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实证研究
2020-08-20周霜
周 霜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学习的选择性必修阶段,高中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词,相当于在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总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万词(教育部 2018)。同时,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其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
分析2019年全国8套高考英语阅读真题发现,53个语篇中,包含30道传统阅读题,完形填空题、七选五题、语法填空题共23道,原创语篇占16.98%,而83.02%的语篇源自外国媒体和网站。其中,高频入选高考英语试题的语篇主要来自《科学美国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及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
高考英语阅读语篇基本以外媒文章为主,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难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篇。学生的课外泛读时间较少,泛读习惯不佳,且阅读材料单一。学生的资料获取途径不多且所读材料与高考阅读语篇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外刊语篇的信心和能力,增加其接触外刊语篇的机会,探究可操作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报刊阅读相关研究
在英美国家,英语报刊已被开发为成熟的课程资源。美国的“报刊用于教育”计划,即Newspaper In Education影响巨大,成为美国国家级项目。
在国内,英语报刊阅读被列入大学三、四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些专家学者和英语教师发表了大量著作及论文探讨报刊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将英语报刊阅读作为核心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可以发现,现阶段的英语报刊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成果丰富,篇目达591篇,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报刊泛读的理论意义、活动设计、跨文化交际和阅读能力训练等方面,较少提供其他可操作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
(二)英语分级群文阅读
英语分级阅读是指按照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思维水平,根据语言学习规律为读者选择阶梯式系列英语读物,以此推动和促进青少年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及品格与价值观的发展,使他们在体验阅读乐趣的同时掌握阅读的方法(王蔷、陈则航 2016)。于泽元、王雁玲等(2013)把群文阅读界定为: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开展阅读和集体构建,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李兴勇(2019)提出,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或议题,基于不同的语篇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开展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李兴勇(2019)认为教师可通过确定议题、组织材料、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探究主题语境下的议题和展示交流总结等五个基本步骤实施群文阅读活动。英语群文阅读课按照主题意义、语篇类型、阅读测评项目和语篇模式四个方面分类教学。
(三)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
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所指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高考考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或议题,基于不同的语篇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使他们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对同一议题下的同主题语篇进行大量阅读和分析,以实现针对该主题的深度学习。该模式以李兴勇(2019)提出的分级群文阅读概念和框架为基础。同时,《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教育部2018)。
研究者基于上述理论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尝试和优化,发现上述理论具备实践教学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总结和设计一套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以供教师参考应用,该模式整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
二、研究问题及方法
(一)研究问题
1.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2.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成都某学校高二学生。研究者从该校高二年级选择了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因该校实行英语小班教学,所以本研究涉及2个英语小班,2名教师。
(三)研究方式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两个班前、后测的阅读题分数,使用SPSS 2.0对两个班的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本研究的前测为该校学生的入学考试,后测为一个学期之后的期末考试。本研究分别收集两次考试的阅读题分数进行显著性分析。
表1:前测显著性分析
表2:后测显著性分析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入学考试阶段,两个班学生的英语考试阅读题的sig值>0.05,说明两个班学生的阅读题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期末考试阶段,两个班学生的英语考试阅读题的sig值<0.05,说明两个班学生的阅读题得分具有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报刊泛读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报刊泛读模式的应用
(一)课前阶段
分级群文阅读在课前阶段,教师需要确定群文议题,组织阅读材料,确定教学目标、布置预习任务并制作课堂学案。学生则在课前通过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感知文本,注意主题,同时,运用已学知识独立查阅生词,获取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并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1.确定议题和主题
英语分级群文文本可按照主题意义、语篇类型、阅读测评项目、语篇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教学,议题要具有拓展性并且聚焦主题意义探究(李兴勇 2019)。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教育部 2018)。在进行分级群文阅读备课设计时,教师应首先根据群文文本特征,选定本课的议题和主题,然后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本研究中的以外刊群文泛读议题为主题意义的深度学习,贯穿整个实验过程,即一个完整的学期。通过阅读多篇相关外国报道,实现对某一主题的全面了解。本模式的议题在不同的课程阶段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科技等方面,与真实生活联系紧密,丰富学生阅读材料的话题性,提高其阅读兴趣。
2.选择分级群文阅读材料
(1)选择三篇以上同等难度的语篇。
三篇及以上的语篇才能构成群文,且群文材料需要符合目标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可以选择《英语文摘》《纽约时报》《经济学人》中的具有相同议题和主题的文章,使用在英语语言测试领域使用较广泛的flesh reading ease公式对文章的文本易读性进行检测,并适度删减、修改,以确保其与高考英语阅读语篇的难度一致。
(2)按照互文互异性原则进行材料比选。
组织群文阅读材料时,要关注文本间议题或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即群文要有互文性;同时,文本之间要有一定的互异性,即文本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李兴勇 2019)。每一次泛读课程的开展,都需要选取针对一个主题的多篇文章,且多篇文章需以不同的角度切入主题,以落实群文的互文互异性。
3.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语篇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教育部2018)。作为泛读课的群文阅读课,其终极目标应是师生就某一知识点或价值观达成共识,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叙述应尽量使用可检测的行为动词。
例如,以其中一堂泛读课为例,该课例的议题是主题意义的深度学习,主题是文化冲突。因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感知和熟悉群文主题,深入学习本课主题;
(2)学生读懂四篇文章的内容并归纳主旨大意;
(3)学生能够使用已学知识分析文章结构并判断写作目的;
(4)学生分析文化冲突的现象;
(5)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讨论文化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6)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分析现象。
4.制作课前导学案和课堂学案
学案包括课前导学案和课堂学案,主要包括群文文本和阅读任务,包含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导学案可在课前的早、晚自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完成群文文本主题和议题的感知与注意,并通过回答问题,完成浅层信息的获取与梳理。课堂学案主要用于辅助教师开展课堂阅读教学,包括课中的阅读语篇和批判性思维模式下的具体问题,后者用表格呈现。
例如,本课的导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前独立完成文章的泛读;
(2)新单词的自查自学。
(二)课中阶段
《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次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教育部 2018)。
课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层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所感知的主题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形成跨文化理解能力,成长为综合能力全面的全球公民。
1.持续默读
“持续默读”是一种课堂内外自由、自愿、消遣性的阅读活动。在持续默读活动中,全体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安静地阅读,教师不强制要求其提交阅读报告,也不对他们的阅读内容评价或测试,但会适当组织阅读分享活动,为其提供阅读交流的机会(罗少茜、李知醒 2014)。所有阅读课的核心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在每一次课前和课中至少要给予学生1小时的阅读时间,让其充分享受文本。
2.问题链
葛炳芳、梁美珍等(2014)在布鲁姆认知能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评判性阅读视角的问题设计原则。在课堂中将问题作为“脚手架”,把教学中的问题分为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展示型问题的设计要凸显文本脉络,活化文本信息,强调以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文本信息;参阅型问题的设计拓展文本内涵,彰显问题特征,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的信息,并引用文字事实加以佐证;评估型问题的设计内化内容思想,发展心智思维,把读者放在作者或文本主人公的位置上进行反思和评价。
在外刊群文泛读课中,展示型问题主要是指对文本的感知及浅层信息的梳理,如新单词的含义、文章段落大意和结构等;参阅型问题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目的、文章观点、论证方式及论据等;评估型问题主要是指读者对于文章的批判性阅读,或表达个人观点看法。
3.小组活动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群文泛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时间还给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使其在互动中习得文章主题。在读后环节,可以开展针对群文议题和主题的辩论、演讲、听证会等活动,给予学生使用所学进行语言输出的机会。
在外刊群文泛读课中,教师可以针对能够深入探讨的话题设计教学活动。例如,针对猪肉涨价的听证会,让小组分别扮演商贩、政府官员、市民等角色;针对健康视频的辩论赛,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相互说服对方;针对人类克隆的批判性思考,让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模式分析不同观点等。
(三)课后阶段
课后作业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迁移类作业,指针对本课所学的阅读练习,继续阅读同一议题和主题的其他文章。该作业的功能主要是内化和检测所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第二个层次是创新类作业,即使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能激发学习兴趣的任何其他信息,如电影电视、小视频、小说、音乐专辑等。该作业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体会英语学习的愉悦感和实用性。
四、结论
中小学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是基于核心概念进行篇目的整合,基于主题进行探究性教学(李兴勇2019)。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本研究所探讨的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侧重教师引导下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实现同一主题下的深度阅读和学习,同时,有助于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品格发展的目标,提高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在实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备理论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从课例可以发现,现阶段的分级群文模式下的高中英语外刊泛读教学模式尚处于教学研讨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步骤,在具体操作时仍有不足。未来更多一线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结合不同的理论模型,通过课例研究探索更多新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