生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坚持到最后定能战胜困难。《在山的那边》,使学生要汲取的人文精神是人生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要一次次面对失望,然后不停地奋斗,不停地翻越无数座“困难之山”。
(三)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人文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集音、形、色于一体的试听课堂,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而与文章内容和文章作者产生深刻的共鸣。
目前的教育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师应当充分地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尝试,包括探究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媒体教学等充分的运用起来,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把学生们的有效注意力充分地聚焦起来,给学生的感官器官以充分的刺激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们观看一些带有人文气息的影片或纪录片,让学生们有充分的认知和感悟,然后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实现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重点从文章内容所贯穿和渗透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的角度对学生们进行指导。
(四)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博爱与情感
人道精神的深层表现是博爱。语文教学中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让学生学会热爱爱天下一切美好的事物值得爱的东西。记得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生活在儿童中间从早到晚和他们在一起照顾他们的生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以温暖和爱,教他们学习和劳动,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活力,教他们懂得做人的尊严,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诚实、善良、公正,同情别人的苦难与不幸,帮助受难者。”教师应该是爱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关爱需要关爱的一切(人、动植物、山山水水)。
语文学科中也蕴含着大量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内容的作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拥有家国情怀,树立热爱祖国的远大理想,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典篇目如《岳阳楼记》《桂林山水》《望天门山》这些经典篇目在抒发大好河山的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五)在作文教学中贯穿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训练学生思维和语言以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语言的表达是一个人重要的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大可不必只为了试卷上的分数而教学生投机取巧,细水长流才能让学生更加巩固。学作文与学做人是紧密相关的。作文是育人的摇篮,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雕塑自己的心灵。言为心声,发于内而形于外,方为文。因此,作文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其次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去引导学生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恰当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离不开培养人这个目标,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美好。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一生打好“精神底色”。
五、 在“无为”与“不争”中提高学生语文人文素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思维,更好地感受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自在的学习探索,创设民主和宽松学习氛围,学生才能放飞自己的思想,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的对象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把握教学本质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具备民主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平台,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语文课程培养自身的人文素養。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和智慧,只要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便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六、 结语
初中学生是祖国的明天,培养其人文精神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宽广的胸怀,从而形成社会人文氛围。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高尚的人格,传承社会文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学生,学习分析人文素养教育的发展形势,探索有意义的途径和方法,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和素质教育大业做出贡献,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德刚.中学语文教学人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2]程玉.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3]王晶.古典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邹丹,王玉芝.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现代人文教育机制的构建[J].红河学院学报,2009(3):111-112.
作者简介:
舒根友,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市东城区将官池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